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學生習作中內(nèi)容單一、描寫不生動的現(xiàn)象,筆者進行微型日記的研究,這項研究豐富了學生的習作素材,為學生的習作語言增色,降低了學生習作的難度。
關(guān)鍵詞:微型日記;學生;習作
所謂“微型”,一是時間上的“微”,不必像原來那樣每天記錄。二是寫作角度的“微”,抓住生活中難忘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點感悟……盡情地書寫自己的喜、怒、哀、樂即可。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與探索,發(fā)現(xiàn)“微型日記”正悄悄地改變著學生的習作。
一、 習作的素材越來越豐富
素材是寫作的基礎,而素材的來源就是生活的積累。平時學生很少會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我們老師就要做一個有心人,教會孩子學會觀察。例如,四五月份剛好是紫藤花盛開的季節(jié),我就帶領(lǐng)孩子到學校的紫藤架下,從花的形態(tài)、顏色、味道等進行指導。那次學生“微型日記”的內(nèi)容就寫得很精彩:“看!那一串串的淡紫色,素雅不失高貴,安靜卻不寂寞?!驹谕は绿ь^望,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縱橫交錯、花瓣相疊的紫藤,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奇妙感覺。說她神秘吧,又似乎很平淡;說她淡雅吧,又似乎不失那一抹艷麗……”
人是學生寫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微型日記”里,我不需要學生對人物進行全面的描寫,只要寫好人物的外貌或者是人物的一個典型動作,或是這個人物典型的語言,先從細處著筆。在學生的微型日記中有記錄數(shù)學老師上課時的習慣動作的,有描寫同學最常說的口頭禪的,有描寫人物特定場景下的典型動作的……
在老師的指導以及學生的留心觀察下,他們微型日記的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隨之而來的便是習作素材的不斷積累。
二、 讓習作的描寫更生動
縱觀學生的習作,最大的問題無非就是兩方面:一是找不到素材,二是缺少細致生動的描寫。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到,學生在習作中缺少細致生動的描寫,最大的障礙在于他們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描寫。于是我便利用微型日記“對癥下藥”。
1. 讓心理描寫更生動
心理描寫就是對人物內(nèi)心的思想活動進行描寫。我引導學生留意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從而記錄下自己當時的內(nèi)心想法。例如有次學校的外出綜合實踐活動由于天氣原因推遲了,對于期盼已久的他們來說可是“晴天霹靂”,于是就有學生將這一心理寫進了微型日記:“天哪,老天你早不下雨,晚不下雨,偏趕著我們出去玩的時間下雨,你跟我們有仇嗎?我的小心臟受不了??!為什么這種事總讓我趕上,老天為何對我如此‘不???”我會利用語文課前的一兩分鐘的時間和同學們分享描寫精彩的片段,慢慢地,更多的學生會在微型日記中加入更多的心理描寫。
2. 讓動作描寫更具體
學生習作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動詞使用單一,不夠具體的現(xiàn)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學生缺少把某一細節(jié)進行動作“分解”的能力,導致描寫不具體、不生動。于是我引導學生將一系列的動作進行分解,思考分解之后的環(huán)節(jié)可以使用哪些準確的動詞。例如我們班級每個月會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一次抽獎活動,他們最期待的就是抽到“免作業(yè)卡”,所以每個孩子上來抽獎的動作都非常謹慎,于是我引導他們把這一環(huán)節(jié)寫到微型日記里。有的學生寫道:“抽獎前,我把手反復搓了好幾次,希望能給我?guī)砗眠\氣。我彎下腰,睜大雙眼從抽獎口往里面‘搜索,希望能找到一些提示。我小心翼翼地將手伸了進去,像排雷隊員一樣一點點地摸索過去,我緊緊捏住其中一張,生怕一不小心從手中溜走。我慢慢地掀開一角,雙眼緊緊盯著,心里默默祈禱著……”
經(jīng)過多次對動作進行“分解”的訓練后,學生慢慢地學會了如何將動作寫得更具體傳神了。
3. 讓語言描寫更有個性
語言描寫是展現(xiàn)人物的身份、神態(tài)、情感及內(nèi)心世界,揭示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重要手段。寫記敘性的文章很少不通過描寫人物語言來刻畫人物的。而不少同學在寫這類作文時,要么無語言描寫,導致文章單調(diào)乏味;要么人物語言無特點,缺乏個性。于是我將語言描寫的訓練也納入到了微型日記的寫作中去。引導學生關(guān)注日常生活中不同性格的人物在同一情境下的不同語言,例如上課鈴響,老師過了好一會不到教室時,有同學就會把這個場景寫到微型日記中:“平時最調(diào)皮小劉站了起來:‘老虎不在家——猴子當大王,大家給我嗨起來!戴班長怕場面失控大聲喊道:‘再吵我就把名字記下來?!阌浵聛砗昧耍矣植慌履?,你記啊,大家給我嗨起來?!辈煌愿竦娜宋镎Z言各具特點。
三、 讓完成整篇習作的難度降低
要問學生語文作業(yè)中最不喜歡的莫過于習作了。如何讓學生既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在習作上,又不會讓他們對完成整篇習作反感。何不將一篇習作分解到幾次的微型日記中去?例如有次我們玩了一個關(guān)于合作的團隊游戲,我先幫助學生把此次游戲的幾大環(huán)節(jié)梳理了一下,第一天回去完成關(guān)于游戲準備環(huán)節(jié)的描寫,要求學生運用掌握的方法,把游戲準備環(huán)節(jié)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等寫具體生動。因為只有一個環(huán)節(jié)要寫,所以大部分學生的態(tài)度很端正。第二天我根據(jù)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了針對性的指導和修改。游戲的比賽環(huán)節(jié)作為下次微型日記的內(nèi)容。因為寫的內(nèi)容相對少了,老師批閱起來更省時一些,同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評,效果更好。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作為下次微型日記的內(nèi)容。這樣一來,通過三次的練習和講評,再把幾部分拼接起來,完善一下,一篇習作基本完成。全班大部分學生基本是一次過關(guān),他們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后面再采用這樣的形式來完成習作,他們非常樂意。
這種形式和以往一下子完成整篇相比,從老師的角度來說,減少了寫作的內(nèi)容,批閱的時間較少,能夠及時進行講評。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一次要寫的內(nèi)容相對較少,花的時間少,心理上易于接受,態(tài)度自然就要認真一些,對于提高習作的質(zhì)量是大有幫助的。
微型日記的實踐研究表明,這一舉措豐富了學生的習作素材,增色了學生的習作語言,降低了學生習作的難度。
參考文獻:
[1]褚榮萍.如何實施提前寫作[J].山西教育,1997年06期.
[2]黃義正.引導學生愛護日記[J].遼寧教育,2006年12期.
作者簡介:
陳小燕,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春江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