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在上課前都會備課,導學案的作用就是引導教師的教學方向,在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同時導學案還能幫助教師加強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改革中,導學案能夠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課堂效果。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導學案;課堂效率
一、 引言
學生的學習一直是學校關注的重點,為了使學生提高整體的成績,學校采取了許多措施。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培養(yǎng)學生的方針政策發(fā)生一些變化,為了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zhì),學校探討出導學案教學模式,在日常教學中能夠激勵學生學習、探究的熱情和自主思考。
二、 明確學習目標,建立知識結(jié)構(gòu)框架
導學案顧名思義就是引導著學生學習,所以作為引導者,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將教材研究得透徹些,把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標識出來提前解決好;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平時教師要注意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高中的學生雖然懂得自主學習,但能力還不夠,所以教師要多幫助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幫學生有目標地去學習,只有明確目標才能更好地學習。明確目標最直觀的和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知識框架,每個章節(jié)或單元都講述不同的知識,所以了解框架就相當于了解了最基本的知識體系。這樣的框架學習還能夠幫助學生在以后自學的過程中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提升自身的總結(jié)、概括能力。例如:在學習《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這章時,教師可以把導學案設計分為三層。第一層是知識和能力,基本就是讓學生掌握這個章節(jié)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大概框架;第二層是實踐和方法,讓學生通過實踐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識結(jié)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進行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判斷正誤;第三層是發(fā)表意見,政治大多都是人們生活中會遇到的事情,在學習相關的知識后學生會產(chǎn)生很多的想法,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建議或者是自己的態(tài)度,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被激發(fā)出來。
三、 把握知識重難點,找出最佳切入點
在教學的過程中,每個章節(jié)都會有一些重點和難點,而這些重點和難點也是學生在學習中最難理解和記憶的知識點,這時,教師就要利用導學案幫助學生去解決這些問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記憶力,讓學生掌握解決重點和難點的方法。將重點、難點交給學生自己解決是導學案的主要教學模式,學生通過自主解決能夠鍛煉自己的思維和分析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記憶這些重點和難點,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當學生會思考后就會提問,教師和學生能夠在探討中共同進步、互相幫助,不但能夠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這些年的政治高考有許多考點都是難點和重點,所以在講課時,重點和難點是教師必講的,也是必須講懂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果學生自己不能掌握難點重點知識的解決方法,就不能夠很好地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所以教師要將方法教給學生,首先鍛煉學生,教師可以把知識的整體框架列出來,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填充,這樣不但能夠加深學生的記憶,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的難點和重點,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分析和解決這些知識。當學生的知識量達到一定數(shù)量時就會和教師一起探討問題,通過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學方法,在以后的學習中就能夠發(fā)展得更好。
四、 設計恰當問題,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知識的學習是為了能夠更好地使用,導學案的教學模式就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在設計提綱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設計,同時還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來設計。在設計問題時,問題的難度要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還要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和啟發(fā)性,那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提高,適當難度的題目能夠增加學生探討的深度,并且通過探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能夠得到提升。
導學案其實就相當于學習手冊,能夠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方法,所以教師在編制問題時要結(jié)合課堂教學和學生自身情況。例如:依舊是學習《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根據(jù)章節(jié)的內(nèi)容把這個大章節(jié)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節(jié),把這些小節(jié)設計得有趣些,或者可以把每個小節(jié)帶入到一個故事中,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習興趣自然會被激發(fā),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交流來探究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己做好筆記,在最后的匯總過程中將自己的理解結(jié)合筆記說出,這樣的學習過程還能夠鍛煉學生的靈活性和知識遷移能力。
五、 及時反饋學習,加強師生間的交流
在這個世界上,要想進步就要改進,改進前都會發(fā)現(xiàn)問題。教學也是一樣的,為了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多去詢問學生,或者每周都舉行一個簡單的會議,同學和老師之間相互反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或是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通過學生的反饋,教師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教學不足便于改進,學生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時填補。
六、 結(jié)束語
導學案的應用就是學生和教師的指路標,在這個模式下,教師要注意的是要將導學案充分運用起來,不能只是簡單地編寫就結(jié)束了。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許多學者都在不斷地探索,但最主要的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共贏和討論探討,這種教學理念是永遠不會變的。除了教學理念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究問題,當學生通過探討也無法解決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貛椭蛘咧v解該問題,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都能夠得到鍛煉。國家現(xiàn)在所需要的人才已不再是知識型了,而更多的是創(chuàng)新性人才,導學案式的教學模式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
參考文獻:
[1]李林貴.淺析如何利用導學案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J].農(nóng)村經(jīng)濟與科技,2016,(16):271-272.
[2]方旭.“巧用導學案,提高有效性”——導學案下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路解析[J].亞太教育,2015,(02):49.
[3]鄭尚紅.導學案下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3,(05):53.
[4]王勝初.淺談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3,(05):124.
作者簡介:
吳秀麗,福建省南平市第八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