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岳
時尚產(chǎn)業(yè)必定聚集著一群極度自信的人,他們在各大時裝周宣布接下來的一年應該流行什么顏色、什么風格。
我沒有追蹤他們預言的兌現(xiàn)度,想必成功率不會高。至少,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不會關心Gucci或D&G的摩西說了些什么?;蛟S你會說,奢侈品本來就是為了少數(shù)人存在的——好吧,那預測一下Lady Gaga下一次會穿什么?時尚界大佬們的水晶球聯(lián)網(wǎng)也算不出來吧?我的意思是說,時尚這種東西,很難預測,多半是借助某個偶發(fā)事件引爆,然后人人追求,即使穿上會變丑,也不能不穿,落伍是比變丑更可怕的噩耗。
看了上面的這堆吐槽,來玩?zhèn)€游戲吧,請預測一下我要得出什么結論。
你多半也猜不準。時尚業(yè)這種每年變一變(或者說喜新厭舊)的思維方式,其實是值得在我們腦子里保存的一種思維方式。它暗合某種有益的成分,它的好處在于說:我們的未來必然和過去不同,一款衣服在去年賣得再好,今年我們也要有新創(chuàng)意。
往大里說,這種自我否定是少數(shù)人才有的好習慣,據(jù)說愛因斯坦就非常喜歡挑戰(zhàn)自己的觀點;而這個傳統(tǒng)在達爾文那里就有了,他早早認識到人類喜歡自己的錯誤,從而訓練自己多多考慮能證偽自己假說的證據(jù)。人們討厭這種懷疑感,稍稍觀察一下人們日常的言行,你會發(fā)覺人們喜歡那些能消除懷疑的確定性。不過在我看來,有些人會低估懷疑的價值,今年和去年一樣,一萬年前和一萬年后一樣,這是動物世界的確定性,老鼠、蟑螂這樣生產(chǎn)能力超強的物種,我堅信它們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
人原來是猴子的時候,我覺得應該也不會懷疑的。后來學習到了懷疑的能力,也長期被當成危險品禁用,樹立思想正統(tǒng)、不許懷疑欽定的標準、厭惡實證方法,這些都是人類思想史上著名的反派角色。
由于歷史上禁止思想的方式花樣百出,給人一種錯覺,似乎人人都愛思想,都愛懷疑自己。這就看走眼了,就算在科學界,正如馬克斯·普朗克說的那樣:“要接受一個新的科學真理,并不用說服它的反對者,而是等到反對者們都相繼死去,新的一代從一開始便清楚地明白這一真理?!薄犉饋硗Ρ^的,不過想想愛因斯坦到了晚年也沒完全接受普朗克創(chuàng)始的量子力學,就可見悲觀得有理了。
“每年懷疑一個自己確信的觀念”,有人認為這條標準應該寫入現(xiàn)代人憲法,不過我想還是應該現(xiàn)實一點。思想啊,科學啊,聽起來遠了一點,我們先向時尚業(yè)看齊吧,為了生活得有意思一點,不沉溺于過去,每年習慣悍然宣布自己要做一點新事情,然后去做,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