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芹+陳新
摘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物理教學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大數(shù)據(jù)時代教學改革是當代教師必備的素質。本文以蘇科版《物理》八下《摩擦力》教學為例,詳細介紹了以“泰微課導學案”為學習模式的教學方式。給出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案。運用“泰微課”資源網的優(yōu)秀資源,實現(xiàn)課堂的翻轉,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自主發(fā)展。
關鍵詞:“泰微課”;導學案;翻轉課堂;摩擦力
教學設計思路
蘇科版《物理》八下《摩擦力》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有三點(1)感受并知道摩擦力的存在,知道什么是滑動摩擦力;(2)通過探究了解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3)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1. 滑動摩擦力定義的引出是本節(jié)的一個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采用了感知式教學。通過學生活動,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所感知的共同特點了解滑動摩擦力的產生部位和方向,建立滑動摩擦力的概念。
2. 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學。筆者讓學生回憶并列舉在哪些場合感受到滑動摩擦力的存在,從而為順利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設下鋪墊。
3. 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學生接受起來容易,但在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過程中并不容易理解,筆者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活動——打開果醬瓶和生銹的鎖,讓學生辯證地看待摩擦力并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
教學目標
1. 能夠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有關摩擦力的現(xiàn)象,知道什么是滑動摩擦力。
2. 通過探究,了解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并在探究過程中提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3. 知道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通過實驗操作體驗這一方法。
4. 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具體問題。
5. 研究自行車上的摩擦過程,能用學過的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初步形成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解釋生活中的摩擦現(xiàn)象。
難點:如何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自主的實驗探究。
教學資源
泰微課資源、泰微課導學案、多媒體電腦、一根不銹鋼棒、果醬瓶、車鎖、潤滑油、牙刷、彈簧測力計、帶鉤的木塊、木板(或桌面)、砝碼、毛巾、報紙、小車、圓珠筆芯等。
教學過程
一、 實驗導入,引出課題
(小實驗)利用一根有機玻璃棒舉行一次別開生面的拔河比賽。
[師]上課前,我們先來進行一場拔河比賽(出示實驗器材),有請我班有名的大力士——某某和女生——某某。
[師]誰勝?為什么?
[生]大力士,因為他的力氣大。
[師]我在男生這端抹上潤滑油,結果如何呢?誰勝?
[生]女生。
[師]同學們,我在這端抹油后,女生就能反敗為勝,由此可見,這場比賽僅是力氣的較量嗎?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有關摩擦的秘密——摩擦力。
第三節(jié)摩擦力
二、 探究活動,進行新課
1. 建立滑動摩擦力的概念
[師]下面我們一起通過切身體會來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小活動1):(1)將你的右手放在桌面上滑動,你的右手有何感覺?
(2)這樣(刷毛朝下)拉動桌面上的牙刷,你看到什么現(xiàn)象?說明什么?
[生]感覺有股力把我的手向相反方向拉,阻礙我的手向前滑行。副板書
[生]刷毛向后倒。說明牙刷向前滑行時也有一股力把牙刷向相反方向拉,阻礙牙刷向前滑行。
[師]同學們,生活中的滑動摩擦處處存在,你在哪些場合(比如:學習、運動、生活中)體會到了呢?
(學生舉例):列舉生活中的滑動摩擦。
2. (小活動2)8.5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猜一猜:
[師]由所舉事例或生活經驗,你認為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是什么?并說出支持你猜想的依據(jù)。
[生]猜想摩擦力可能與質量有關,推動一張課桌比推動一張講臺容易。
[生]壓力,擦橡皮用力擦才能擦掉。
[生]粗糙程度,小的時候,我在比較糙的水泥地玩滑梯,結果把褲子磨破了……副板書猜想
交流討論(要求:根據(jù)屏幕提示設計探究猜想是否正確的實驗方案。)
做一做:
[師]接下來請大家選擇你所感興趣的一個猜想并利用桌上器材進行實驗探究。
(泰微課展示實驗要求)
議一議:學生反饋實驗方法步驟,并將各組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實物投影,引導學生如何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分別得到什么結論?
3. 生活中的摩擦
辯一辯:摩擦力對我們的生活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
(小活動3):開啟果醬瓶(涂有潤滑油)和開生銹的鎖
[師]為何開果醬瓶和開鎖所用的方法不同呢?
[生]討論回答
[師]教師作總結性發(fā)言:摩擦力,讓人歡喜讓人憂!對于有益摩擦,要想方設法增大它,對于有害摩擦,要想方設法減少它。
[師]下面我們通過多媒體(多媒體展示圖片)來回憶一下生活中的幾種情況,為什么這樣做。
[生]分析做法及其理由
[師]請同學們列舉生活中你見到哪些增大摩擦的事例?哪些減小摩擦的事例?
[生]舉例
情景提問:生活中搬運工人在搬運油桶時一般如何搬運?
[生]滾動
[師]請大家通過實驗來感受——相同條件下滑動摩擦與滾動摩擦的大小。
(小活動4):將滑動變?yōu)闈L動
結論: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小于滑動摩擦。
交流與小結: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4. 讀一讀靜摩擦
5. 生活物理社會
三、 作業(yè)布置:略
用“泰微課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只有實現(xiàn)課堂的真正翻轉,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才能使“泰微課導學案”成為教師教學的主導,學生學習的好幫手。
參考文獻:
[1]張明昕.微課與翻轉課堂淺談[J].大學教育,2013(12).
作者簡介:王海芹,江蘇省泰州市,泰州市姜堰區(qū)勵才實驗學校,陳新,江蘇省泰州市,江蘇省姜堰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