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智博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教學模式也在發(fā)生變化,高效課堂受到的關注也越來越多。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是高中歷史教師的首要任務,也是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符合課程改革需要,滿足學生學習需求,適應課堂教學需求。在當今時代,高中歷史教師應當主動構建高效課堂,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讓學生打下扎實的歷史基礎,讓學生在高考中拿到更多的分數。
【關鍵詞】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201-02
引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成為了教師新的任務,同時也成為歷史教學新的研究方向。為了保證高中課堂質量,提升歷史教學水平,教師就應該做好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工作,從而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掌握知識,提升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yǎng)。因此,研究高中歷史課堂的構建策略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對高中歷史教學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意義
1.促進師生交流。
高中歷史教學是歷史教師和學生互動的一個過程,在互動的過程中,歷史教師將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讓學生有所收獲。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許多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次數過少,不能將知識很好的傳遞,這就造成了教學質量差的問題。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讓教師和學生在交流中加深感情,從而讓教師更好地傳遞教育信息,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信息。高中歷史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和學生溝通,并且要鼓勵學生和自己溝通,通過溝通來化解師生之間的矛盾,來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來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從而讓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更有成效,讓學生更快地掌握歷史知識。學生應當積極配合教師工作,主動向教師傾訴煩惱,并要求教師指點,從而提高學習水平和學習效率。
2.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歷史教學是學生發(fā)散思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歷史事件,學生通過思考歷史事件得出結論,不僅能夠獲得喜悅感,而且對知識的印象也會更深。在實際的生活中,許多教師都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只知道講述知識,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歷史學習當中,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中歷史教師要通過提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問題了解知識點,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要積極回答問題,通過探究答案來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學習效果。
3.提升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
高中歷史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歷史文化知識,分析歷史背景,從而加強學生對歷史的感知。在實際的生活中,許多教師對歷史核心素養(yǎng)并不重視,過于重視教學形式,忽視了歷史教學的本質,阻礙了學生的進步。高中歷史高校課堂的構建,提升了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在歷史探索和研究中感悟文化,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高中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歷史事件,讓學生掌握歷史發(fā)展脈絡,讓學生關注歷史事件的關聯,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歷史知識框架。學生要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分析,透過歷史事件分析出價值信息,從而深層次掌握知識,成為歷史的傳承者。
二、構建高中歷史課堂的重要策略
1.做好備課工作。
備課是高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必須要完成的工作,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成敗。對于高中歷史教學來說,歷史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提取教材知識點。教材是歷史教師備課的重要工具,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知識。歷史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教材知識的分層,也就是要將突出重難點,這樣才能讓學生有針對性學習,才能指引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第二個方面是搜集教學素材。教學素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教師長期積累。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本節(jié)課程的內容去搜集歷史素材,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而且能夠加快教學目標的實現。另外,教師要設計一些問題,通過問題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做好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高中歷史教師的主要工作,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歷史教師要做好教學工作,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做好課堂導入工作。課堂導入是加快學生融入課堂的有效途徑,也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師在講述知識前可以先將一個相關的歷史趣味故事,通過故事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程先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第二個方面是做好課堂指導工作。課堂指導是教師指正學生錯誤的有效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主動指導學生,要及時解決學生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才能讓學生把握歷史學習的整體方向。
3.優(yōu)化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是高中歷史教師傳遞教育信息所使用的方法,決定著歷史教學的效率。歷史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方式,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言,要尊重學生發(fā)言,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學生的話語來了解學生的水平,從而開展針對性教學,讓學生得到真正的進步。要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學習,重視學生的感受,讓學生感悟歷史學習的快樂。第二個方面是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將學生分為小組,讓小組學生共同研究問題,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來顯現合作學習的成果,讓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結語
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高中歷史教師要做好長期工作準備。歷史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做好教學工作、優(yōu)化教學方式,利用高效課堂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促進師生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高中歷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薛立軍.新形勢下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性初探[J].學周刊,2016(36):89-90.
[2]李艷.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26):59-61.
[3]趙娜娜.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學周刊,2015(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