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也應運而生。將多媒體融入到教學中是對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新,其本身也是一種隱性課程。多媒體也是學生在未來自主學習和工作中的必備技能,讓學生在初中階段既能夠學習到學科知識,也能盡可能多的對多媒體進行了解和應用,是對學生成長之路的鋪墊,這也是多媒體教學理論的重要目標之一。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多媒體應用;現狀分析;策略分析
一、 初中生物教學多媒體應用的現狀分析
1. 部分教師對多媒體的應用不合理,導致效率低下
雖然多媒體設備已經在當前的教學中得以普及,但是由于初中老師個體素質的差異,部分教師依然存在課前準備不充分、資源選擇不合理等問題。如課前對于課件的制作缺乏活潑性和生動性,單純的摘取課本上的文字和圖片作為課件內容,導致學生降低了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另外一些年長教師不能熟練地對多媒體設備進行操作,如制作效率低下、制作手段單一、操作不熟練等,都制約了多媒體教學應用的發(fā)展。
2. 多媒體教學與當前學生實際能力的不協調
上面講到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際操作性要求很高的學科,而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提供的僅僅是一些影像、圖片、課件等看得見摸不著的教學資源。學生只學會了動眼動腦,卻忽略了動手去進行實際的操作演練,結果依然是導致所學的知識無法充分地與實際生活進行融會貫通,無法將知識真正地落到實處。
3. 多媒體教學資源尚未得到系統的開發(fā)和充分的利用
在我國,多媒體教學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尚處于初級發(fā)展的階段,我們依舊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教師對于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搜集和整理能力依舊嚴重不足,無法對課件進行合理的制作,對課程的擴展也局限在一定范圍之內。
二、 初中生物教學多媒體應用的策略分析
1. 教師充分發(fā)掘教育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是使用多媒體和制造多媒體課件的主體,課件的質量直接影響了課堂教育的質量。在生物教學中,不能單純地依賴課本知識,在制作課件時,也不能僅僅摘取課本上的文字和圖片信息,要針對課程內容充分地挖掘多媒體資源,這就要求初中生物老師在課下要做大量的準備和調研工作,搜尋合理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并且學習和掌握精湛的制作技術,使資源合理恰當地應用于教學中,給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帶來全方位的不同體驗,激發(fā)初中生對于生物學習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探索中理解并掌握新知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2. 引入情景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傳統的生物教學因為其本身的屬性而顯得枯燥和乏味,在新形勢下,教師要充分調研學生的需求,掌握學生的特點,在生物課堂上可以對所學的知識設定合理的情景,加深學生的印象。如在學生物的遺傳特征時,對于血型的學習,生物老師可以將自身家庭的血型類型和一些小故事應用于課件中,在課件中插入家庭中每個人的照片,不僅可以讓學生生動地了解血型的遺傳規(guī)律,也可以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3. 增加實驗教學的比重,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生物學習過程中,實驗起著重要的作用,能讓學生直觀地學習并了解所學知識,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便于學生的理解,加深學生的印象。在傳統教學中,生物教學就是以教材為主,輔助以一些圖形等方式,死板枯燥的教學模式雖然能向學生傳授學習的重點,卻毫無新意,與現代化教學的理念背道而馳。
但是如果將新興的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實際的生物教學中,通過影像等方式展示生物的結構、生物的運動、生物的區(qū)別和聯系,會讓真實的場景重現于學生眼前,讓學生眼前一亮,增加學習的興趣,并將生物學知識與身邊的事物主動地加以聯想,探索更多的生物學奧妙。然后在課堂上,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自主學習的知識加以討論,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也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此外,還可以讓學生自主地通過多媒體教學內容制作學習樣本,拓展所學知識。
4.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提高課堂的質量
多媒體教學不僅僅是對課程目標的實施,也能夠通過完善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提高對美的欣賞水平,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生物學理論經過多年的研究,具有崇高的教學意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欣賞多媒體教學手段呈現的圖片、視頻和講述的故事,帶著熱情和激情去感受生物學的奧妙,體會生物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艱辛,領悟前輩的探索精神,不僅能夠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領悟學習的意義,擴展所學知識,提升自身對于生物學習和研究的素養(yǎng),這是對自身學習能力的升華。
5. 制定激勵機制,鼓舞學生的學習熱情
初中學生在學習階段,大多已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技術。所以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和啟發(fā)學生自主制作課件,并積極地將其面向全體進行展示,為學生對于多媒體的應用提供自由發(fā)揮的平臺。在學生自主制作課程中,老師要積極地提供資源平臺,如提供可供下載圖片和視頻的網站,提供可供搜索文件的權威平臺,并推薦專業(yè)性書籍,讓學生自主地對資料進行整合,并對課件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優(yōu)化,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資源整合的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多媒體應用能力。
同時在展示后,可以對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進行一定的激勵,如將成果在全年級進行展示,頒發(fā)紀念性獎狀等方式,對其努力給予肯定。而對于制作效果不完善的同學,要積極地加以引導,必要時可以親自指導,注重教學過程中的激勵效應。注重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個性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當代中國初中生物教學的主要模式還是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注重課本教材知識的學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并沒有被充分地挖掘。而多媒體教學的介入通過引人注目的科技產品和新奇的教學內容以及顛覆原始課堂的教學方式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從一定意義上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何正確地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并與當前教學理念融洽的銜接也是每個教育者應當著重調研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王春利.初中生物教學多媒體應用現狀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5,(5):218.
[2]羅寒靜.初中生物教學多媒體應用現狀分析[J].考試周刊,2015,(32):137.
作者簡介:曾瑞清,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縣城關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