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生活中離不開車。車,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車來車往,見證著時代的發(fā)展,承載了世間的真情;車來車往,折射出觀念的變遷,蘊含著人生的哲理……
【選文一】
車廂社會
豐子愷
我第一次乘火車,是在十六七歲時,即距今二十余年前。
以前聽人說:“火車厲害得很,走在鐵路上的人,一不小心,身體就被碾做兩段?!庇致犎苏f:“火車快得邪氣,坐在車中,望見窗外的電線木如同柵欄一樣。”我聽了這些話而想象火車,以為這大概是炮彈流星似的兇猛唐突的東西,覺得可怕。但后來看到了,乘到了,原來不過爾爾。天下事往往如此。(對火車的描述近乎恐怖,“兇猛唐突的東西”是作者對火車的第一印象,為后文第一次乘車的新奇作鋪墊。)
每乘一次火車,總有種種感想。倘若每次下車后就把乘車時的感想記錄出來,記到現(xiàn)在恐怕不止數(shù)百萬言,可以出一大部乘火車全集了。
第一個時期,是初乘火車的時期。那時候乘火車這件事在我覺得非常新奇而有趣。自己的身體被裝在一個大木箱中,而用機械拖了這大木箱狂奔,這種經(jīng)驗是我向來所沒有的,怎不教我感到新奇而有趣呢?那時我買了車票,熱烈地盼望車子快到。上了車,總要揀個靠窗的好位置坐。因此可以眺望窗外旋轉(zhuǎn)不息的遠景、瞬息萬變的近景和大大小小的車站。(初乘坐火車時的心情是緊張而新奇的。這個心情用一個具體的行為來表現(xiàn),就是“總要揀個靠窗的位置坐”。有過類似經(jīng)歷的同學都能感受到。)
一年四季住在看慣了的屋中,一旦看到這廣大而變化無窮的世間,覺得興味無窮。我巴不得乘火車的時間延長,常常嫌它到得太快,下車時覺得可惜。我歡喜乘長途火車,可以長久享樂。最好是乘慢車,在車中的時間最長,而且各站都停,可以讓我盡情觀賞。我看見同車的旅客個個同我一樣地愉快,仿佛個個是無目的地在那里享受乘火車的新生活的。我看見各車站都美麗,仿佛個個是桃源仙境的入口。其中汗流滿背地扛行李的人,喘息狂奔地趕火車的人,急急忙忙地背著箱籠下車的人,拿著紅綠旗子指揮開車的人,在我看來仿佛都干著有興味的游戲,或者在那里演劇。世間真是一大歡樂場,乘火車真是一件愉快不過的樂事?。▽憽拔摇痹谶@種新奇情緒下的所見所聞。同車的人、每一個車站、站臺上各色人等都成了風景。)
可惜這時期很短促,不久樂事就變?yōu)榭嗍隆?/p>
第二個時期,是老乘火車的時期。一切都看厭了,乘火車在我就變成了一樁討嫌的事。(轉(zhuǎn)折,對比著寫不同的乘車感受。)
以前買了車票熱烈地盼望車子快到?,F(xiàn)在也盼望車子快到,但不是熱烈地而是焦灼地。意思是要它快些來載我赴目的地。以前上車總要揀個靠窗的好位置,現(xiàn)在不拘,但求有得坐。以前在車中不絕地觀賞窗內(nèi)窗外的人物景色,現(xiàn)在都不要看了,一上車就拿出一冊書來,不顧環(huán)境的動靜,只管埋頭在書中,直到目的地。為的是老乘火車,一切都已見慣,覺得這些千篇一律的狀態(tài)沒有甚么看頭。不如利用這冗長無聊的時間來用些功。但并非歡喜用功,而是無可奈何似的用功。每當看書疲倦起來,就埋怨火車行得太慢,看了許多書才走兩站!這時候似覺一切乘車的人都同我一樣,大家焦灼地坐在車廂中等候到達。看到憑在車窗上指點談笑的小孩子,我鄙視他們,覺得這班初出茅廬的人少見多怪,其淺薄可笑。有時窗外有飛機駛過,同車的人大家立起來觀望,我也不屑從眾,回頭一看立刻埋頭在書中??傊?,那時我在形式上乘火車,而在精神上仿佛遺世獨立,依舊籠閉在自己的書齋中。那時候我覺得世間一切枯燥無味,無可享樂,只有沉悶、疲倦和苦痛,正同乘火車一樣。這時期相當?shù)匮娱L,直到我中年的時候才截止。(寫老乘火車的經(jīng)歷與感受——車位不拘,但求有座;不再欣賞窗內(nèi)窗外的景色;鄙視火車上談笑的小孩子等,與初期乘火車的新奇之感形成對比,給人更強烈的沖擊。)
(選自《中外書摘》,有刪節(jié))
品評
作者談了兩種乘車感受:初乘火車的時期,作者心中充滿了“新奇”。因為乘車次數(shù)多了,“新奇”變?yōu)椤翱菰铩薄捌>搿保@是第二種感受。作者是怎么寫的呢?從搶窗邊座位到但求有座,從希望坐上慢車盡情觀賞到埋怨火車行得太慢,看書打發(fā)時間,從站臺是個歡樂場到鄙視那些談笑風生的人,等等,通過對比,將自己不同的乘車感受凸顯出來。為什么會有兩種不同的感受呢?兩種感覺背后有一條隱藏著的線索,就是作者從童年、青年到中年的轉(zhuǎn)變。不同的乘車感受,是境遇的改變、視角的變化帶來的。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寫窗外風景時,特別善于發(fā)現(xiàn)我們?nèi)菀缀雎缘娘L景——扛行李的人、追火車的人、下車的人、指揮開車的人??磥?,越是普通的人或景越值得一寫。
【選文二】
最后一班回家的車
朱成玉
如果沒有什么特別著急的事,在周末,我總是會選擇乘坐末班車回家。
喜極了那種感覺:一個人坐在最后一排的最右邊,慢慢感受著夜的來臨!夜色像一件沉沉的黑袍,將我們裹在其中,路燈從我身邊閃過,眼前往往會出現(xiàn)幻覺。忘了自己只是這個城市的過客,就好像這城市的榮華富貴、風花雪月都有自己的份。那真是一種微妙的感覺。無數(shù)細小的幸福交織在一起,在無邊的夜色里蕩漾著。車窗外面那些超過我們疾馳而去的漸遠漸暗的車尾燈,漸漸朦朧成黑夜里勉強睜開的眼,含著笑意,示意我們追趕上去。
但它并不追趕,無比悠閑地閑庭信步。我亦被時間落在后面,我追不上它。它像那敏捷的、會飛翔的貓,常常在我面前,一閃即逝。我就這樣笨拙地生活著,扭動著笨拙的身體,在塵世慢悠悠地走動??赡?,買不到去往快樂島的船票,可能,趕不上承載各種夢想的航班……這有什么呢,還有最后一班回家的車等著我呢。走到哪里,我就在哪里安營扎寨好了。別人是畫好了靶,然后瞄準射擊,我是先射擊,然后在那里畫靶,這樣,我可以槍槍中的,彈無虛發(fā)。說我自欺欺人也好,阿Q精神也罷,人生哪有幾個不是在命運的謊言中長大的,只要這謊言寵著你的靈魂,讓你的靈魂不疼痛,不擁擠,那又何必在意它是輕飄飄的流言蜚語呢?endprint
末班車慢慢悠悠,仿佛古時小腳的女人,謹小慎微,踱著蓮花步子。這也正暗合了我此刻的心境。我選擇坐末班車,就是要享受回家的樂趣,我奔跑了一星期,屬于自己靈魂的這兩天周末,我要慢慢散步。
家在50里以外的小鎮(zhèn),我猜想,母親一定是扎著圍裙在廚房忙碌,父親一定是一邊看著報紙一邊不時地張望著窗外我必經(jīng)的路口。每個周末的這個時刻,都是我最幸福的時刻。一顆心仿佛已不在我的胸腔里,提前飛回到父母身邊去了,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偷嘗了母親做的一桌菜肴,偷沽了父親的一口美酒。
總有你的末班車,錯過白天,停于黑夜;總有我的末班車,錯過繁華,停于簡樸;總有他的末班車,錯過喧囂,停于寧靜。每一刻的美好都像水推著小船兒漫然流經(jīng),不必掛牽,不必強求,已在生命左右。
每個人的車窗外,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路燈,每個人的前方,都有屬于自己的敞開的門窗,那是家人為自己張開的懷抱。
“噓!”熱鬧的車廂一下子靜下來,我聽到有人在善意地提醒??吹侥赣H懷里的寶寶哭醒過來,那幾個快樂的高中生不再嘰嘰喳喳大聲喧嘩。情侶們也改用眼神來交流。一個父親則掏出一粒糖果送進那個胖乎乎的小手中,空氣中開始充盈著糖的味道。孩子慢慢地又睡著了,母親感激地向車廂里的每個人點頭致謝。
想起了那部青春的電影——《開往春天的地鐵》,很詩意的名字,一下子拉近了我與熒屏的距離。人,經(jīng)年累月,周而復始做著一件事,總是會厭煩的。這個時候,愜意的心是多么重要,有時候,經(jīng)過善意那么溫柔地撫摩一下,駛向西伯利亞的地鐵也可以開往春天。
母親說,人最好不要錯過兩種東西:最后一班回家的車和一個深愛你的人。
品評
快節(jié)奏的生活狀態(tài)下,人宛如一個高速旋轉(zhuǎn)的陀螺,被時間的鞭子抽打著,不停地旋轉(zhuǎn),難以停歇。我們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卻忽略了沿途許多美好的風景;我們離成功越來越近,卻離幸福越來越遠。我們或許應如作者那樣放慢腳步,找尋屬于自己的那輛末班車,慢慢悠悠駛向自己的小幸福。慢一點,騰出一點時間聽一聽心靈最深處的聲音;慢一點,騰出一點時間理一理繁亂的思緒;慢一點,騰出一點時間回味一下親情的溫暖。牽著靈魂去散步,放飛心情,才能盡情享受生活的真味。
文章語言優(yōu)美,描寫細膩,浪漫雋永。細細品讀,很快便能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心里溢滿幸福和詩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