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強
摘要:說話能力是后天學習、練習、鍛煉的結(jié)果。在正確的指導和訓練階段,孩子們耳濡目染,爭相表演,當他們聽到掌聲,受到表揚,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他們語言表演能力得到提高,平時說話、待人接物的膽子也大了。朗誦表演對兒童智力開發(fā)和提高其口語交往能力非常重要。
關(guān)鍵詞:幼兒朗誦;表演;建議
朗誦,就是用清晰嘹亮的聲音,結(jié)合各種語言手段完善的表達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種語言藝術(shù)。就是大聲、清楚、有感情地把文學作品誦讀出來,這是一項表演藝術(shù),不是簡單的說話。把作品的感情表達出來,這是朗誦區(qū)別于朗讀的根本。幼兒學習朗誦,不要只對著親近的人表演,還要訓練他們敢于在公眾場合表演。當眾表演才能訓練他們的膽識,在受到聽眾的喜愛和夸獎時,他們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他們對朗誦的喜愛和不斷努力的激情。正確的朗誦表演學習,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正確的舞臺站立姿勢。不論是對著家人,還是對著公眾朗誦,都應(yīng)該保持正確的站立姿勢,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表演時體態(tài)挺拔、舒展、優(yōu)美,便于朗誦時變換動作和養(yǎng)成良好的站立習慣,有利于幼兒身體骨骼健康生長。正確的舞臺站立姿勢是:抬頭,臉自面向正面前方,頭頂持平,下巴微收,雙肩放松略向下壓,頭頸伸直,使人體有一種向上的感覺。挺胸,收腹,立腰,提臀,軀干直立不向左右偏斜和晃動;雙臂自然下垂,手掌自然彎曲放在大腿兩側(cè)褲縫處;雙腿并攏挺直,兩個膝蓋和兩個腳跟略微分開,使雙腳從自己的角度看成八字形,站立時也可以雙腳略微分開,兩個腳尖比腳跟并攏時略微向回回收一點,但兩腿分開的距離不要超過肩寬。訓練站立的方法,可以貼墻練習,讓幼兒頭部、雙肩、臀部、雙腿和腳跟緊貼墻壁,挺胸用力吸氣,使小腹和臀部內(nèi)縮,使后背和腰部盡量貼近墻壁。這樣的站立時間從一分鐘開始,逐漸延長。為了避免幼兒練習時的枯燥乏味,可在練習時邊聽好聽的音樂和歌曲,或給他們講故事。在靜止練習一段時間后,可以在幼兒身體進行其他活動(如舞蹈和運動)時,要求他們突然瞬間以正確舞臺立姿站好,看他們的姿勢是否正確。只有反復練習,才能使幼兒習慣成自然,隨時都能保持良好的站立姿態(tài)。
二、面部表情得當。朗誦時隨著朗誦內(nèi)容的變化,朗誦者的面部表情也應(yīng)該有所變化。表情是內(nèi)在的情感的自然外露,幼兒朗誦時往往會出現(xiàn)兩種現(xiàn)象:一種是不管朗誦的內(nèi)容多么生動,朗誦的語調(diào)怎么變化,朗誦者都是面無表情,保持一張“撲克臉”;另一種情況是毫無道理的夸張做表情,都要加以糾正。沒有表情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孩子緊張,導致面無表情;二是孩子不理解自己朗誦的是什么,無法表情。解決面無表情就要對癥下藥。如果是緊張就要肯定他,表揚他,增強他的自信心,并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他,讓他經(jīng)常當眾表演。只要沒有特殊的心理問題,多鍛煉幾次,緊張的心里自然會逐漸消除。如果是對作品不理解的面無表情,首先要考慮朗誦的選材是否恰當。我們應(yīng)該選擇適合幼兒心理和理解能力的作品,只要他們理解了,朗誦時自然會有感覺,也就自然會有表情。對于過于夸張的表情多是老師和家長不恰當?shù)囊笤斐傻?。表情要有感而發(fā),朗誦表演情要真,只要讓孩子理解作品他就可能自然,切記裝出一副咧嘴傻笑的表情。雖然精到的表演需要進行表情的專門訓練,但對于幼兒來說,有內(nèi)心感到的情感產(chǎn)生的自然表情,足以表現(xiàn)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作品,也成為最美最好的表情。
三、配合適當?shù)膭幼?。朗誦時要有必要的動作手勢。動作是由情感產(chǎn)生的,情感達到一定的濃度,動作自然就產(chǎn)生了。幼兒年齡小,沒有多少生活經(jīng)驗,對作品理解能力差,加上緊張,根本無法設(shè)計和選擇適當?shù)膭幼魅ヅ浜侠收b,這就需要老師幫助設(shè)計、排練和指導。近年來,許多朗誦比賽和表演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幼兒在朗誦時,有過多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幾乎是一句一動,甚至是一詞一動,還有很多是象形動作,舞蹈動作和啞語動作。這當然是老師們辛苦的“杰作”,他們的本意是好的,怕孩子們緊張,或者想生動地表現(xiàn)作品,殊不知適得其反。孩子們的注意力全放在動作上,忘記了“清晰響亮有感情的誦讀”。按照語言學家心理學家的研究,年齡越小說話時的動作會稍多一點,但朗誦時也不應(yīng)該有過多的,甚至是類似啞語的手勢和動作,更不能是舞蹈動作。動作應(yīng)符合作品的需要,符合情感的需要。有人說,手是人的第二張臉,手的姿態(tài)和動作,表達了人的心理和修養(yǎng),表達了人的情感和態(tài)度。教師在指導孩子們的手勢、動作時,實際上是表示了教師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表達了教師的修養(yǎng),所以要精心設(shè)計和考慮,慎之又慎。
四、口齒清楚,收音要準確、充分、利索。漢字的每一個音節(jié)都由若干因素組成,一般都由聲母、韻母組成。如“朗誦”(lang song),聲母(l s)打頭,又叫字頭,讀出字頭又叫吐字,基本要求是吐字要用力。韻母又分為中間韻母(a o)和韻尾(ng ng),分別叫字腹和自尾。讀中間韻母又叫過韻或歸韻,讀韻尾叫收音。有的字只有韻尾沒有中間的韻尾,如你(n i),所以常常又把歸韻和收音合稱為歸音。收音時要求唇舌位置正確到家,收音充分,同時干凈利落,趨向鮮明又不拖泥帶水。幼兒說話喜歡咧嘴,許多圓唇音如o u收音不到位:因為舌頭不用力,沒有用舌尖和舌面堵住聲音在口腔的出口,使n ng等鼻音,特別是后鼻音收音不對,要注意仔細糾正。復合韻母應(yīng)該是整體拼讀發(fā)音,有些非北方語系地區(qū)的人,往往分開讀音,而使得收音松散,趨向不清。所有這些問題,教師都應(yīng)該在輔導朗誦時注意指導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