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川
摘要:聲樂藝術指導是在借鑒國外音樂教學中被廣泛認識、研究的一門新興學科,是經過聲樂藝術長期的發(fā)展、演出、教學所衍生出的專業(yè)。在19世紀初期聲樂藝術指導被認為是單純?yōu)槿粘=虒W以及舞臺演出所服務的伴奏者。然而在19世紀中葉一些音樂家通過實踐和觀察伴奏者的演出、教學積極討論并設立這一課程。經過長時間的發(fā)展,對伴奏課程逐漸系統(tǒng)化,從而衍生出聲樂藝術指導這一全新的學科。
關鍵詞:聲樂藝術;藝術指導;音樂素養(yǎng)
1.聲樂藝術指導的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許多人對聲樂藝術指導專業(yè)的認識還局限在單純的鋼琴伴奏,演唱者怎么唱伴奏者就怎么跟,完全沒有藝術處理作品風格的相互探討與分析。他們對于音色的重視遠遠大于對情感、意境、風格等方面的追求,這種觀點極大地影響到人們對于聲樂藝術指導這門專業(yè)的態(tài)度與認識,從忽視了聲樂藝術指導這一學科的重要性。
2.聲樂藝術指導專業(yè)的音樂素質培養(yǎng)
2.1深厚的音樂理論知識
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如同學習邏輯數學一般,從簡到繁,由淺到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聲樂藝術指導需掌握基本樂理、和聲、曲式等知識協(xié)助歌者分析作品、完成作品。在聲樂藝術中,音樂理論知識是演唱聲樂作品的根基。不僅要了解樂理知識,還要深入了解作品的結構層次、曲風、歌曲創(chuàng)作意圖等。筆者認為,完整的演繹一首聲樂歌曲,僅僅學習聲樂技巧與發(fā)聲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對譜面的各種標記、特殊節(jié)奏型重視并仔細分析。很多歌者常常對于音符以外的各種基本理論方面的知識不太注重,歌者在演唱聲樂作品時出現的相應問題聲樂藝術指導要提出警告并加以解決,使歌者除了能把聲音完美的表現出來之外,作品內涵也能深刻的表達出來,從而使作品的演繹趨于完美。
2.2藝術指導要不斷提高臨場應變技巧
在合作者臨場表演過程中,如果出現忘詞、記錯旋律等現象,藝術指導應當迅速提高伴奏速度,最大限度地輔助演唱者進行回憶。如果演唱者因為過度緊張而出現走調、破音等現象,藝術指導就要迅速調整伴奏策略,在進行正常伴奏的同時,彈奏旋律聲部或者樂譜中最鄰近的帶有標志性的音高并且配備同等功能的伴奏織體,進行音準矯正和輔助。在這個過程中,藝術指導的伴奏音量不宜過大,以合作者能夠聽清為準,在合作者逐步矯正音準進入正常演唱之后,即可恢復正常伴奏。
當然,在聲樂表演的過程中,不光是表演者可能出現臨場的事故,藝術指導在伴奏過程中同樣可能出現記錯旋律、忘記樂譜、彈錯音準等一系列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合作者也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應變策略,最大限度地彌補錯誤。例如,如果藝術指導在伴奏過程中出現了彈錯樂譜的現象,演唱者要做到不能慌張,要盡量伴隨著伴奏進行演唱,給伴奏者充分的調整時間,切記不能出現藝術指導出現伴奏錯誤之時,演唱者直接點頭示意停止伴奏等情況。這樣做不僅會加劇伴奏者的緊張情緒,還會使現場觀眾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伴奏者的錯誤之上,使得“小失誤”變?yōu)椤按笫鹿省薄?/p>
2.3把握音樂節(jié)奏聲調,科學聲樂藝術指導
聲樂相關知識的學習中,對音樂節(jié)奏和聲調的控制是學習的重點,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應當嚴格按照樂譜所標示出的節(jié)奏進行演唱,保證在演唱的過程中始終跟隨伴奏,不出現忽快忽慢的情況,帶給聽眾們美好的聽覺盛宴。教師在為學生們進行聲樂藝術指導的時候就需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們演唱過程中對于音樂節(jié)奏與聲調的把握能力,在演唱中保持平穩(wěn)的氣息。在給予學生節(jié)奏聲樂藝術指導的時候,教師需要讓學生們也發(fā)揮主動地位,在與教師的合作中進行如何掌控節(jié)奏的技巧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與學生們共同打節(jié)奏,或者是利用節(jié)拍器等工具來幫助學生們發(fā)現自己音樂節(jié)奏錯誤的部分,從而加以改正。
2.4重提高中小學音樂的個人素質
在進行中小學的音樂課程的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音樂課程的主要的教學方式就是進行課堂的教學,因此,老師就成為了為音樂和學生搭建橋梁的重要的平臺。所以,老師的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了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氛圍以及效果的高低。當代的老師不僅僅對學生有傳授教材上的知識的義務,還具有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性,創(chuàng)新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也到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素質和水平。首先,老師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更新和學習更多的有關學科的知識,并且不斷的革新和創(chuàng)造課堂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升教育教學理念。從而不斷的提升音樂課堂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效率和效果。其次,老師一定要了解音樂課堂的教學重點是什么?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散思維,在教學中一定要設計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的教育教育過程中,老師只注重“教什么?”而很少去注重“怎么教?”以及學生“怎么學?”的問題的探索。因此在現代社會的音樂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方法,從而使得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之中,更能夠非常順利的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的思維。
2.5豐富的舞臺實踐經驗
聲樂藝術以服務舞臺實踐為宗旨,其目的是能夠站在各類舞臺上展現精湛的歌唱技術,演繹深厚的作品內涵。在舞臺上,聲樂藝術指導不僅能夠輔助演唱者處理好情感節(jié)奏方面的問題,除此之外還可以達到調節(jié)并控制表演者臨場心理作用,使歌者臨場應變的能力得到提高,反應更加的敏捷、靈活。在舞臺上聲樂藝術指導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幫助演唱者進入作品表達的意境中,發(fā)揮好輔助的作用為演唱者緩解舞臺表演中緊張的情緒并順利的進入人物情感打好基礎。
結論
聲樂藝術指導作為一門新興的前沿學科,在聲樂教學中的地位越發(fā)凸顯,充分了解聲樂藝術指導這一學科門類,分析該學科人才培養(yǎng)所具備的音樂素質,為全面的認識與學習聲樂藝術指導這一學科提供有力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陳曦.如何成為一名聲樂鋼琴藝術指導[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6,(01):135-144.
[2]陳驍雄.淺談聲樂鋼琴藝術指導的基本素質和表演禁忌[J].武夷學院學報,2016,35(01):64-68.
[3]李冰.巧過少兒聲樂教育“四道關”[J].藝術研究,2016,(03):194-1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