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佳蘊 都 群
(1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醫(yī)療專業(yè)實驗班,北京 100029;2 大連市中醫(yī)醫(yī)院皮膚科,遼寧 大連 116013)
慢性皮膚病是指那些病因不明確、發(fā)病機制不清楚、病程長、易反復、西醫(yī)療效差的一類皮膚病,如結節(jié)性癢疹、濕疹、銀屑病、扁平苔蘚、神經性皮炎、掌跖角化病、瘢痕疙瘩等。對此,中醫(yī)藥治療獨具特色,靈活多變,一般多從陰陽、氣血、臟腑、經絡論治。玄府、腠理概念是從位于皮膚的汗孔演繹而來,然而玄府腠理理論在皮膚科的應用尚不多見,有待深一步探究。現(xiàn)對此類疾病從玄府腠理論治進行淺析,擬為豐富中醫(yī)病機治則理論做出有益的嘗試。
“玄府”一詞,始見于《內經》,中醫(yī)本指衛(wèi)氣汗液泄越的孔道,即汗孔。如《素問·水熱穴論》云:“所謂玄府者,汗空也”;《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升降出入,無器不有”;《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有“汗濡玄府”一說。玄府又有“氣門”“鬼門”等名,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素問·湯液醪醴論篇》:“平治于權衡,……開鬼門,潔凈府”,但《內經》中缺乏對其準確深入的論述。
至金元時期,河間派創(chuàng)始人劉完素在《內經》認識的基礎上,借助汗孔具有的通行氣液的功能,將玄府的意義不斷延伸,他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謂:“然皮膚之汗孔者,謂泄氣液之孔竅也,一名鬼神門者,謂幽冥之門也,一名玄府者,謂玄微府也。然玄府者,無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萬物,乃氣之出入升降之道路門戶也”,從而提出了全新的玄府氣液理論。他在明確了玄府功能同時,也提出玄府病理變化,描述玄府閉密的臨床表現(xiàn)及臨證指導用藥[1]。
“腠理”一詞,在《內經》中多有論及,其內容涉及生理、病理、治則等多方面。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清陽發(fā)腠理,濁陰走五臟”,《靈樞·決氣》中謂:“腠理發(fā)泄,汗出溱溱,是謂津”,又曰“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等,但都未對腠理概念進行闡述。
至東漢,張仲景首次側重于生理功能對腠理進行了詮釋?!督饏T要略·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并治》謂:“腠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者,是皮膚臟腑之紋理也”,之后王冰在注《素問·舉痛論》曰:“腠理,謂津液滲泄之所”,即汗孔。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曰:“汗之空名玄府者,謂腠理也”。清代后對腠理的解釋基本沿襲了仲景之說,如《醫(yī)宗金鑒》對其進行了更深入的解釋:“腠者,一身氣隙,血氣往來之處,三焦通會真元之道路也;理者,皮膚、臟腑內外井然不亂之條理也”。清·周學?!蹲x醫(yī)隨筆·升降出入論》說:“人身肌肉筋骨,各有橫直腠理,為氣所出入升降之道”。
有關玄府、腠理的理論闡述都為后世醫(yī)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劉完素玄府學說的創(chuàng)新后,玄府已從分布于皮毛的狹義汗孔外延到遍布機體各處臟腑、組織、器官的廣義玄府概念,玄府遍布全身,是連接人體上下內外的微小通道,玄府暢通滑利、營衛(wèi)流通、氣機升降、血液灌注、津液輸布,神機運轉才能正常。它的生理特性主要有:普遍性,微觀性,開闔性,通利性。
《中醫(yī)大辭典》定義為:泛指皮膚、肌肉、臟腑的紋理及皮膚、肌肉間隙交接處的結締組織,分為皮腠、肌腠、粗理、小理、膲理等?!逗喢髦嗅t(yī)辭典》解釋為:腠理是滲泄體液、流通氣血的門戶,有抗御外邪內侵的功能。可見腠理是貫穿表里內外、五臟六腑的組織結構,是氣血流通灌注之處,是三焦通導水道、氣化功能活動完成的地方。
玄府和腠理的定義解釋雖有不同,但可以說對它們的特性及功用的理解是相同的。即都具有“孔竅”和“門徑”的特性,是人體氣化的場所,對氣機的運行、氣液的流通、血氣的滲灌和神機轉運中起著重要作用,從而保證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2]。
2.1 玄府、腠理功用與皮膚生理的關系 《靈樞·本藏》:“衛(wèi)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鹅`樞·五癃津液別》:“天暑衣厚則腠理開,天寒則腠理閉”?!端貑枴ふ{經論》:“玄府不通,衛(wèi)氣不得泄越,故外熱”。說明了玄府腠理功能主要靠衛(wèi)氣來主導,貴在開闔有制,通暢調達,進而保證氣機的運行、氣液的流通、血氣的滲灌和神機轉運,維護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皮膚的主要功能有:屏障,吸收,感覺,分泌和排泄,體溫調節(jié),代謝,免疫等七大功能[3]。對照玄府、腠理功用與皮膚的生理功能顯示出高度的吻合。從而提示玄府腠理功用的異常會導致皮膚生理病理的改變,最終引起皮膚疾病的發(fā)生。
2.2 玄府腠理瘀閉是慢性皮膚病核心病機 劉完素提出“凡目無所見,耳無所聞,鼻不聞臭,舌不知味,筋瘓骨痹,齒腐,毛發(fā)墮落。皮膚不仁,腸不能滲泄者,悉由熱氣怫郁,玄府閉密而致,氣液、血脈、榮衛(wèi)、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毙砝碜鳛槿梭w無處不有的一種基本結構,不論外邪的侵襲,七情的失調,飲食勞倦所傷,氣血津液失養(yǎng),均可影響其暢通而造成閉密,進而導致氣血津液精神升降出入障礙等一系列病理變化,認為玄府腠理閉密為百病之根。
慢性皮膚病皮損表現(xiàn)多為干燥、少汗、粗糙、角化、肥厚、脫屑、苔蘚樣變。系由氣機的運行、氣液的流通、血氣的滲灌出現(xiàn)不暢所致,故認為玄府腠理瘀閉是其核心病機,引起玄府腠理瘀閉的原因,不外虛實兩途。實者多為外邪侵襲或痰濕熱阻,而令玄府腠理閉塞;虛者多因氣血津精虧損,導致玄府腠理衰竭自閉。其基本病理改變,可概括為氣失宣通、津液不布、血瘀毒蘊等幾個方面,在病機演變過程中呈現(xiàn)虛實夾雜,互為影響的特點。
此類皮膚病西醫(yī)組織病理學改變是表皮角化過度,顆粒層、棘層增厚,真皮上部輕度炎細胞浸潤,微小血管擴張等。從另一角度也佐證慢性皮膚病玄府腠理瘀閉的病機特點。
玄府腠理瘀閉的治療,劉完素主張“以辛散結”“令郁結開通,氣液宣行”,這與《素問·臟氣法時論》等篇中“辛開腠理,至津液,通氣也”治則一脈相承。
玄府腠理瘀閉是慢性皮膚病核心病機,治則當以通玄府、開腠理為綱。使瘀閉的玄府腠理開通,阻滯的氣血津液精神通暢,各種病理產物得以清除,皮膚的正常生理功能得以恢復,則疾病可隨之而解。
開通玄府腠理的藥物歷來缺乏明確記載,通過對歷代文獻的研究,科室用藥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個人實踐體會認為直接開通玄府腠理的藥物主要有芳香開竅藥:冰片、石菖蒲等;辛散升達藥:防風、牛蒡子、升麻等;蟲類通絡藥:僵蠶、地龍、蜈蚣、烏蛇等。間接開通玄府腠理的藥物通過宣通氣血津液的運行而間接起作用。常用者主要有疏肝理氣藥:柴胡、香附、青皮等;活血化瘀藥:丹參、赤芍、莪術等;清熱瀉火藥:如梔子、苦參等;利水滲濕藥:如茯苓、澤瀉、薏苡仁等;化痰除濕藥:如清半夏、貝母等;補虛藥:當歸、黃芪、何首烏、麥冬等;藤絡類藥:雞血藤、絲瓜絡等。上述兩大類藥物臨床上應配合使用,以增強開通作用。
從玄府腠理論治慢性皮膚病,治以通玄府、開腠理,為臨床遣藥組方提供了指導原則?!端貑枴づK氣法時論》 《素問·至真要大論》2個章節(jié)皆曰:“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劉完素主張“以辛散結”“令郁結開通,氣液宣行”,及葉天士《臨床指南醫(yī)案》:“輒仗蠕動之物,以松透病根”,都為通玄府、開腠理治則的具體運用提供了理論基礎。
現(xiàn)以中醫(yī)院治療慢性皮膚病的品牌自制藥-烏蛇解毒丸的方解為參照,來說明上述“方從法出,法隨證立”原則對遣藥組方的指導作用。方中烏蛇味甘性平,功能搜風通玄,攻毒鎮(zhèn)靜,能外達皮膚玄府,內通經絡腠理,風毒壅于血分病,非此不除;蜈蚣性味溫辛,功能解毒開瘀,通玄散結,走竄之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可開之;僵蠶味辛咸性平,功能解毒消堅,活血通玄;蛇蛻味咸甘性平,功能驅風解毒,通達腠理,四藥合用,行通玄開腠,解毒散結,攻堅破積,鎮(zhèn)靜止癢之功共為君藥;苦參除濕清熱,解毒化濁;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透玄,助君藥以制風濕、熱毒;丹參、莪術活血散結助君藥以活血通玄,攻逐瘀血,四藥均為臣藥;當歸、生地黃、麥冬、首烏養(yǎng)血生津,清熱潤燥;黃芪、甘草補脾胃之元氣,是氣旺以促血行,并助諸藥之力,六藥同為佐藥,補虛通玄。甘草又能調和諸藥,兼為使藥。兩大類通玄藥合用,攻補兼施,直中病機,證治相合,故而療效顯著。
綜上,從玄府腠理論治慢性皮膚病,探討玄府腠理理論,提示其科學內涵,期望成為中醫(yī)治療疑難病的切入點,從而為提高臨床療效提供全新的理論依據。
[1]常富業(yè).玄府與津液代謝[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9,27(10):2077-2078.
[2]羅在瓊.“玄府”藏象理論的微觀結構[J].中醫(yī)雜志,2011,52(16):1354-1356.
[3]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