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芳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yī)院,北京 101100)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患有肺門淋巴結或者支氣管胸腔內腫塊的患者67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護理,以觀察其通過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在臨床上的應用效果,來提供相關數據依據,從而提高EBUS-TBNA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的應用范圍,為患者提供更好地護理服務。
在手術之前需要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作業(yè),具體為,術前長托寧1 ml/1 mg入壺,減少患者口腔分泌物,依據患者身高體重計算舒芬尼、力月西、愛可松、得普利麻的劑量,遵醫(yī)囑給藥。而在對患者的支氣管進行檢查的時候,應讓患者保持平臥位,并用束縛帶保護四肢,防止術中墜床。將支氣管超聲內鏡通過喉部進入氣道內檢查,以此來確定病癥的特點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從而確定患者的病情狀況。而在接下來的多普勒血流檢查階段,對需穿刺的部位進行確定,并由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穿刺針配合超聲圖像來進行穿刺活檢,而多普勒檢查是防止在穿刺過程中誤傷血管,從而導致大出血的情況出現。一旦穿刺成功,就要及時連接負壓注射器對淋巴結進行活檢抽取標本,以此來更好地對發(fā)病的原因以及病理進行分析。
整個手術的平均時長為(30±5)min,在手術中未發(fā)現血管破裂、縱膈氣腫等并發(fā)癥,且無一位患者對醫(yī)用器械和麻醉藥物過敏。67例患者在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手術中全部成功,且術后兩小時即可下床進食,并且所有的患者對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手術很滿意。
3.1.1 心理護理
由于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屬于新的技術,在手術準備階段,患者難免對手術的效果以及手術過程中所產生的副作用有所影響,甚至害怕穿刺技術對咽喉、支氣管等部位造成破壞,從而加重病情。因此,作為醫(yī)護人員應告知患者該項檢查創(chuàng)傷小、安全、準確的特點以及手術可能出現的一些不適感均屬于正?,F象,及時排除患者心里的疑慮,并詳細的向患者講述手術的原理以及手術的成功案例和手術對患者病情的治療效果。同時,還要提高患者在就醫(yī)過程中的配合度和家屬戰(zhàn)勝疾病的決心,增進患者與醫(yī)生之間的信任,這樣才能保持穩(wěn)定的心態(tài)開展手術,也能夠積極的配合醫(yī)生工作,從而促使手術健康安全穩(wěn)定的進行。
3.1.2 一般護理
在準備手術之前,相關護理人員要完善患者病史調查:詢問現病史、既往史、藥物過敏史,準備胸部影像學的資料:X胸片、CT,心電圖、肺功能、凝血功能、肝功能、澳抗情況等血液檢查,并讓家屬明晰手術的風險以及注意事項,然后簽字。同時,醫(yī)護人員還要向家屬強調,在手術前禁食12 h、禁水6 h,術中會幫助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協助患者適應術后床上大小便,使得患者能夠以最快速度適應術后生活。
3.2.1 患者護理配合
在對患者的支氣管部位進行檢查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務必要與患者保持有效溝通,避免患者因緊張導致呼吸急促,從而影響檢查的結果。檢查的過程中,通過導管幫助患者吸氧,規(guī)格是每分鐘不超過兩升。然后,通過監(jiān)護儀觀測患者的呼吸狀況以及基本信息。當麻醉藥物注射成功后,便開始協助醫(yī)生準備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的準備工作。支氣管超聲內鏡需要通過聲門,這樣才能進入到氣道中。此時適當的提高水囊的膨脹度,以致在超聲顯示下看到水囊,然后按照檢查的結果對患病部位進行檢查,獲得淋巴結的情況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要固定好患者的牙墊部位,一旦發(fā)現牙墊出現位移或者脫落,及時進行處理。而在手術的過程中,護士應配合醫(yī)師提供器械工具外,還要觀察患者的體征狀況。如果時間過長應再次準備麻醉工作,以此來降低手術的風險。
3.2.2 操作配合
當醫(yī)生掌握到淋巴結的具體情況后,由護士固定內鏡。等到確保所有的程序均符合規(guī)定后,則摘下活檢帽,護士將活檢針,鏈入到內鏡中,并通過專用的活檢閥固定卡鎖,調節(jié)好鞘管,拔出探針,連接負壓吸引注射器,慢慢的調整穿刺針的深度。需要注意的是,針刺階段要保持空隙,切勿對周圍的血管及器官造成傷害。等到所有都準備妥當且操作完成后,醫(yī)師開始對支氣管壁進行手術,拔出探針5 mm,慢慢的向前推活檢針,通過顯示圖像對淋巴結進行穿刺。這樣的穿刺反復進行15次左右,等到手術完成后,依照相關操作步驟,拔出穿刺針。
3.2.3 標本處理
將探針插入到吸引活檢針中提取標本,并將標本直接載玻片涂片,95%酒精固定,然后進行觀察,及時送病理科 。
手術結束之后,護理人員將口墊取下,對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進行處理,并觀察患者的生命指標,并提供低流量持續(xù)面罩吸氧。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在支氣管等應用領域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且不容易觸發(fā)人體機能的反應。例如,支氣管鏡的操作會引發(fā)咳嗽等問題,如果過于嚴重,將不利于患者的身體恢復。而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EBUS-TBNA)其對人體影響很小,只是會因穿刺會導致穿刺部位輕微出血的問題,至于其他的問題則很少出現。
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是微創(chuàng)手術,同時也是新型診療技術,特別適用于支氣管、肺門旁等部位的穿刺診療,這樣可以減輕傳統(tǒng)診療效果給患者帶來的痛苦。而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其表現出的獨特優(yōu)勢使其保持較高的醫(yī)學價值。而作為護理人員,應做好相關的護理配合,對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都要對患者進行細微的護理,以此來增加手術的成功率,并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石 艷,張靜華,李 運,等.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患者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0,24(21):1930-1932.
[2]Yasufuku K,Nakajima T,Fujiwara T,et al.Role of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ddle aspir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lung cancer[J].Ge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8,56(6):2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