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松
思維導圖是一種對于學習很有效的思維模式,如果運用在學生的寫作中,可以從仿寫課文開始。在教師進行閱讀教學中,可以適當運用思維導圖,繪制出整個文章的思維模式,從而更加充分了解課文的寫作特點。接下來,教師也可以讓同學模仿課文思維導圖繪制寫作的思維導圖,根據(jù)寫作思維導圖進行課文仿寫。相較于長篇大論的文字,圖形更是形象清晰的信息載體,它能夠?qū)⑺械男畔⑼ㄟ^圖形展現(xiàn)出來。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它的最大特點就是以不同層次的圖形的方式,將復雜的信息簡明扼要地展現(xiàn)出來。
一、思維導圖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
1.思維導圖的關鍵詞存在隨意性
思維導圖相當于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的一個導向圖。教師一般會要求學生按照教材當中的經(jīng)典文章進行自學,但是并沒有要求課本的思維導圖和學生寫作思維導圖必須是相同的。學生應當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寫作的練習。
2.防止思維導圖公式化
思維導圖通過放射性思維來幫助學生鍛煉寫作能力,這種方式不僅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去收集信息,還能使得學生組織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在寫作的過程當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模仿課文(也僅僅是模仿課文的結(jié)構(gòu)以及方式),但是主要內(nèi)容還是應當學生自己進行創(chuàng)作并表達,因此就應當避免思維導圖公式化,不能為了繪圖而繪圖。
二、思維導圖在中職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1.運用思維導圖尋找素材、確定立意
在學生根據(jù)題意分析出多個立意之后,教師可以進行指導,讓其想出最佳立意,然后根據(jù)立意找素材。這時選擇寫哪一個立意,就可以根據(jù)他所用的素材來寫,哪一個立意的素材更多更典型,就寫哪一個,這樣文章寫出來的豐富度和深度就能更高。同時,題目也會變得更加具體,寫作的范圍、立意的角度、文章的形式體裁就基本能具體化,最終就能定下來。例如,寫一篇題材關于“冷和熱”的作文題目,剛拿到這個題目時,很多同學可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講“冷”和“熱”這兩個對立的矛盾體背后所代表的意義和人生態(tài)度寫出來,教師在帶領同學們審題時,可以讓同學們盡量發(fā)散思維,多多挖掘能代表兩種態(tài)度的比較新穎的素材,這樣立意就會逐漸清晰。同學們這時可以根據(jù)素材的新穎度以及對素材編輯的簡易度,選擇合適的內(nèi)容來進行寫作。
2.通過思維導圖打破思維慣性、發(fā)散思路
題材中給出的材料無論是短語還是圖畫以及詞語,我們都要通過自己的理解對它進行解讀,從而將它轉(zhuǎn)換成自己的東西,這是寫作文的最開始的步驟。理解這個題材的概念之后,如果只是從概念本身出發(fā),這篇文章可能就沒有太出彩的部分了,學生也不會對其感興趣。聯(lián)想的東西都和本身密切相連,難免會千篇一律,所以,看到的是什么,不能就只是以為是他看到的,還可以將它延伸,向各個方向發(fā)散,從而一生十,十生百。例如,作文題材給的是“水”,這時同學們就可以從不同的方向進行思考,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不要拘泥于水這個物體的本身,將思維發(fā)散,打破常規(guī),突破固有模式。學生會慢慢將思路打開,涌現(xiàn)出很多非常棒的靈感,例如,水可以寫為“君在長江頭,我在長江尾,流動的水將相思蔓延過去,帶到思念的人身邊”“青春是水,時間太短,指縫太寬,沒來得及去抓就流走了”諸如此類。
總而言之,寫作文就像蓋房子一樣,打好地基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而想要更好地完成這一步,思維導圖應該是非常實用的學習工具,它可以讓學生對題材進行發(fā)散性思考,并且將自己所掌握的語文知識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而思維導圖中的每一層,都可以將寫作中需要用到的觀點一步步深化和明晰化??梢哉f,思維導圖給中職語文寫作帶來了新的方向和靈感。同時,這種方法在中職語文寫作教學中,更加適合中職學生,因為他們對于思維的主動發(fā)散還存在一些困難,思維導圖能很好地幫助他們發(fā)散思維。
(作者單位:沈陽市汽車工程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