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盼
生活化教學模式作為以生活為基礎的教學策略,做好對其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能夠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帶來支持。筆者結(jié)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在本文中先對生活化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中的應用優(yōu)勢進行分析,再對生活化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中的應用策略予以探討,希望能夠為落實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中的教育地位做出貢獻。
小學信息技術是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其對于學生的信息技術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倡導以素質(zhì)教育為目標的教學策略,這為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新要求。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基礎上,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形成信息技術素養(yǎng),借助生活化內(nèi)容實現(xiàn)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至關重要,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qū)崿F(xiàn)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fā),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他們心智尚未成熟,所以想讓他們依靠自我認知去理解信息技術存在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采取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以學生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為切入點,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教學,將有助于學生理解信息技術知識,并實現(xiàn)對他們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所以說進行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很有必要。
信息技術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當中采取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信息技術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了解信息技術的來源和應用方法;為學生提供實際應用的機會,讓信息技術知識能夠在生活中予以應用,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信息技術知識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yǎng),為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帶來支持。
課堂導入階段是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初始階段,做好此階段的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能夠?qū)崿F(xiàn)對學生學習思維的啟發(fā)和學習興趣的調(diào)動,這對于發(fā)揮學生的課堂學習主動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幫助學生認識生活化信息技術的重要手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小學生的心智發(fā)育水平,教師可以以他們所喜歡的事物入手進行教學導入設計。例如在進行《認識機器人》一課的教學導入階段,教師就可以提出互動問題,問問他們知不知道“擎天柱”和“大黃蜂”,并說出他們喜歡的機器人名字。因為小學生都喜歡動畫片,所以當他們聽到“擎天柱”“大黃蜂”的名字時,會表現(xiàn)出較強的興趣。而教師讓學生說出喜歡的機器人名字時,他們的興趣則被激發(fā)到一個空前高漲的狀態(tài)中,因為學生發(fā)現(xiàn)本堂課與他們最喜歡的動畫片、玩具聯(lián)系到了一起。最后,教師提出問題“機器人與人類之間有哪些相似和不同點?為什么叫作機器人?”,并讓學生帶著這一提問與教師一起進行課堂內(nèi)容的學習,由此來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保持,讓他們在具有典型性生活化內(nèi)容的支持下,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夠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信息技術內(nèi)容的概念和原理。這對于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提高他們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教師要在充分分析學生認知能力的基礎上,結(jié)合對教學內(nèi)容的分析來進行課堂教學生活化模式應用。例如在進行《機器人傳感器》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為真切地了解傳感器在機器人當中的關鍵性作用,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技術與實踐操作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生活化教學,讓學生通過對多媒體技術內(nèi)容的觀察學習,以及機器人實踐操作的方式,來了解傳感器對于機器人的重要性。具體實踐操作內(nèi)容包括讓學生用手柄操作機器人,然后將機器人傳感器與手柄之間的連接斷開,讓學生明白傳感器對機器人的重要性,同時掌握機器人接收指令的主要途徑,為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提高打下基礎。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想要實現(xiàn)對學生的信息技術培養(yǎng),除了要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外,還必須要設計出生活化的課后訓練,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去實踐課堂所學習到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為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帶來支持。例如在完成《機器人》的教學之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機器人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應用,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科技館參觀,由此讓學生真正進入到一個機器人環(huán)境當中,通過參觀來真正地了解教材中關于各個種類機器人,并通過學習來了解掃地機器人、防火機器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由此來增強學生對于機器人的理解和認知,讓學生都能夠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為他們的全面素質(zhì)形成和發(fā)展提供助力。
綜上所述,做好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當中的應用分析,不僅可以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還能夠為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形成帶來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設計者,其要充分做好對教學內(nèi)容的分析,通過對教學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有效聯(lián)系,讓學生進入到一個以生活為基礎的信息技術學習環(huán)境中,讓他們在更為真實的狀態(tài)下去了解信息技術,從而實現(xiàn)對信息技術的有效學習,提高他們的信息技術水平,也為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帶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