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影
高中作文面臨著高考的壓力,作文指導也是為考而教。長此以往,師生的作文興趣沒有得到激發(fā),創(chuàng)作潛能沒有得到挖掘,真情實感沒有得到很好表達。如何讓高中學生的作文充滿智慧的靈性,成為學生個性宣泄和生命吶喊的真情流露,是當下高中語文教學值得重視的課題。筆者試圖從“智趣語文”的視角去探討高中作文教學的新思路,提出“綠色寫作”的新構(gòu)想,以期真正讓學生自由呼吸、綠色寫作。
一、高中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教學目標不清晰,教學理念落后——啟智作用缺失
高中作文教學計劃緊緊圍繞“應試與分數(shù)”目標來建構(gòu),沒有站到學生主體地位去思考問題,何談寫真請、說真話、見真知呢?為數(shù)不少的語文教師在制定計劃時采用老計劃,沒有分析校情、師情、生情和文本情況。加之對本職工作缺少熱情,對新教材、新信息、新技術都缺乏足夠的駕馭能力,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無法激活學生個性潛能,甚至對學生的抄襲之風也不加監(jiān)督和教育,使高中作文教學誤入歧途。
2.缺乏寫作興趣,情感表達不夠真實——激趣功能弱化
高中學生對教師的指導已毫無興趣,教師的信息儲備遠遠不及網(wǎng)絡來得全面迅捷,這就導致學生缺乏寫作興趣,文章情趣不高,庸品泛濫而精品不多。表面看是學生沒有掌握寫作技法等原因造成學生沒有過細審題和認真撰寫,其實根源在于作文指導沒有真正發(fā)揮激趣功能。興趣才是做好的老師,而當下的高中作文教學束縛了學生手腳,囚囿了學生思維,約束了學生個性,使學生習作陷入困境,始終在迎合評卷老師和專家的愛好上來回折騰。
3.寫作素材較匱乏,忽視素材積累——尋法方向走偏
高中作文教學,“穿新鞋走老路”,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首先絕大部分師生都追求“分數(shù)至上”,以高考試題強化訓練為主要內(nèi)容。其次,閱讀量嚴重不足,知識儲備不多,寫作素材匱乏。再次,練筆份量偏少,作文技法不夠熟練。最后,生活積累嚴重缺失,用網(wǎng)絡代替生活體驗,使文章缺乏真情實感,毫無生命的靈性。更有甚者,少數(shù)學生用網(wǎng)絡范文代替自己的創(chuàng)作,抄襲作假之風日盛,作文學習誤入歧途,方向走偏,應引起重視。
二、“智趣語文”理念下“綠色寫作”的實施策略
1.啟智——明確教學目標,激活習作智慧
我們必須給作文教學松綁,要在啟迪學生智慧、提升語文素養(yǎng)上下功夫。首先需要認真落實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人。教師需要把課堂和寫作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廣闊、自由的時空中表現(xiàn)自我。其次要轉(zhuǎn)變“應試作文”的教學觀念。作文的本意是讓學生表真情說真話,所以我們必須給學生表達自我的機會,不要一味地用“八股文”來要求學生,要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和內(nèi)容去表情達意,即使有時會走偏,但是通過多次校正,學生也會寫出分值較高的文章來。再次是增加閱讀量和練筆密度,讓學生在練筆中積累素材,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創(chuàng)新自己的習作智慧。比如,教學完小說《品質(zhì)》(必修三)以后,我為學生設計了小練筆——《與格斯拉相比我們身上缺失了什么》,目的是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但是不少的學生卻表達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等消極人生態(tài)度。通過對這些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和成長環(huán)境進行分析,我發(fā)現(xiàn)他們大都是生活在破裂家庭、貧困家庭或者官宦人家,他們這樣的表達其實也是自己的真情流露。對此我沒有橫加指責,反而認為能說真話就有可圈可點之處,這樣的結(jié)果說明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智慧的目的已經(jīng)自然生成了。
2.激趣——建構(gòu)教學情境,激發(fā)習作興趣
高中作文教學要善于建構(gòu)精彩紛呈的教學情境,再現(xiàn)文本描寫的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悟文本需要表達的情感,激發(fā)他們探究文本學習習作的興趣,利用文本中習作指導的教學節(jié)點進行作文教學。當然,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好網(wǎng)絡信息資源,開闊學生視野,豐厚知識儲備,進而促進他們生命價值的提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感動,并且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巧妙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感恩潛能,并行諸成文。比如,在教學蘇教版(必修一)的“活動體驗”時,對于文章《十八歲和其他》的教學,我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讓所有學生家長閱讀課文并給兒女們寫一封信,要求說真話表真情。結(jié)果我發(fā)現(xiàn)信寫得非常好的家長僅有初高中學歷。 這給我一個啟示:只要真情涌動,一定可以寫出好文章。在此基礎上,我安排習作“爸爸(媽媽)的背影”,學生們大多能激發(fā)了自己的寫作興趣,表達了自己的拳拳真情,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和生存的偉大”。
3.尋法——積累寫作素材,訓練作文技能
高中語文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找“米”下鍋;其次需要強化技巧訓練,讓學生學會“煎炒烹炸”;再次要注重過程評價,榜樣引領;最后要重視練筆,列舉提綱。其實作文教學如果反復強化所謂的“技巧”“策略”,必將導致作文偏離學生生命沖動的自然宣泄而成為禁錮生命成長的罪惡之源。作文就應該讓學生自然流露、自主成長、自由歌唱,惟其如此,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趣語文”理念下的高中作文。
總之,高中作文教學必須正視存在的不足,要利用“啟智、激趣、尋法”的教學方法,去激活寫作智慧,構(gòu)建教學情境,培植寫作興趣,創(chuàng)新寫作思路,讓廣大高中學生自我成長,以達到“自由呼吸”“綠色習作”的崇高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