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濤
美國“偵察勇士”網(wǎng)站2017年12月3日報道,美國陸軍第101空降師率先換裝新型9毫米口徑M17高科技手槍,該槍的設(shè)計旨在大大提升步兵在洞穴、地道、爬行空隙、房屋和其它狹窄空間與敵人近身作戰(zhàn)的能力。這也宣告美軍新型手槍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將會成為未來美軍的主力手槍,而M9手槍在裝備32年之后將被美軍淘汰。
M9為何失寵?
作為軍人的“最后一道防線”,手槍的技術(shù)發(fā)展一直慢于其它武器。美軍早年的制式M1911手槍用了70多年,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換成M9。比較下來,M9從1985年列裝至今不過32年,卻早早開始淘汰進程,不免讓人有些意外。按照官方說法,換掉M9是因為經(jīng)過30多年的使用,這些槍基本到了使用壽命晚期,槍械磨損現(xiàn)象頻出,諸如槍管、握把、彈簧、擊針等部件都可以換,但套筒座是換不了的。隨著頻繁使用,手槍套筒座的壽命逐漸到頭,槍的壽命也就到頭了,已有案例證明M9手槍套筒座壽命用盡,因此替換也就在所難免。但這個解釋無法說明為什么原產(chǎn)商意大利伯萊塔公司拿出更新后的M9A3,卻遭到美軍的斷然拒絕。
事實上,M9當年入選是沒有爭議的。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軍提出更換M1911,一方面是因為該槍太老了,另一方面是M1911太大太重,且備彈太少,雖然0.45英寸口徑子彈的停止作用和威力沒得說,足以滿足最苛刻的用戶需求,但美軍認為,作為一種自衛(wèi)武器,M1911的威力是“過?!绷?,而7發(fā)備彈也讓該槍用起來不夠靈活。作為接班人,M9手槍使用9毫米派拉貝魯姆彈,是西方絕大多數(shù)警用手槍和大部分軍用手槍的常用彈,美軍當年換裝M9,也有和北約盟國統(tǒng)一手槍口徑,便于后勤供應(yīng)的考慮。美軍決策者認為,全世界用9毫米手槍都沒問題,美軍換裝應(yīng)該也沒問題,況且M9備彈量高達15發(fā),對持續(xù)戰(zhàn)斗更有好處。
然而美國大兵們的看法卻和決策者不一致,他們對“近戰(zhàn)最后防線”的要求是威力要夠,因為需要用手槍的時候,基本是和敵人面對面了,如果不能在一兩槍之內(nèi)打倒敵人,就可能讓敵人沖到面前,展開肉搏。M1911的0.45英寸子彈在兩次大戰(zhàn)中都經(jīng)受住考驗,但9毫米派拉貝魯姆彈的表現(xiàn)要遜色多了,美軍大兵對于當官的所謂“威力夠用”的說法嗤之以鼻。至于備彈量,很多士兵認為反而不重要,畢竟實際戰(zhàn)斗一般是團隊作戰(zhàn),不會一個人去跟很多人單挑,近戰(zhàn)中沒有那么多目標需要連續(xù)射擊,只要能打倒對自己威脅最大的一兩個就夠了。
除了對威力的詬病,M9在服役中還暴露出其它一些問題,比如槍管、套筒座和卡鐵容易損壞,沒有附件導軌,難以加掛消音器,握把人機功效差,扳機力過大,保險難以調(diào)整,開放的套筒容易導致故障等等。實戰(zhàn)中,M9也是惡評如潮。2006年的一份報告中,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使用M9的美軍士兵把該槍列為制式輕武器中最差的一種。用過M9的士兵中,只有58%的人對它滿意。與另三種制式輕武器(M16步槍、M4卡賓槍和M249輕機槍)相比,士兵們認為M9的精度和操控性最差。甚至還有26%的人在使用時遇到了卡彈現(xiàn)象。所以,在美軍中,很多“精英部隊”(例如海軍陸戰(zhàn)隊、特種部隊等)都不怎么用M9。由于美軍允許士兵自己購買隨身武器,這些“精英”們往往把配發(fā)的M9扔在后方訓練基地,帶著自己購買的手槍上戰(zhàn)場。
瑞士人贏在哪里?
美軍新手槍競標始于2015年6月,美國陸軍發(fā)布招標征集新型手槍項目“模塊化手槍系統(tǒng)”(MHS),項目編號XM17。項目主管稱,一開始就將制造大約30萬支MHS手槍,美國國防部則希望在軍費削減期間購買最多50萬支,全面換掉M9。消息一出,西方各大手槍廠商聞風而動,通過初選進入首輪競爭的公司就多達12個,包括史密斯·韋森、西格·紹爾、伯萊塔、CZ、格洛克、沃爾特、FN、HK等大牌公司。而經(jīng)過第一輪篩選進入第二輪的則是西格·紹爾、伯萊塔、格洛克、FN這四家老牌公司。
其中,伯萊塔的產(chǎn)品由于和M9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贏面并不大。FN的產(chǎn)品是獨樹一幟的5.7毫米口徑的NMK2手槍,因為太過標新立異,也難有勝算。但西格·紹爾公司與格洛克公司之間的競爭就可謂非常激烈。格洛克公司的格洛克-17/19系列手槍已是一代經(jīng)典名槍,這種槍使用大量聚合物,重量輕、備彈多、威力適中、可靠性高,被各國軍警廣泛使用。就在美國發(fā)布競標前,英國在2013年選定格洛克-17為制式軍用手槍,取代使用超過50年的勃朗寧大威力手槍。因此,格洛克公司拿出來參與競標的第四代格洛克-17手槍可以說是非常有競爭力。
西格·紹爾公司同樣是有備而來。該公司在20世紀的上一次手槍競標中拿出的是自己的經(jīng)典產(chǎn)品P-226,雖然性能非常出色,但最終因為價格略高,惜敗于伯萊塔公司的92F(即M9)。因此,這一次,西格·紹爾公司痛定思痛,認真總結(jié)上一次的教訓,仔細研究和琢磨美軍的需求和心理,這次推出參與競標的P-320手槍有針對性地打出了幾張?zhí)厣疲?/p>
首先是模塊化。P-320是真正的模塊化手槍,所有亞型號槍都采用一種扳機組件,只需要更換不同的套筒座、套筒、槍管和復進簧,即可組成全尺寸型、攜帶型、緊湊型、袖珍型手槍。更重要的是,通過可以互換的零件和更換握把,P-320手槍能發(fā)射9毫米北約彈、.357SIG子彈、.40S&W、.380ACP甚至M1911使用的.45ACP子彈。這意味著一種槍能滿足美軍對威力、備彈量的不同需求,首先避免了M9最為人詬病的威力不足的問題。而且,P-320的套筒座也只是扳機組件的承載體,當復合材料到壽之后,拆出扳機組件,安裝到新的套筒座上,即可組成新的手槍。而M9手槍的鋁合金套筒座是不可分拆的,到壽了整枝槍也就可以報廢了。
其次是功能拓展性強。P-320在設(shè)計之初就配備了能夠安裝各種附件的集成導軌,還有一個陸軍通用的消音器轉(zhuǎn)接套件,以便安裝消音器或消焰器。而且拆掉套筒頂部蓋板后,還能安裝微型紅點瞄準鏡,即使是在夜間微光條件也能精確射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便宜。得益于大量使用聚合物和極度模塊化、通用化,P-320的價格也大大下降,據(jù)說西格·紹爾公司為P-320給美軍報出的價格是每支只要207美元!要知道,以物美價廉知名的格洛克-17的市場價也要500美元,即使美軍大批量采購能降低成本,也無論如何到不了207美元這個地步。只能說,西格·紹爾公司也許是受上次競標因為價格問題失利的刺激太深,這一次完全拿出破釜沉舟的架勢。
P-320的這三大特色簡直就是妥妥地撓到美軍的癢處,同時也是其它廠商的型號所不具備的,最終勝出也是意料之中的。
試用情況如何?
2017年1月,美國陸軍宣布西格·紹爾公司的P-320成為MHS項目的最終勝利者;隨后,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zhàn)隊也先后宣布同樣的結(jié)果。美軍選中了P-320的全尺寸型和緊湊型兩種型號,其中全尺寸型被命名為M17,緊湊型被命名為M18,分別用于不同的需求。格洛克公司對這個結(jié)果很不滿意,向美國政府問責局(GAO)申訴,認為競標過程中有貓膩。但6月5日,GAO的裁決結(jié)果出來,駁回格洛克的申訴,敲定了西格·紹爾的勝利。隨后,美軍對M17/M18進行大規(guī)模測試,同時還會用M9進行對比測試。參與測試的部隊包括第82空降師第508傘兵團第2營、來自肯塔基州的第160特戰(zhàn)航空兵團以及來自佐治亞州第3步兵師的官兵,這些部隊中有不少在過去幾年里參加過阿富汗或伊拉克的戰(zhàn)事,他們能從實戰(zhàn)的角度出發(fā),對新手槍進行更有實際意義的評估。主持測試工作的布萊恩·麥克霍爾上校對記者說:“我們將確保足夠多的人參與測試,以查找該槍的缺陷不足,確保陸軍的權(quán)益?!?p>
美軍士兵收到的一整套M17標準型手槍中包括一個17發(fā)彈匣、兩個21發(fā)加長彈匣,還有大中小三種尺寸的復合套筒座。由于M17/18采用模塊化設(shè)計,所以槍支的主體并非套筒座,而是扳機組件。三種套筒座分別適合不同大小的手型,這個顯然比其它手槍通過更換背板的方式來達到同樣效果要更加靠譜,手感也更加好。測試中,M17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的單手操控性。由于取消了雙動扳機,每次擊發(fā)的扳機力都是一樣的,這對于單手使用帶來很大的便利。同時,新槍在構(gòu)造上更加注重人體工學原理,因而更容易適應(yīng)士兵各種握把技巧,可以在作戰(zhàn)需要時迅速換手。據(jù)說,為了保證良好的射擊指向性,美軍采集了十幾萬個手掌握形,這使得M17手槍的握把至少能滿足95%的射手的手形。第101空降師射擊助理員安德魯·弗林三級軍士長說:“用這種武器可以迅速把槍從右手調(diào)換到左手。如果射擊時手感不理想,握持不舒適,射擊就不夠精準?!?/p>
測試者普遍認為,使用M17非常簡單,幾乎不需要什么訓練。該槍的射擊指向性很好,4.7英寸長的槍管也兼顧了精確度和便攜性。在“快速出槍射擊”測試項目中,對10米外的鋼靶,M17幾乎槍槍命中。即使是沒受過訓練的新手,也不需要專門花時間瞄準,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績。除了射擊測試,不同軍種還針對自己的特殊需求進行了特定的測試。例如美國空軍目前就正在測試彈射座椅對M17會有什么樣的影響,重點是彈射情況下槍支的安全性以及彈射完成后槍支的可靠性。從目前的進度來看,M17的表現(xiàn)還是不錯的。
第一批使用者紛紛表達了自己的對新槍的滿意之情。第101空中突擊師的指揮官波帕斯少將認為:“這(M17)是一種操作簡便、射擊順暢的武器?!钡?01空中突擊師第1旅級戰(zhàn)斗群的馬什軍士覺得:“該槍在我手上感覺很自然。”美國陸軍單兵武器研究中心的產(chǎn)品主管史蒂文·鮑爾中校說:“新槍提高了目標識別能力、夜視能力和人機工效,從而顯著提高了殺傷效果?!?/p>
美軍認為,未來戰(zhàn)場局勢變化莫測,士兵將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作戰(zhàn)環(huán)境,近距離作戰(zhàn)將是不可避免發(fā)生的,而在洞穴、地道、爬行空隙、閣樓和建筑物等復雜環(huán)境下,步槍很可能難以正常使用。這種情況下,手槍如果有更強的殺傷力、更方便的操控、更快的反應(yīng)、更靈活的使用方式,就能讓士兵更有效地獲得攸關(guān)生死的火力。而M17從設(shè)計上就針對近距離作戰(zhàn)時快速出現(xiàn)的目標和瞬息萬變的形勢進行了優(yōu)化,無論是單動的扳機還是更好的指向性,無論是更輕的槍身還是更多的備彈量,都能夠幫助士兵在軍事對抗中快速決斷、即時應(yīng)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