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皇
關于夜跑: 夜跑,顧名思義,就是在夜間進行跑步運動。起源于國外,帶有趣味和興趣的健身運動是夜跑運動的特點。作為一項新興的健身方式,夜跑運動很快風靡了中國各地。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只要天氣條件允許,在每個城市的街道、公園、或者學校操場上總有“夜跑族”們在揮汗如雨。夜跑已成為眼下最為時尚的一種健身方式。它不受場地、器材、時間等條件限制,能緩解學校體育活動場所供需矛盾,而且消費低,操作性強,非常適合在高校中開展。因此,在高校開展夜跑運動勢在必行。
1.1 時間靈活,裝備簡單,易于開展。
相比快節(jié)奏、高效率、大壓力的上班族來說,大學課余時間較充足,而絕大多數(shù)空閑時間為晚上,可以飯后放松的進行鍛煉,都住在學校,時間上便于掌握,不受家庭的干擾。正如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中所言: “你不需要別人來幫你,你也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設備,不一定要到特定的地方去。只要你有一雙跑鞋、一條好的路,就可以跑得很高興。由此可見,裝備要求極為簡單,不受場地、器材、時間等條件限制容易開展。
1.2 環(huán)境更好,空氣質量更為合適。
高校校園的環(huán)境優(yōu)美,占地面積大,相比外面的住宅小區(qū)、街道等,空間充足,環(huán)境優(yōu)越性不言而喻。尤其晚上,校道更為安靜,人流量少,鮮有機動車經(jīng)過(部分校道是禁止汽車通行的),更有標準的田徑場,空氣質量優(yōu)越,更可避免紫外線的侵害。
1.3 符合人體生理生化變化,安全性更高
科研人員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與白天跑步相反,夜跑時血小板的數(shù)量下降了20,大大減少了血管堵塞的危險性。此外,早上睡醒后,人體各系統(tǒng)的惰性較大,毛細血管處于收縮狀態(tài),這時候跑步對身體并沒有太大的好處,而夜跑恰恰克服了這些不利因素。而且,晚上人體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荷爾蒙對身體鍛煉的反應最為強烈,這就意味著,夜跑更有利于幫助消化和排毒減肥,同時,夜跑后大腦分泌的褪黑素和生長荷爾蒙更加充足,能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和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并具有促進睡眠的作用。近年來,因為夜跑而引起的安全意外事故屢見不鮮。2014 年 4 月 18 日晚上 19 點 43 分,上海浦東新區(qū) 1 女子在夜跑途中于個人違章擅闖紅燈不幸被機動車撞擊身亡。浙江寧波夜跑者被歹徒搶劫等交通安全、人身傷害事故等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由于校園是一個封閉式的區(qū)域,校內(nèi)安保系統(tǒng)健全,在校園里夜跑,安全性更高。
1.4 容易組織,能很好的促進交流,有利于身體健康。
校園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年紀相仿,集中生活,同學、室友、師兄、師姐、學生會干事等關系網(wǎng)密布并交叉,晚上時間充裕,相約組織夜跑極為容易,是促進交流的絕好時機,同時又能鍛煉身體,一舉多得。
1.5 形式、內(nèi)容更為豐富多樣,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現(xiàn)如今,多種形式的馬拉松活動、彩色跑、越野跑等跑步運動風靡城市,幾乎進入“全民奔跑”的時代,跑步不再是一項單一枯燥的運動,而是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大學生作為當代大學生思維敏捷、接受能力強。作為具有較高知識水平的年輕群體,它們不僅能夠很好地從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產(chǎn)物中吸收其精髓,而且能將許多現(xiàn)代新型物質與其相結合,創(chuàng)造并形成具有時代氣息的獨特的體育文化。夜光跑、游戲跑等形式多樣的夜跑運應而生為高校校園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1 促進大學生身心素質的提高
2.1.1 夜跑作為一項全身性運動,有助于緩解如腰背、脖子等處的肌肉疲勞,是大學生在繁重的學業(yè)之余最經(jīng)濟、最方便的勞逸結合的放松方式。
2.1.2 作為一種有氧運動,經(jīng)常夜跑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促進機體物質能量的代謝,充分氧化體內(nèi)糖分,消耗脂肪,能達到減肥,使體型更加勻稱的效果。
2.1.3 從生理學角度上來看,反映一個人呼吸機能的重要依據(jù)是肺活量和最大通氣量,長期堅持夜跑可以提升肺活量和最大吸氧量,提升呼吸機能水平,增強肺功能,能預防呼吸系統(tǒng)常見的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等疾病。
2.1.4 長期進行夜跑鍛煉,可以增強心血管功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預防心血管疾病。中等強度的跑步運動更能緩解大學生學習生活上的壓力、調(diào)節(jié)大學生抑郁情緒,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2.1.5 長期參加夜跑有助于磨練個人的意志, 把人塑造成為樸實、勤奮、刻苦、樂觀、自信、
對事業(yè)的追求和自強不息的堅強者。
2.2 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推廣夜跑運動,可以促進學校體育場館器材設施的建設,推動學校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改革,克服了當代大學生“談跑色變”的困境,培養(yǎng)了大學生持之以恒的思想道德品質,從而推動校園精神文化的發(fā)展,激勵更多的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
2.3 緩解場地不足,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高校擴招后,高校的體育活動場所或教學場地普遍存在著場地不足的難題,夜跑運動避開了白天,能有效地緩解這種現(xiàn)狀,提高場地的利用率和教學效率。
3.1 結論
自國家頒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來,全社會都在響應《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要求,積極參加到健身的行列中來,國民體質會得到很大的改觀。大學校園集環(huán)境、場地、氛圍等優(yōu)勢于一身,夜跑運動能有效的降低大學生的肥胖率、能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學習效率、能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非常適合在大學普及和開展。
3.2 建議
夜跑運動作為當下最為時尚的健身方式,走進校園是大勢所趨,學校必須重視起來,做到以下幾點,為開展夜跑運動保駕護航。
3.2.1 成立機構給予一定程度的指導和管理
當前,學校應該根據(jù)學生自發(fā)進行夜跑的這種特點,組織有關管理部門進行分析和論證。制定出有助于大學生夜跑的方案和措施。由學校各個管理部門例如:體育部、學生處、團委、各個學院的學工辦、保衛(wèi)處和學生會共同參與。根據(jù)當前各高校大學生自發(fā)進行夜跑的鍛煉方式,提升到由學校組織,形成有計劃、有措施、有方案的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方式。
3.2.2 學校通過宣傳欄、廣播、網(wǎng)絡, 普及夜跑知識及注意事項
學校應組織各個專業(yè)的教師和專家,通過各種不同形式向廣大學生宣傳科學 夜跑的鍛煉方法。另外,還應該對學生宣傳在跑步過程中如何自我調(diào)控及夜跑過程中出現(xiàn)的身體不適應該如何自救。通過這些舉措,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處理各種突發(fā)問題的能力。保證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又提高安全意識,減少傷害的發(fā)生。
3.2.3 把學生夜跑納入學校體育教學課后延伸的工作
近年來,大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下降是個不爭的事實, 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是大學體育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教學管理部門在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下,出臺多項政策,千方百計的引導大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學校每年根據(jù)教育部要求 ,對大學生身體素質進行常態(tài)化的全面測試例如 800m和1000m以及立定跳遠和引體向上、體前屈等等。所以,體育教學部門應該利用廣大學生進行夜跑的課外鍛煉方式給予引導和支持并派出體育教師進行現(xiàn)場的指導和管理,把夜跑納入體育課的第二課堂。
3.2.4 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制定學生夜跑的安全性,醫(yī)務監(jiān)督的措施
為了確保夜跑學生的安全行為,建議校園管理人員加強道路的維修和路燈的維護,從而確保路況的安全,為學生參與夜跑活動提供一個安全的道路并加強安保人員巡邏,保證學生人身安全。另外,學校醫(yī)務室應該做好各種注意預案,并且安排醫(yī)生值班。在夜跑過程中出現(xiàn)的身體不適或運動損傷,第一時間就能找到醫(yī)生進行救治,杜絕事故嚴重化,確保大學生夜跑順利進行。
:
[2] 中國新聞網(wǎng). 上海浦東警方: 撞死夜跑女子肇事者被抓獲[EB/OL]. http://www. chinanews. com/ssh/2015 /09-29 /7549022. shtml.
[3] 吳迪, 劉志民, 等. 城市夜跑快速興起的社會動因及推動策略研究[J].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6, 32(3):30-33.
[4] 程紀香, 關文濤, 等. 全民健身視域下城市夜跑運動的社會學解析[J]. 中國學校體育, 2016,7 (7):20-23.
[5] 吳迪. 城市夜跑運動的社會問題解析及治理路徑研究[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 30(2):58-62.
[6] 萬敏鳳. 夜跑行為研究——以華南師范大學學生內(nèi)環(huán)夜跑為例[J]. 當代體育科技, 2017, 7(8):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