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琴+徐向泓
為充分發(fā)揮審計監(jiān)督作用,嚴肅機構編制紀律,德州市編辦建立健全與市審計局的協(xié)調配合機制,加強審前、審中、審后的工作配合,形成監(jiān)督合力,穩(wěn)妥扎實推進機構編制審計工作。
一、審前重協(xié)調。一是定制度。出臺了《德州市關于開展機構編制管理和執(zhí)行情況審計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機構編制審計范圍,細化機構編制審計內容,明確在審計實施中,審計組應吸收市編辦人員參加,涉及機構編制管理和執(zhí)行情況審計結果的,抄送市編辦,為機構編制審計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撐。二是編計劃。市審計局在聽取市編辦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編制下一年度項目計劃草案,報請市長審定后,納入年度審計計劃。三是抓培訓。借助市審計局“審計大講堂”、市編辦“業(yè)務大講堂”等平臺,多批次組織開展機構編制審計專題培訓,從審計的背景、意義、對象、內容、程序和依據、問題處理,以及機構編制管理任務、審計工作要求、審計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等多個方面進行學習研討,提升審計人員機構編制業(yè)務能力。
二、審中提效率。一是制定明細表。本著“便操作、見實效,可復制”的原則,積極與市審計局協(xié)調溝通,制定了《機構編制管理和執(zhí)行情況審計明細表》,將審計內容、審計標準、審計依據、需查看資料等在表格中逐條明確、細化,做到“覽一表可知全況、用一表可行報告”提高了審計質量與效率。同時,制定了《機構編制審計工作配合協(xié)作說明》,明確機構編制審計過程中各自承擔的工作,細化溝通配合流程,確定問題解決機制。二是加強審計過程指導。在審計過程中,部分有代表性的項目由市編辦直接派員參與審計,未直接參與的項目,審計出的問題如涉及機構編制事項內容,提交市編辦做進一步調查認定。三是實行差異化審計。針對初步審計發(fā)現的問題及縣市區(qū)實際情況,制定差異化審計方案,以保證機構編制底線為審計目標,以是否突破機構編制總量、是否超編進人、是否超職數配備干部、是否違規(guī)擅自設立機構等為審計重點。在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等審計內容上,充分運用年度縣市區(qū)機構編制管理績效評價結果,提高審計效率。
三、審后抓整改。在問題反饋及問題處理階段,市審計局將機構編制管理和執(zhí)行情況有關問題以審計報告的形式向審計對象反饋,并以審計建議書或移送函的形式移交市編辦。對列入審計報告的問題,市編辦均按程序印發(fā)整改通知,督促部門整改,并將整改結果反饋市審計局。對未列入報告,但需整改規(guī)范的問題,明確提出,統(tǒng)一規(guī)范。同時,認真研究審計過程中發(fā)現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時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完善制度、強化措施的建議,構建加強機構編制管理的長效機制。□作者單位:德州市編辦 E:TZ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