宋孝輝,姜路云,范光學,咸洪震,卞剛
(1.即墨市人民醫(yī)院 消化科,山東 青島 266200;2.即墨市人民醫(yī)院 重癥醫(yī)學科,山東 青島 266200)
隨著臨床對食管癌的研究不斷深入,手術治療方法也日趨完善,但依然有部分患者在確定為食管癌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全世界范圍內(nèi),食管癌5年存活的幾率大概有10%-25%左右[1]。吞咽困難為臨床主要表現(xiàn),多數(shù)患者存在食管縱膈瘺、食管氣管瘺等諸多并發(fā)癥,不利于患者預后[2]。臨床中,自膨式金屬支架應用十分廣泛,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吞咽困難表現(xiàn),減少住院天數(shù),提升生活質(zhì)量,同時還能對食管癌性瘺進行有效封堵。
研究對象為我院102例食管惡性狹窄患者,于2010年08月至2017年08月間收治,其中有66例男性研究對象,36例女性研究對象,年齡33-90歲,平均(64.5±11.9)歲。經(jīng)胃鏡檢查予以確定,其中43例腺癌,59例鱗狀細胞癌;均已失去手術治療時機。吞咽困難分級:即0級(可進食任何食物)、1級(可飲用軟食)、2級(半流質(zhì)食物)、3級(流質(zhì)食物)、4級(無法進食)。102例患者術前吞咽困難為(3.6±0.6)級。102例患者中有20例伴有食管氣管瘺,3例伴有食管縱隔瘺,79例不伴有癌性瘺。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內(nèi)鏡下自膨式金屬支架植入術治療。術前予以胃鏡檢查,按照食管狹窄狀況選擇適宜的金屬支架,對病變上下均可以覆蓋20 mm即可,若病變范圍較長,則選擇2個金屬支架。術前常規(guī)胃鏡探查,將胃鏡置入并越過食管狹窄段,到達胃竇,通過活檢孔道,將導絲導入至胃內(nèi),胃鏡退出,導絲留置。把支架送入植入器,再次進胃鏡至梗阻段上緣,沿導絲將支架植入器抵達狹窄段,調(diào)整胃鏡位置,使胃鏡前端位于距離狹窄段上緣2 cm處,助手從患者牙墊處固定胃鏡,再次進支架植入器,并微調(diào)胃鏡左右旋鈕,通過胃鏡可觀察到食管支架隨支架植入器推進而移動,直至見到食管支架上緣后,調(diào)整胃鏡及食管支架推送器位置,使食管支架上緣位于狹窄段上緣2 cm處,打開食管支架末端固定器,釋放支架。釋放過程中,食管支架位于胃鏡視野內(nèi),并可隨時通過整體移動食管支架推送器進行位置調(diào)整,確保支架上緣始終位于狹窄段上緣2 cm處。支架釋放位置得當后,退出胃鏡及導絲、支架推送器。再一次進胃鏡檢查支架釋放程度及植入位置是否得當,如果位置不合適,可通過異物鉗抓住食管支架上緣,將支架取出后,按上述方法重新植入支架。
將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SPSS 21.0軟件,予以統(tǒng)計分析。率(% ) 為計數(shù)資料,用卡方比較組間差異;(±s)為計量資料,用t比較組間差異。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全部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成功植入支架。102例食管惡性狹窄患者中,病變長度6-10 cm的患者有75例,接受了一枚長度約為10-12 cm、直徑20 mm的金屬支架對病變位置進行覆蓋。14例病變長度>12 cm而接受了2枚金屬支架置入。有13例患者接受了多次金屬支架置入。術后吞咽困難分級(3.6±0.6)級較術前(1.2±0.3)明顯下降(t=36.133,P<0.05)。手術時間18-40(22.5±5.6)min。
術后有15例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4.71%。其中5例疼痛,4例支架移位脫落,3例出血,1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瘺口封堵不全。
術后有96例患者獲得完整隨訪,隨訪率高達94.12%。隨訪時間5-50(19.2±3.3)個月。隨訪期間發(fā)現(xiàn)5例新發(fā)食管氣管瘺,30例腫瘤生長到支架下口或傷口而引起再狹窄,均再一次接受內(nèi)鏡下自膨式金屬支架植入術治療。隨訪96例患者發(fā)現(xiàn),其生存期為1個月-4年,平均生存期為(2.2±0.7)年。
大部分患者到醫(yī)院檢查時,疾病已處于中晚期階段,加上患者年齡大,存在著諸多慢性基礎疾病,如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疾病等,行手術治療具有較高的風險,對患者安全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威脅。自膨式金屬支架植入術操作安全、方便,效果顯著,無死亡、致命性大出血以及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3]。在幫助患者緩解吞咽困難的同時還能對瘺口進行封堵,以免腫瘤向著腔內(nèi)生長,預防感染,是臨床治療食管惡性狹窄最為有效、安全的方法[4]。此次研究中,結果發(fā)現(xiàn)102例食管惡性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治療,成功植入支架,無手術死亡、操作失敗病例,無一例致命性并發(fā)癥。術后患者的吞咽困難級別均得到顯著緩解,伴發(fā)食管氣管瘺患者術后飲水進食未出現(xiàn)嗆咳。術后7 d內(nèi)4例患者再次發(fā)生進食梗阻,復查胃鏡發(fā)現(xiàn)支架移位脫落,另外還包括術后疼痛5例,3例出血,1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瘺口封堵不全。術后疼痛是由于支架擴張、食管肌層受擴張撕裂,導致食管壁受壓,少部分患者由于支架與食管入口相接近而產(chǎn)生疼痛,難以耐受[5]。出血并發(fā)癥較為常見,大部分是因為支架擴張期間的食管壁受損而引起出血,植入支架后可機械壓迫食管壁,并達到止血的目的,術后口服黏膜保護劑及止血藥物,患者出血現(xiàn)象均可得到緩解[6]。瘺口封堵不全或是支架脫位移位的患者,經(jīng)內(nèi)鏡下選擇異物鉗,對支架邊緣進行提拉,將支架回收,再次通過胃鏡,在合理位置釋放支架,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隨訪期間發(fā)現(xiàn)5例新發(fā)食管氣管瘺,原因分析:放射治療導致組織壞死;腫瘤向外侵蝕;支架邊緣與食管壁產(chǎn)生摩擦??v膈、肺部感染而產(chǎn)生癌性瘺,導致患者惡病質(zhì)、高燒、死亡、紊亂水電解質(zhì)[7]。對此,針對內(nèi)鏡下自膨式金屬支架植入術后新發(fā)的癌性瘺患者,應當再一次植入支架治療,將瘺口盡快封堵,以免縱膈、肺部遭受感染。本次研究中獲得完整隨訪的96例患者中,其生存期為1個月-4年,平均(2.2±0.7)年。
總而言之,內(nèi)鏡下自膨式金屬支架植入治療食管惡性狹窄,是一種非常有效且安全的操作方法,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吞咽困難表現(xiàn),促進生活質(zhì)量提高,且術后并發(fā)癥率較低。針對狹窄段較長的患者,可考慮單次雙支架植入。術后發(fā)生的新發(fā)癌性瘺,應當再一次接受支架植入治療,以延長患者存活期。
[1] 韓明,文劍波,文萍,等.內(nèi)鏡下植入食管支架治療食管癌性狹窄38例臨床報道及操作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04):135-136.
[2] 林麗立,樊林.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28):74-75.
[3] 周宇,羅良德,楊建,等.食管覆膜支架置入與擴張療法治療食管惡性狹窄療效和安全性探討[J].河北醫(yī)學,2014,20(03):488-491.
[4] 朱藝藝,徐敏,張永.內(nèi)鏡下植入食管支架治療中晚期食管癌52例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23):109-110.
[5] 蔣波濤,李桂紅,李榮華,等.內(nèi)鏡下覆膜食管支架治療食管癌性狹窄及食管氣管瘺的臨床應用價值[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4,19(04):222-225+229.
[6] 楊玲,郝曉雯,李鵬,等.食管良性狹窄金屬支架置入術后合并癥分析[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5(05):621-625.
[7] 王亞杰,李紅國,王亞楠.食管支架置入治療中晚期食管癌36例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2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