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古人云:“不食八珍,何以知味之奇?不為文學,何以知世之資?”意思是:不吃山珍,怎么會知道滋味的奇美?不去學習,憑什么來認識世界?為何古人用“吃山珍”這樣的美事來引出“要學習”這樣的勸說呢?我認為這其中自有深意。那就是,學習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不僅僅是生存的方法,更是精神享受的需要!
當今社會,學習已大多沾染了濃重的功利色彩。大人教育孩子“好好學習,為了生存”但學習如果只是作為強迫,作為順應潮流,作為立竿見影的收獲,那將無法體會學習的樂趣,無法領悟學習的真諦,更無法展示學習所帶來的精神魅力。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本本書中,濃縮了一個又一個人生故事,一段又一段心路歷程。在書中你能看到睿智的思想,你能聽到智者聲音的千年回想,你能品到屢屢的幽蘭之香。在看中、聽中、品中透視到自身性情的變化,所以我愛書,樂書。“書中乾坤大,筆下天地寬?!比绻f看書是讓人心曠神怡的事情,那么敲打文字就是歡樂的音符在奏響。
為師之前,我愛看古典之書、經(jīng)典之作,愛寫凌亂的心情;為師之后,還愛看精彩紛呈的教育思想,愛整理零星的感受,愛向學生推薦書,讓他們和我一起竟品書香,享受在書里暢游的樂趣。讓心與書盡情地交流,那是一種滋潤,是一種內(nèi)省,是一種自查,更是一種享受?!皫熣?,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踏入教師的行業(yè)就注定要承擔更重的責任。要做一名好老師,首先要學會與書交流,會享受學習的樂趣,能向學生展示學習的魅力,好的老師還會與經(jīng)典交流,會與先輩們好的教育思想交流?!栋屠枋ツ冈骸分械那苗姷鸟劚呈敲?,《簡愛》中簡愛的追求是美。蘇霍姆林斯基是教育的智者,孔子是教育的先賢,葉圣陶先生、魏書生老師是當代教育的佼佼者。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里你能品到文人思縷的沉重,看魯迅先生的雜文你能感受到那不屈的吶喊…… 在書里你能找到要找的答案,人生的、世態(tài)的、教育的 ……與書為友是喜悅,是享受,讀書能讓自己浮蕩的靈魂漸歸平靜,能讓自己保持一份純潔而又向上的心態(tài),滿懷信心的投入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
“日月兩輪天地眼,讀書萬卷圣賢心”。享受學習,如同飲一泓清泉,甘之若飴;享受學習,如同飲一杯美酒,聞之欲醉;享受學習,如同與一個多年未見的好友傾心交談,快意人生;享受學習,如同聆聽一個長者的教誨,受益匪淺。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感悟,讓你的精神在學習的享受中得到凈化。
生活需要我們不斷追求,生命期待著我們“驀然回首”,春日的鮮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殘陽都會在享受學習中走進你的生活。
朋友們,讓我們在浩瀚的學海中,架起一葉輕舟,細嚼人間的悲歡離合,和應天地山川之正氣,共享學習,共享生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