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陸
摘?要: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推進,初中生物教學已經(jīng)由單一的理論教學逐漸轉變?yōu)閷嵺`性的問題式理論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結合了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通過一種問題式的提問,幫助學生展開生物知識學習,問題式的教學模式展開方法靈活多樣,趣味橫生,能夠把握住初中生的興趣點,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生物學習效率提高。
關鍵詞:初中生物;問題式教學;教學實踐
中學生掌握生物知識需要一定的思維能力為依托,可以將一些抽象化的知識進行轉化,在頭腦中形成具體認知,增進自身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的重要方法就是問題提問,將學生放置在一定的問題式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思考、總結,得出問題的結論以及相應的知識,能夠使學生的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同時對于問題的理解也會更加透徹,這種教學方法,提升了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展現(xiàn)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有效性,下面就初中生物教學中巧用問題式教學模式進行簡單分析。
一、 巧妙提出問題,引入課程內容
新課程標準的提出與實施,給我國廣大初中生物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生物教材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得到更新,部分老舊知識被刪除。當前初中生物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社會的發(fā)展更為貼近。新課程的出現(xiàn),使得初中生物教學具有新的開展基礎。新教材中少了一些較為傳統(tǒng)的生物學知識,引導初中師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生物學的最新發(fā)展之上。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問題的提出,讓學生關注教材中的創(chuàng)新點。這樣,學生的眼界可以得到開闊。
二、 引導學生提問,激發(fā)學習興趣
從教學內容出發(fā),從易到難。教師在設計問題之時,需要利用一些相關的資料做背景鋪墊,為學生打造一個科學思考的大背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fā),走入探究式問題的思考中。另外,教師要考慮到問題的難度要與初中生的生物能力相符合,高于學生能力太多的探究性問題會打擊學生的生物學習的自信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的問題最好具有趣味性,這樣,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初中生物學習中來。例如,在學習《人類的起源與進化》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人類進化的圖片,然后讓學生觀看。
三、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豐富課堂趣味
生物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學習實踐,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問題式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不斷展開知識思考。同時這種問題式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集中課堂注意力,認真聽教師講解,提升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問題式的情境為我們的生物課堂增添了趣味性特征,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發(fā)揮了學生個性特征。初中生還處在未知事物好奇的階段,教師更加要抓住學生這一階段性特征,把握住學生的興趣點,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開展生物知識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下,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對初中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發(fā)揮生物教學的作用,讓學生通過對生物呼吸和燃料燃燒進行分析,對二者均會消耗大氣中的氧氣,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沒有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明顯增多,氧氣含量降低的懸念,從而實現(xiàn)學生自身對于生物知識的獲取、加工、理解,學會分析問題,一旦學生產(chǎn)生了這樣的學習興趣,就能夠在一個更加主動的環(huán)境下,開展知識學習,這種學習過程是十分有效的,并且高效的,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推動學生的快速發(fā)展。
四、 情境聯(lián)系生活,鍛煉知識技能
初中生剛剛接觸生物知識,對于生物知識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將理論學習與實踐知識相結合,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進一步發(fā)揮自身的學習優(yōu)勢,不斷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問題與生活知識相結合,將問題情境聯(lián)系生活情境,讓學生的學習更具有實踐意義,或者教師將一些復雜化的問題轉化為生活中的實踐問題,這樣學生對于陌生的知識就會更加有信心去解決它們,更容易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例如當我們在教學空氣質量與健康一節(jié)時,教師單純地讓學生學習書本上的理論數(shù)據(jù),分析已經(jīng)由他人調查過的數(shù)據(jù),就會顯得課堂索然無味,倘若教師利用問題式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你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數(shù)據(jù)描述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嗎?”教師通過這種問題,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對問題進行簡單化,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的問題,設立學習小組,嘗試了解當?shù)氐目諝赓|量,并且能夠通過一些資料和分析,了解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影響。最終教師開展教學授課,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知識要點,這種通過問題式的教學,引導學生展開實踐,并且將理論與實踐知識融合,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學生參與到生物學習中,獲得更加豐富、全面的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全面發(fā)展。
五、 增強問題趣味,提高教學效率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需要利用情境導入,開展生物知識教學,但是這種情境導入,教師一定要把握住學生的興趣點,通過一些生動、趣味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投入其中,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增強問題的趣味性也是踐行素質教育的要求,體現(xiàn)寓教于樂的理念,當然教師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要注意一個層次性,能夠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這樣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夠掌握到扎實的理論知識,并且不斷貫徹到實踐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小動物,在與小動物玩耍的過程中,認真細心觀察他們,并且能夠區(qū)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能夠正確分析問題,并且清楚地認識到是如何獲得這種結論的。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了解本節(jié)所要學習的重點內容,并且在此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六、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發(fā)揮問題式教學的積極作用,教師一定要充分挖掘生物教材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踐,為學生制定合理地教學計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將抽象化的生物知識更加具象化,產(chǎn)生生物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吳昌毅.巧用問題式教學模式,促進初中生物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4(17):117.
[2]丁路明,唐秀梅.運用問題式教學法?增效初中生物課堂[J].中學生物教學,2017(1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