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東雪
小麥是周口主要糧食作物,隨著產量的提高和耕作制度的變化,土壤肥料管理顯得更加重要,為大力推廣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確保小麥高產穩(wěn)產,提高抗逆能力,根據近年來小麥種植經驗,參考相關資料,提出小麥高產土壤肥料管理技術。
整地質量達到深、細、透、平、實、足。深就是深耕,耕地深度達到25cm,破除犁底層,促進根系下扎,利于吸收深層水分和養(yǎng)分,增強抗逆能力;細就是適時精細耕地,耙碎耕層中的明暗坷垃,保持土粒大小基本均與,利于根系與土壤密接,充分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平就是耕前粗平,耕后復平,保持地表平整;實就是上虛下實,不漏耕漏耙;足就是土壤底墑要足,耕層土壤含水量黏土達到20%,沙土16%以上,均占田間持水量的70%~80%,確保足墑下種,一播全苗。田間持水量高于85%或低于60%均不利于全苗和齊苗。
正確的耕作方式是,犁耕深松與旋耕相結合,一般旋耕2~3年用鏵式犁等機械深耕或深松1次,打破犁底層,深耕或深松要逐年加深,一次加深一點,不能一次犁得過深,否則容易翻出大量生土,不利于小麥根部正常生長,過深會造成小麥當年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減產。具體耕地深度是犁耕20cm以上,深松25cm以上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深度。
一是早茬地要及時滅茬,隨耕隨耙,多蓄秋雨,增加底墑;晚茬地盡早騰茬,可利用作物后熟特性,適當提前拔除,結合施肥,深耕細耙,蓄住底墑,保住口墑。二是有條件的要及時清除帶病秸稈、根茬,鏟除田邊地頭雜草,集中處理病殘體,壓低病蟲基數(shù),減輕小麥生長期病蟲防治壓力。同時根據病蟲發(fā)生情況在整地時要施用對有效農藥進行土壤藥劑處理,有效防治病蟲害及地下害蟲。三是秸稈還田必須要深耕,提倡用大型拖拉機深耕細耙;旋耕地塊要耙勻踏實,因旋耕地耕層淺,上層過于疏松造成播種機開溝器下陷過深,易形成弱苗,低位分蘗錯位導致穗數(shù)減少,影響小麥產量。
有機肥料是利用各種農業(yè)廢棄物,就地積造施用的一種自然肥料,通常稱作農家肥。有機肥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多種養(yǎng)分,施用有機肥不僅可直接為農作物提供養(yǎng)分,而且還能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污染,使農業(yè)廢棄物再利用,減少化肥投入,保護農村環(huán)境,又可達到培肥地力、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等目的。
秸稈還田:作物秸稈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礦物質養(yǎng)分,秸稈還田是一項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它不僅杜絕了秸稈焚燒對大氣的污染,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和理化性質,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茖W進行秸稈還田可增產增收,若處理不當,玉米秸稈還田后的麥田易出現(xiàn)苗率低、苗黃、苗弱甚至死苗現(xiàn)象。在秸稈還田方面還有做到:一是注意翻壓深度。玉米秸稈粉碎入田后,立即深翻25cm以上,將秸稈全部覆蓋嚴實,不能在地面裸露時間太久,失水過多影響還田效果。二是注意翻埋量。玉米秸稈還田翻埋量不宜過多,過多影響腐爛分解速度,產生過多的有機酸損害下茬作物根系。三是注意粉細。一般長度為5cm左右,過長壓不實影響作物出苗生長。四是注意灌水。玉米秸稈還田后根據土壤墑情及時澆水,促進秸稈腐爛速度,防止腐爛過程中與小麥爭水。五是注意補肥。補充養(yǎng)分是為了防止微生物分解有機質與幼苗爭奪土壤的速效養(yǎng)分影響幼苗正常生長。六是堅決杜絕讓帶病秸稈還田。
根據耕地土壤有機質和全氮含量整體上升、磷素有所積累、鉀素有所下降及小麥氮肥施用總體過量的現(xiàn)狀,以及產量標準、品種特性、土壤狀況、澆水條件等進行合理施肥。
采取總量控制、分期調控的方法確定每畝施氮總量和追肥時期、數(shù)量,氮肥施用總量要依據小麥目標產量確定,在此基礎上,重點根據澆水條件、品種特性等進行分期調控,確定合理的基肥、追肥分配比例。產量為每畝500~550kg的小麥需氮肥(N)13~15kg;產量為每畝450~500kg的小麥需氮肥(N)10~12kg。保水保肥能力好的高產麥田氮肥40%~50%底施、50%~60%返青期至拔節(jié)期追施;中產麥田氮肥60%底施、40%返青期追施。對保水,保肥能力差的沙性土壤底追比例控制的4:6為宜;質地黏重的沙姜黑土地底追比/例控制在7:3為宜。同時還要注意看苗追肥。一般播種早、群體大的旺苗要推遲到拔節(jié)期追肥,每畝追施尿素10kg左右;生長正常群體適宜的壯苗麥田在起身期追肥,每畝追施尿素12kg左右;晚播弱苗麥田及早每畝追施尿素15~20kg。追肥時間和追肥數(shù)量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
根據測試土壤速效磷鉀含量水平和磷鉀的肥效反應,確定磷鉀肥用量。土壤有效磷(P)<7mg/kg,每畝施磷肥(p2o5)5~7kg;土壤有效磷 7~17mg/kg,每畝施磷肥(p2o5)4~6kg;土壤有效磷>17mg/kg,每畝施磷肥(p2o5)3kg。土壤速效鉀(k)<100mgkg,每畝施鉀肥(k2o)3~5kg;土壤速效鉀100~150mg/kg,每畝施鉀肥(k2o)1~3kg,土壤速效鉀>150mg/kg,可不施鉀肥。小麥生長中后期磷酸二氫鉀200g對水50kg進行葉面噴施,可起到防治干熱風、增加千粒重的雙重目的。
在微量元素缺乏或不足區(qū)域,底肥一般每畝施磷酸鋅1.5~2.5kg,硫酸錳2~3kg,拌沙拌土,施用均勻。拌種每公斤小麥用4kg硫酸鋅或硫酸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