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給花草澆水,遛狗。
8∶00,上班用步行、騎自行車替代乘公交或開車。共享單車的普及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但也讓人們少了邁開雙腿的機會。時間允許的話,建議步行上班;距離稍遠,可用騎自行車取代公共交通,既鍛煉了身體,又能綠色出行。
9∶00,走樓梯代替電梯。在低樓層工作的人可選擇用爬樓梯而不是乘坐電梯來增加微運動時間。
10∶30,去稍遠的飲水機倒水或使用打印機;每隔45分鐘到1小時起身活動,去洗手間或伸展身體;或站起來進行一些閱讀工作。
12∶30,午飯后在辦公區(qū)附近散散步、遛遛彎再回辦公室。
14∶00,午休后,起身活動一下,或整理辦公桌再開始工作。
17∶00,下班路上,提早一站下車,步行回家。
18∶00,超市購物代替網(wǎng)購。把車停到稍遠的停車場,多走路。
20∶00,陪孩子到樓下或戶外玩耍;做做家務、打掃屋子等。
雖然微運動可以增加人們的活動量,但有時間和條件的話,最好進行真正的鍛煉,即30分鐘以上、有一定強度和目的性的活動。要根據(jù)個人的身體情況具體選擇合適的方式,如膝關節(jié)有損傷者不建議爬樓梯,應搭乘電梯;靜脈曲張者不適合長期站立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