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彥
(哈爾濱工程大學 外語系,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學英語教育發(fā)生變化,全球信息技術爆炸式增長,“互聯(lián)網+”的日益興起以及現(xiàn)代信息技術工具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學習和教學過程中,大學英語學科的學生獲得學習資源的途徑不再僅僅來源于教科書和教師教學。眾所周知,學習過程是學生自己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在構建知識體系和內化知識內容的過程中,沒有人能取代學生自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翻轉課堂成為全新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開始進入教師和學生的視野。同時,便攜式智能手持終端設備的快速普及和互聯(lián)網接入速度的快速提升使學生能夠有條件隨時隨地利用移動終端進行學習。移動學習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新形式。然而,如何將移動學習與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機結合,進一步優(yōu)化學習成果,提高學生英語習得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是亟待我們研究并解決的問題。
“翻轉課堂”是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的重大變革,它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個高中的化學課,現(xiàn)在已經成為全世界教育領域十分關注的一種教學模式。《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隨著大學英語學科教學向功能性轉化,學科課時減少,學分適量壓縮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趨勢性發(fā)展方向。在這種背景下,傳統(tǒng)的師教生學,先教后練的教學模式無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實現(xiàn)對課程材料的有效輸入和語言輸出應用的兼顧。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符合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需要。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在課前,通過互聯(lián)網以觀看微課、短視頻以及其他形式完成知識的導入。在課堂上,通過師生問答和生生互助來完成知識的進一步建構和內化。課后,同樣通過互聯(lián)網對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測評。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課堂上灌輸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翻轉課堂將傳統(tǒng)課堂中課內外的內容翻轉互換,這種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度,激發(fā)了學生英語語言習得的積極性,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適應學生不同水平的英語學習需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有效地涵蓋了語言和技能的輸入和輸出。
移動學習是近幾年來因互聯(lián)網通訊設備及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普及而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學習形式。具體來說,移動學習是指借助于包括智能手機、平板、便攜式手提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隨時隨地地進行學習的活動。在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根據每節(jié)課程具體的教學需要,授課教師需通過互聯(lián)網錄制微課或慕課視頻、安排設計課前準備和課后作業(yè),學生可利用移動終端設備通過互聯(lián)網得到相關學習資源。課后,教師需要通過公共網絡交流平臺(包括即時通信軟件、公眾號、論壇等形式)解答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測評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學生的學習進度。由此可見,將移動學習引入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是必要的,通過運用移動學習手段以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時間、地點和學習環(huán)境的局限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和獲取知識,保證了翻轉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
移動學習的先決條件是移動通訊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相關便攜式移動終端的普及。目前通信領域4G時代的來臨,使網絡資費與3G時代相比大幅下調,在線數(shù)據傳輸速度更快,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兼容性更強。加之移動通訊技術的發(fā)展已經改變了媒介傳播的形態(tài),微信、微博、短視頻等層出不窮的自媒體,包括慕課、網絡公開課、微課等的興起都為自主學習由數(shù)字化向移動化、碎片化轉變提供了成熟的條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恰恰需要學生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終端進行自我學習,可見移動學習必將能夠在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發(fā)揮巨大作用。
大學英語課程中聽說讀寫譯及跨文化交際能力、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等內容均是可以形成相對獨立的知識點,非常適合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通過碎片化、扁平化、即時化的移動學習方式來具體掌握。這種碎片化、即時化的學習手段也符合英語學習的認知特點,通過利用瑣碎時間多次反復沉浸學習,使學習內容得到鞏固并實現(xiàn)長久記憶。翻轉課堂模式已經嘗試將大量知識點通過微課、慕課等形式在課下向學生提供。同時,其相關學習資料、軟件無處不在并處于持續(xù)更新?lián)Q代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水平、學習層次并結合翻轉課堂的學習要求選擇適合自己進行自主學習資源,沉浸在地道的英語環(huán)境之中,實現(xiàn)英語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當代的大學生多集中在2000年前后出生,是名副其實的千禧一代、Cyber Generation,他們的成長期正是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期,是便攜式智能終端設備的井噴期。目前,學生對智能移動終端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同時,其對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理解以及對大量信息的應用處理能力也為他們在大學英語翻轉課堂上充分利用移動終端進行學習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互聯(lián)網+”的背景下,教師和學生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高效地利用網絡平臺,利用互聯(lián)網的便捷性,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實用性,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在大學英語課時減少的形勢下,網絡教學平臺是教育發(fā)展的一種新趨勢,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新辦法。2018年3月23日,在第三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教育改革與發(fā)展高端論壇上,中國高校外語慕課聯(lián)盟正式啟動了中國高校外語慕課平臺(UMOOCs),我國首個以外語學科特色為主的國際化慕課平臺就此誕生。因此,慕課及微課也將成為新時代教材的載體。
本課題研究人員在課前自主移動學習環(huán)節(jié)引入了微信公眾號、微博置頂帖等現(xiàn)有的、大學學生常用的移動客戶端作為推送、計量和評估的工具。每節(jié)課前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置頂帖等網絡平臺得到推送的課前準備任務目錄清單。按照翻轉課堂設計,課前準備任務目錄清單以每次課為單位列出任務,是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的時候需要完成的任務清單,明確為課上進行測試和練習時提前所做的準備。以第一冊第一單元《奔向更加光明的未來》為例,課前準備任務目錄清單包括在線觀看一段2分鐘左右的關于大學入學第一天的視頻,聽完關于大學生活和學習的幾條建議的音頻,記錄下自己新入大學時遇到的問題,準備一段在課上展示的口頭敘述等。這些任務以清單形式在課前通過移動客戶端向學生進行推送,學生可在移動客戶端上逐項完成任務。過去的翻轉課堂課前任務設計大多只關注學生需要預習的內容,以書面文本等形式進行分發(fā),對于學生是否完成課前任務,完成程度如何缺少實時的定性和定量追蹤以及分析評估。微信公眾號、微博置頂帖等移動客戶端在本課題研究過程的引入,有效地降低了重新設計相應統(tǒng)計軟件的成本,而且這些移動載體特有的推送功能、后臺對視頻、音頻的推送數(shù)統(tǒng)計、文本閱讀人次數(shù)統(tǒng)計、清單完成度的計量統(tǒng)計和數(shù)據分析都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學人員判斷課前任務是否達到預期目的,有利于逐步優(yōu)化課前準備任務目錄清單安排。
翻轉課堂的課上授課過程以學生作為活動主體,是學生在課前準備任務目錄清單充分完成的基礎上,在課堂上對所學知識進一步消化和運用的過程。課前準備任務目錄清單上知識內容反饋,即學生通過口語表達,回答問題等形式對課前準備任務目錄清單上知識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話題討論和匯報可以利用小組表演,辯論,討論和演講等多種形式來完成。以前文第一單元《奔向更加光明的未來》為例,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分組討論總結歸納出本小組成員在剛剛進入到大學時的情形和遇到的問題,并由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匯報,學生匯報之后由老師進行總結和點評,以這種方式使學生得到實戰(zhàn)鍛煉,同時在學生匯報和教師點評的過程中對學生詞匯的選用和表達水平進行優(yōu)化。移動終端在線檢測即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以通關比賽的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再次固化,其活動設計主要為教師選擇已有的英語手機學習應用軟件,例如“百詞斬”“滬江英語”的統(tǒng)一使用。這里要厘清一個問題,傳統(tǒng)的課堂上,教師認為手機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準許在課上使用手機,學生往往由于教學活動缺少吸引力或學生教學活動參與度不夠而有時間偷著看手機,影響課堂教學效果。但在本課題實驗授課中,學生是可以在課堂上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的,但前提必須是移動終端設備的使用必須是與課堂教學相關,譬如查生詞,查找論點論據等等。那么,怎樣保證移動終端設備的使用與課堂教學相關呢?這既取決于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更與教師課堂活動設計效果密切相關。這里,我們只討論課堂活動設計部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設計的所有活動需要大量課外材料進行支撐,任務設計部分都以小組為單位,需要小組成員全員參加,同時還需要組員之間相互配合來完成任務。每一項任務完成情況的評估都會綜合考慮小組每名成員的表現(xiàn)來評分,評分對學生的平時成績考量有雙向影響。為了使自己小組成績更高,同時也是為了自己的平時成績更好,學生準備課堂活動時氣氛非常熱烈,時間往往都不夠用,因此并沒有大量碎片時間利用手機娛樂。
課后反饋及移動學習策略調整指的是根據學生課前準備任務目錄清單的完成情況和課上情況,教師了解學生對課程的評價與反饋信息,進而調整學習策略和教學內容。本項目組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移動客戶端對學生推送問卷調查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移動學習融入翻轉課堂的反饋。問卷調查問題的設計主要圍繞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推送內容性質和數(shù)量的反饋,課堂小組展示的收獲與不足,關于移動學習的建議等內容。教師在平臺后臺會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定量分析,及時調整課前準備任務目錄清單內容和課堂教學安排。
總之,基于互聯(lián)網的移動學習,符合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個性化要求,為學生提供了平臺,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在今后的幾年里,移動學習融入英語教學勢必使得英語教學在模式選擇上進一步改革和創(chuàng)新。同樣,這也要求英語教師走在時代前列,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手段,探索以移動終端為載體的移動教學與學習,為語言習得創(chuàng)造更加便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