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秋
[摘 要]小學寫字教學要走出“機械模仿”的誤區(qū),要引導學生在觀察體驗、比較體驗、活動體驗中掌握寫字規(guī)律,提升寫字美感、享受寫字樂趣。
[關鍵詞]寫字;體驗;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34-0096-01
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在“學為中心”的寫字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避免“機械模仿”,而應該讓學生在“體驗探究”的過程中掌握寫字規(guī)律,提升寫字美感、享受寫字樂趣。
一、引導觀察體驗,掌握寫字規(guī)律
漢字在構字上是存在規(guī)律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先對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進行觀察體驗,然后再進行遷移,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探究寫字的基本規(guī)律,進而提高寫字水平。
例如,在教學“河”字的書寫時,可以采取以下步驟:
①結合板書,觀察“河”字結構。教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書寫一個“河”字,引導學生觀察“河”是什么結構。學生通過觀察就可以知道“河”字是左右結構,三點水寫在田字格的左半邊,“可”字在田字格的右半邊。
②基于細節(jié),觀察書寫特點。在引導學生觀察了“河”字的結構以后,教師可以這樣提問:怎么樣才能將“河”字寫得美觀且好看呢?學生經(jīng)過觀察會發(fā)現(xiàn),左邊的三點水寫得小一些,田字格左邊三點水應該少占一點位置,多讓一點給右邊的“可”字,這樣的左右配合就能夠讓這個字寫得更美觀。教師適時引出左右結構的字在書寫時“偏旁迎讓”的寫法。
③引導遷移,內(nèi)化書寫規(guī)律。在學生對“偏旁迎讓”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提問:除了“河”字外,其他有三點水的字是不是也應該使用“偏旁迎讓”的寫法呢?讓學生自己在田字格上寫一些江、沙、浪等字,并對學生寫的字進行了點評,讓他們發(fā)現(xiàn)“偏旁迎讓”觸類旁通的寫法。
案例中,教師并不是一味地告訴學生“河”字應該怎么寫,而是先讓學生觀察,再引導他們主動思考和歸納,自己總結“河”字的書寫規(guī)律。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還加深了他們對“河”字結構的理解。
二、引導比較體驗,提升寫字美感
小學寫字教學并不是要求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書法家,而是讓他們在寫字過程中感受漢字的美感。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比較體驗中提升寫字美感。
例如,在教學“雙”字的書寫時,可以采取以下步驟:
①引導比較,觀察書寫細節(jié)。教師在黑板上板書了兩種不同寫法的“雙”字,其中第一種寫法的“雙”字左右兩個“又”寫得一模一樣;而第二種寫法的“雙”字,左邊“又”字寫得小一些,并且把捺改為點。結合板書,教師提問:這兩種寫法的“雙”字哪個更好看一些?為什么?學生們在仔細觀察后,一致認為第二種寫法要更好看一些。
②引導思考,把握書寫特點。學生們通過觀察和思考發(fā)現(xiàn),第二種寫法的“雙”字在寫左邊的“又”的最后一筆時,將捺改為點,而且左邊的“又”明顯比右邊的“又”要小一些。學生在思考的時候發(fā)現(xiàn),如果將“雙”字的兩個“又”寫得一樣,整個字就會顯得很呆板;但如果我們在筆者劃和結構上稍加調(diào)整,整個字看起來就更具美感。
③拓展應用,提升寫字美感。讓學生根據(jù)剛才寫“雙”字的經(jīng)驗,進行拓展練習,寫一寫“林”、“朋”等字。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運用這種變通規(guī)律來書寫左右相同的漢字,會有另一種美感。
從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師在進行寫字教學時,不單單要教學生寫字技巧,還要帶領他們進行審美體驗,讓學生在寫字的過程中感受漢字的筆畫與結構之美,這樣的寫字教學才是高效的。
三、引導活動體驗,享受寫字樂趣
新課程主張寓教于樂,即根據(jù)小學生的興趣設計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方法在寫字教學中同樣適用。
例如,“說”字是由“言字旁”和“兌”這兩部分組成的。由于一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言字旁”,又因為這個言字旁比較復雜,于是我引導學生用身體做出言字旁的動作來加深對這個偏旁的理解。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我的頭像不像言字旁中的點?
生:像。
師:所以言字旁的點應該在什么位置呢?
生:應該在最上方。
師:我們的頭確實是長在最上方的,不能在手臂上,也不能在其他地方。所以,在寫“言字旁”時應該注意什么呢?
生:要注意點和豎的對齊,不能寫到橫的中間。
在這個案例中,借助活動體驗式教學法,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們感受到身體上的漢字,覺得樂趣無窮。
(責編 韋淑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