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吉芬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186-02
一百年前,梁啟超先生曾用心吶喊:“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但我們身邊的少年強在哪里呢?
當我們的社會富裕起來之后,當天上沒有外國飛機轟炸,地上沒有外國坦克碾壓,我們的孩子缺的是精神和責任。我們不是生活在和平的世界,我們只是生活在和平的中國。
請看我們生活中的這些想象:
現(xiàn)象一:當你周末從網(wǎng)吧門口經(jīng)過,網(wǎng)吧里坐滿了未成年人,兩眼直勾勾地盯著游戲,享受著虛擬的世界。
現(xiàn)象二:偶爾到鄉(xiāng)下,鄉(xiāng)鎮(zhèn)政府及有關(guān)單位的門口,圍墻外,常常會被一群群目光專注地孩子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原來是這些單位周圍有免費WiFi,孩子們就圍在這享受免費WiFi,在游戲的世界里大戰(zhàn)。
現(xiàn)象三:在一些有網(wǎng)絡(luò)覆蓋的小餐館,隨處可見買一兩元的粥或飲料可以借故在店里玩幾個小時游戲的孩子。
這些孩子玩游戲時的那種專注、那種迷戀、那種激動、那種笑逐言開……那種表情是我們一直渴望從孩子身上得到的,但是他們一點點都不舍得給予父母親人,他們毫不遮掩地給了游戲。
這些被游戲綁架了的孩子心智已不健全,中國少年還強在哪里呢?
2017年7月12人民日報再評手機端上的游戲《王者榮耀》,對于這款手游,人民日報在已是第四次對其進行了評論,標題為《別讓網(wǎng)游成為生活的全部》。以下是摘錄的一段原文:
“最近,一款名為《王者榮耀》的游戲很‘抓人,累計注冊用戶超2億,日活躍用戶超8000萬,僅一個季度就營收60億元而成為全球最‘吸金游戲……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地鐵上、餐館里隨處可見,有時辦公室、課堂上也會忍不住約一局,以至于社會輿論開始用‘沉迷來形容很多游戲者的狀態(tài)。
6月22日,杭州一名13歲學生因玩王者榮耀被父親教訓后從四樓跳下,此前4月底,有媒體報道稱,廣州17歲少年狂打手游‘王者榮耀40小時,誘發(fā)腦梗,險些喪命?!?/p>
太多的年輕人包括小學生都沉迷于《王者榮耀》。
除了《王者榮耀》的負面新聞,學生玩各類游戲引發(fā)的不良行為也不在少數(shù)。模仿游戲中人物打架、斗毆;盜刷父母銀行卡為游戲充值;玩游戲時間過長導致雙眼失明……
雖然《王者榮耀》游戲頁面寫明,“本游戲適合16歲(含)以上玩家娛樂”,但根據(jù)騰訊瀏覽指數(shù)平臺上的《王者榮耀》年齡分布,20歲以下的玩家占一半以上,其中11-20歲的玩家比例高達54%。也就是1億用戶是學齡學生。
隨人民日報以后,新華社也對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抨擊《王者榮耀》,并稱其為“沒有責任的血液”文中說“獲得市場成功的《王者榮耀》游戲,因為讓很多未成年人沉迷其中,陷入一場道德危機,受到輿論的譴責。”
每當看到這些消息,也許有人會質(zhì)問:網(wǎng)絡(luò)游戲,來自于時代的產(chǎn)物,你能阻止時代的發(fā)展嗎?這究竟是誰錯了?
可能有人會質(zhì)疑:信息化進程發(fā)展到今天,手機的功用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購物、導航、游戲、約車、掛號、點菜、偷菜休閑、社交、拍照、修圖、聽歌、K歌等等,為什么還要約束孩子用手機?難道我們還要倒行逆施嗎?是的,我們必須這么做。手機是把雙刃劍,對我們成年人來說,利大于弊,我們能自控,我們不會沉迷,我們不會打爭霸賽直到凌晨3點,我們不會去買手機主要為了能打游戲,我們不會花大把的錢去買游戲裝備,我們不會時時刻刻感到手機里有人在呼喚自己的魂魄。但孩子呢?正因為是孩子,他們?nèi)钡木褪亲钥亓?。有句話說得好:如果想毀掉一個孩子,就送她一部手機吧。
很多家長和老師更是痛心疾首地批判網(wǎng)絡(luò)游戲等于網(wǎng)絡(luò)暴力,稱電子游戲為“電子海洛因”,青少年沉迷于網(wǎng)絡(luò)游戲?qū)ψ约汉图彝ザ荚斐闪撕艽髠Α?/p>
如果每個孩子都能把沉迷游戲的勁頭用在欣賞周圍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優(yōu)質(zhì)環(huán)境上,用在學習生活上,那么生活一定會比你想象的還要美好。
可惜,現(xiàn)在的許多孩子不同程度地患上了:電腦依賴癥、電視依賴癥或手機依賴癥。他們沉迷于“王者榮耀”,沉迷于動漫“二次元”“三次元”??蓺獾氖沁@些孩子沉迷于手機、沉迷于游戲,做了手機、游戲的奴隸,還為它叫好,世間哪有毀了自己還為它唱贊歌的呢?
迷戀的背后隱藏著的是畸形的快樂,責任的殆盡。少年是一團烈火,能燃燒世界也能燃燒自己!他們像是那目射神光、長嘯生風的初下山的乳虎;又像是那奮鬣揚蹄、控制不住的新馬駒。少年應(yīng)該修身儲能,厚積薄發(fā),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尤其要保持少年人特有的性格!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推動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生幸運的秘訣是自制力。孩子們年齡尚小,自制力太弱,需要每一個有良知、有理智的成年人引導他們、提醒他們,拯救網(wǎng)癮少年。引導好孩子,不僅是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
一些相關(guān)辯護,把責任全都推給監(jiān)管者,推給家長,推給孩子,詭辯“又沒有強迫誰打這個游戲”,都是不負責任的。孩子本身就缺乏自制力,家長也不可能整天盯著孩子,智能手機的普及加劇了游戲沉迷的可能,監(jiān)管孩子、引導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微小、平凡不是逃避責任的借口。誰來為孩子的將來負責?
拯救網(wǎng)癮少年的措施:
1.建立長效家庭教育指導機構(gòu)。一說到家庭教育,似乎開一兩場家教講座就覺得問題迎刃而解了。其實為人父母從“自然人”到“合格父母”需要不斷學習,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真正成為影響、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位望子成龍的父母良好的愿望并不能代替有效的行動,如果家長不溝通、不體貼、不入理,教育不得法,那么孩子的首選就是“上網(wǎng)”。所以,青少年上網(wǎng)乃至“網(wǎng)癮”,與家庭良好氛圍營造和家長良好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不夠到位有關(guān)。有人作過統(tǒng)計,美國平均5個法官家庭培養(yǎng)出了3個法官,而2000個礦工家庭只培養(yǎng)出5個法官。我們的家長,尤其是農(nóng)村家長苦于不會教,也找不到學習的地方,導致家庭環(huán)境育人氛圍的不盡如人意。
2.嚴格學校考核制度。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學校過多地強化 學習成績,學生生活單調(diào),枯燥,興趣得不到激發(fā),個性受壓抑,除了少數(shù)學校有學生課余興趣小組活動外,大多數(shù)學校和學生沒有這個平臺。當學生在學校沒有釋放和宣泄的空間,在網(wǎng)上卻能如魚得水;發(fā)揮能動性的戰(zhàn)車雖然馳騁在電子屏幕,可數(shù)碼顯示的速度與自己心理需要的強度正好成正比例的遙相呼應(yīng)……所以,學校如果有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能從中找到樂趣,自然就減少了對虛擬世界的迷戀。
3.利用電視等媒體渠道,以案例的形式傳播正能量,呼吁全社會都重視青少年網(wǎng)癮問題。
4.成立指導網(wǎng)絡(luò)游戲的機構(gòu)。從“堵”變?yōu)椤笆琛?,讓孩子涉足游戲的世界能適可而止。
5.加強部門協(xié)作,通過管理和技術(shù)手段,制約不當?shù)木W(wǎng)游。
富裕、美麗、幸福的生活需要實力守護,也需要硬實力來做保障,當少年沒有了硬實力,富裕、美麗、幸福只不過是無根之萍。少年,請逼自己變得優(yōu)秀,然后驕傲地生活。每一個優(yōu)秀的人,年少時都有一段沉默、克制的時光。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住愛好,不抱怨、不訴苦,這份靜靜奮斗的快樂日后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得落淚。
不論是誰,當孩子傾倒于虛擬世界,請扶他們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