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珮嘉
獻給上海路7號禮賢書院舊址——118年歷史的青島九中老校區(qū)。
——題記
青島九中里有一條挺出名的路,叫院士路。它是禮賢人的榮耀,是禮賢人的夢想啟航之地;8尊院士的等身銅像,閃耀著九中校訓“見賢思齊”的光芒。
其實它就是一條特別長的石坡路,背著沉重的書包爬起來格外費力。它是我們所有“禮賢人”上學的必經(jīng)之路,風風雨雨,百年未變,想來早已被莘莘學子的足跡踏得平實了。
入學的第一天我就很喜歡它,盡管說不出什么所以然來。
繁枝茂葉的盛夏,我會走。路邊有流水潺潺的池塘,看紅鯉往來翕忽,看繡球花默默怒放,著實令人感到驚艷。陽光洋洋灑灑地攏在路旁的院士雕像之上,映出些許斑駁的影子。初來乍到的新鮮感還未消失,我懷著崇敬的心仰望八位前輩,在心中悄悄定下目標,定要成為如此德高望重之人。“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我像很多人一樣喜歡在院士路上背課文、聽英語,熱烈而沸騰的日子里,每個人都卯足了勁兒想要往前沖。操場上時而傳來籃球賽的喧鬧,隱約透出少年身上特有的汗水氣息,那是年輕的味道。
層林盡染的深秋,我會走。聽細雨纏纏綿綿,在看似蕭索的時光里輾轉(zhuǎn)于耳畔,看灰白石壁上滿綴著火紅色的爬墻虎搖顫入眼簾。校內(nèi)流傳著一句很久遠的話,“禮賢的爬墻虎,你只能看三回。”我格外覺得傷感——畢竟于我,就那么一回了。一樹一樹的銀杏疊翠流金又悄然飄落,像是急著去追尋那些稍縱即逝的瞬間。和我并肩而行的同學阿珠已經(jīng)迫不及待,把手里的書塞給我,忙不迭掏出手機來感春悲秋,“為賦新詞強說愁”了。和這秋風一樣,我相信在這里執(zhí)著守候了百年的院士路,骨子里也有一種秀逸與颯爽,那是一種不需任何點綴的灑脫與孤傲。我試著去追尋,因此對這路的傾心也漸漸更多了幾分。
天凝地閉的寒冬,我會走。歲暮天寒,偶爾來一場使人歡呼雀躍的大雪紛飛。絕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被被窩的誘惑和冬天特有的倦意所打敗了,剩下來的寥寥無幾。天剛蒙蒙亮,我還是拎著熱氣騰騰的煎餅與豆?jié){,夾著些參考書與試卷,踏著緩慢卻堅定的腳步,透過清晨的薄霧,撐開惺忪的雙眼走進教室,由此開始一天的奮斗。
因為遷校,我沒有福分看到柳亸鶯嬌的暖春時的它。但我也曾無數(shù)次地幻想——青樹翠蔓蒙絡搖墜,“樹梢尖尖的小芽兒那極嫩的黃綠色透著一派天真的粉紅”,還有旁邊丁香樓前的小石碑——“交柯柔枝,串紫玉綴;六月花香,凝露結(jié)桂。樓外丁香,樓里書香。丁香香有時,書香香無盡;丁香書香兩芬芳,心中日月長?!笨諝饫锟隙ㄟ€多少混著點兒沁人心脾的青草和泥土的清香……
后來在上海路的詩意生活就這么告一段落。我們搬到了黃島,多的是歐式建筑與高端設施,少的是一分文化底蘊與人文情懷。院士路已經(jīng)被改稱院士廣場,八座雕像仍在,于我卻已是截然不同了。但我知道,那個令人每天氣喘吁吁的大上坡,不僅會永遠留在我的相冊里,更印在我的心底,在每一個向上的日子激勵我奮勇前行。
之前看過一個學長寫的文章,“走完院士路之日,便是你蟾宮折桂之時?!蔽疫@輩子可能再也沒有機會踏上曾經(jīng)的院士路了,可漸漸地我也和其他人一樣,慢慢地被飛逝的時間推向了青蔥高中歲月的終點——高考。
去年阿珠在給我的生日祝福里寫下了這樣一句話,“'胸中有丘壑,立馬振山河。'遠方有光,道阻且長,愿你初心莫忘。”我們都是行走在路上的青年,期待著與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理想宏大,眼窩卻淺顯。所以只好用決心點燃凌晨的臺燈,用筆尖劃破漫漫長夜。從此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日月為我掌燈伴讀。等到翻過冰冷無情的雪山,穿過荒無人煙的深林,渡過奔騰不息的江河——它就在那里,我要的詩與遠方。明媚而迷人的陽光會讓我感謝曾經(jīng)度過的每一個瞬間。然后,就像所有的夜都要歸還給星河,所有的慵慵沉迷與不前,都要歸還給過去的我一樣,從記憶深處,回到過去,回到夢剛剛開始的地方。
然后,想起那條,早已無人問津的院士路。
我想這時,如果它能知道的話,定會笑得溫暖動人。
“一百一十八年了,我一直在你們身后,不離不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