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白居易《憶江南》“組詩團購式帶文美讀”,即運用組詩帶文,字、詞帶詩等策略,帶入大量的詩文,引導學生在多形式的美讀中鉆研文本,增加閱讀量,并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體驗。
關鍵詞:憶江南;組詩團購式帶文;美讀
“組詩團購式帶文”就是將若干首表現(xiàn)同一主題,既相對獨立又存在著內在聯(lián)系的詩句或詩篇,組合成一個整體模塊進行學習?!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第二學段閱讀要求學生“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單依靠課本內容是無法實現(xiàn)的,“組詩團購式帶文”很好地解決了閱讀數(shù)量和范圍局限性的問題。
讀是語文學習的不二法門,詩詞教學中也特別強調讀的重要性,“美讀”作為讀的一種形式,倡導“在瑯瑯書聲中實現(xiàn)讀中解惑、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得法、讀中積累、讀中運用,達到浸潤語言、培養(yǎng)語感、增強情趣的目的”,解決的是讀的方式方法問題。
下面筆者就以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白居易《憶江南》為例,談談如何開展“組詩團購式帶文美讀”教學策略。
一、 組詩帶文
白居易《憶江南》三首明白曉暢:它們既相互獨立,又存在總分關系;這三首詞同題目,同作者,同主題,同思想感情,同表現(xiàn)手法,同語言風格,課文只選取了第一首,可以補充后兩首進行組詩帶文教學。
教學時,以詩人抓住江南的什么來回憶,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兩個問題來呈現(xiàn)三首詩間的內在聯(lián)系,建議以表格形式更加清晰展示它們既共性又差異的地方。
臨近課堂結束時,可以用描述情景的美讀方法對三首詞進行梳理、整合:
師:洛陽城內,兩鬢斑白的詩人面向江南,遙想江南春景,情不自禁地低聲吟道:
生:江南好!江南好!
師:一個“好”字平白如話,又意蘊深長,江南好,好在……
生: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師:“官歷二十政,宦游三十秋,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因為在杭州可以……
生: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師:江南好,還好在吳宮……
生: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師:12年了,離開江南整整12年了,江南的一切在詩人腦海中卻依然那么清晰……
生: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師:詩人滿懷對江南的思念之情一遍又一遍地吟道……
生:(輕輕地)江南好——能不憶江南;(深情地)江南好——何日更重游;(加重語氣)江南好——早晚復相逢。
師:詩人多想重回江南!但因路途遙遠、年高體弱,終未成行。只能將相思之苦寄于這一闕闕的詞中。讓我們跟隨詩人對江南無限眷戀的目光,撫今追昔,再次吟誦……
生:(吟誦憶江南三首,會背誦了的同學背誦。)
組詩帶文策略由學習課內的一首詞轉化成在一堂課內學習三首詞,既省略了老師繁雜的講解,又在聲情并茂的美讀中,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體會作者的寫法與思想情感,正應照了葉圣陶先生說的:“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感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采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
二、 以字、詞帶詩
(一) 色彩運用帶詩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句,“紅”、“綠”二字通過色彩描寫與映襯,將江南春景寫得鮮艷奪目、生機盎然。從運用寫顏色的字這一教學點契入,帶入白居易的“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詩句,帶領學生學習詩人們通過色彩的運用、色調的變化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的手法,感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鮮活意境。
(二) “春”字帶詩
師:李白筆下的江南春……
生: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師:張籍眼中的江南春……
生: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師:白居易思慕的江南春……
生: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師:江南的春深深地揉進了白居易的眼中、心里……
生: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師:當江南“花紅勝火,水綠如藍”的時候,洛陽的春天怎么樣呢?
生:(帶入詩歌《魏王堤》)
師:江南春勝,洛陽春遲,此情此景,又怎能不引起作者的懷想……
生:(讀憶江南其一)
師: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美讀至此,無需老師生搬硬套的講解,學生自然而然就能體會到作者對江南的思念,對江南春之贊美的思想感情。
(三) 離任場景帶詩
師:詩人在江南為官期間,疏浚西湖,興修水利,整修白沙堤,開鑿山塘,疏通古井,他寫了一篇《錢塘湖石記》,詳細記錄了治理西湖的經(jīng)驗,刻在西湖岸邊;還把大部分的俸祿都留在了官庫,以備公用。為百姓做了這么多好事,但他依然覺得自己做得太少……
生: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
師:詩人深愛著江南,離任前他遺憾地寫道……
生: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師:離開杭州時,杭州人民扶老攜幼,提著酒壺,攔路相送……
生: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
師:離開蘇州時,蘇州人民跟隨船只,十里拜別……
生:一時臨水拜,十里隨舟行。
師:他的好友劉禹錫這樣寫道當時的情景……
生: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師:此情此景,你讀到一個怎樣的白居易?讓詩人牽掛的除了江南的美景,還有什么?
在美讀中,學生自然而然感受到白居易一心為民、造福百姓、深受百姓愛戴的形象,也很容易體會到江南是多美的城,江南有多純的人,詩人對江南及其人民傾注了多深的情。
課堂中,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情和教學設計的需要,由一個個小主題輻射開去,適度引入帶詩內容,以引導學生加深對某一知識點綜合性的感知與理解。總而言之,“組詩團購式美讀”策略力求多角度挖掘文本的意蘊,拓寬文本解讀的渠道,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并通過貫穿于課程始末的多種美讀形式,實現(xiàn)“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邢淑紅.大單元美讀課堂教學設計[M].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
[2]葉圣陶.語文隨筆[M].中華書局,200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江曉芬,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學院附屬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