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diào)整結(jié)構(gòu)能解決的問題,就不要依靠制度和會議
行政會上,學??倓罩魅吻笾河械陌嗉壺攧論p耗率很高,提醒多次不見好轉(zhuǎn)。于是請求政教處幫助,對班主任和學生加強教育。會議主持人問及如何加強教育,總務處建議:加強對學生愛護公共財物的教育,對班主任可以實施財物保管的考核。主持人接著問:為什么總務處不去考核,而非要政教處去做呢?總務處回應:學生行為習慣和教師的教育,應該是政教處的事。
與會人員都笑了,教師和學生的教育當然不能僅靠政教處。經(jīng)過討論,大家認為雖然政教處可以協(xié)助,但還是需要總務處自己解決為主。維修工作是總務處的職責,既要及時維修,又要分析損壞率高的原因,拿出解決辦法。需要外援時,可以求助其他部門的配合,但不能直接將問題和教育責任甩給其他的部門。
大家也給總務處出了很多主意:做好各班的財物維修記錄,定期公示;對于財物損壞率高的班級,給予個別提醒;財物維護好的典型班級,介紹到全校例會上分享管理辦法和經(jīng)驗;一學期評選一次財物保管先進班級,給予獎勵;獎勵方式多樣,主要是認同財物管理好的班級的付出,對他們的工作給予肯定;政教處加強對教師和學生愛護公共財產(chǎn)的教育。
雖然老師們給出了很好的意見,總務處也表示接受,但這些辦法均是通過制度和會議來解決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溝通與協(xié)作。如需要總務處與政教處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需要總務處與班主任之間的溝通協(xié)作,需要政教處與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等等。需要這么多主體的溝通協(xié)調(diào),工作成本挺大,存在著較大風險。因為需要多方溝通才能解決的問題,對組織文化就是一個考驗。當然,反過來看,這也是促進文化形成的有利時機。
我們是一所新學校,文化還在形成之中,有無更好的解決辦法,能否通過治理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來解決此問題?“調(diào)整結(jié)構(gòu)能解決的問題就不要通過制度,制度能解決的就不要借助會議?!?我們可以嘗試將類似的問題整合到一個部門來解決,比如成立教育教學中心,所有涉及教師的事務,盡量放在一個中心內(nèi)解決。資源的分配、財物的保管、教學的支持、學生的教育指導等等,都放在這個部門管理,盡量減少部門之間的交叉管理以降低溝通成本。
最好的管理是“我做給你看”
體育組教師向?qū)W校管理者反映:大課間的活動學校要求高、壓力大,本來要求全體教師參加,總是有一部分教師參加不了,有的參加了也沒有充分地參與學生活動中,我們管不了老師們,請政教處幫助加強班主任和教師的管理。
學校對體育大課間的活動要求是:安全、有趣、流汗和高參與率,體育組也是想盡辦法不斷地改良和完善。終于,覺得自己的權(quán)威不夠,強調(diào)的事情老師們不夠重視,所以求助政教處想借領(lǐng)導的管理權(quán)利來下發(fā)考核的要求,并申請由政教處來組織督促和評價。
這個本身就屬于教育教學的事務,應該由體育組具體負責。造成這樣的原因,一是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執(zhí)行者,沒有站在管理者的位置上來思考,長此以往,管理能力得不到提升;二是因為領(lǐng)導力有待提高,需要幫助。對于前者,進一步明確各個部門的責權(quán)和工作目標;后者則需要具體的指導,因為是新團隊,有時候需要帶著做一段之后,再交給體育組執(zhí)行。
體育組認為自己的管理權(quán)限小,感覺“管不住”老師們或者“管”的效果不好,其實可以理解。但這恰好是我們所提倡的“管理要走向領(lǐng)導”,當行政權(quán)力使用的越少,離領(lǐng)導越近。當然,這種領(lǐng)導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在管理中錘煉積累?!笆痉妒亲詈玫墓芾怼?,不僅管理者自己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還有第二層意思就是我怎樣管理的,示范給你看。
所以,培養(yǎng)管理者,需要示范。
責任編輯/周小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