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麗霞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以來,觀眾好評如潮。除了跌宕起伏的劇情和演員精彩的表演外,更重要的是它反映著中國反腐敗斗爭的現(xiàn)實,回應著反腐敗的民心所愿?!度嗣竦拿x》向世人展示,我黨正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鏟除腐敗的毒瘤,保持肌體純潔健康。
騎自行車上班,吃炸醬面,住宅陳舊簡陋,分明是廉潔典范,然而在隱秘的豪宅中,壁柜里,床上,甚至冰箱里,卻塞滿了一沓沓現(xiàn)金,總數(shù)超過2.3億元……電視劇開篇,就為我們揭開了國家某部委項目處處長趙德漢的“雙面”人生。他為自己的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必將在監(jiān)獄里苦度余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貪心”總由一念之差開始,讓人蛻變。
該劇給人以啟示:權力是把雙刃劍。你出于公心,就能干大事,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yè);若出于私心,也許能滿足一己貪欲,或大肆斂財,或紙醉金迷,但終將落入法網(wǎng)、被人民所唾棄。
其實權力確實具有高危性。一個人一旦擁有權力,同時也在經(jīng)受人品與素質的考驗。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賢士,兢兢業(yè)業(yè)為民辦實事、做好事,克己自律而流芳百世。例如三國時期吳郡陸績,為官正直清廉,廣受愛戴。在郁林當太守任滿回鄉(xiāng)時,全家四口及全部家當竟不足一船之載,遂以巨石壓艙以抗風浪。途遇水盜,僅搜見巨石,得知原委的水盜首領感慨不已,抱愧而去。如今這塊“廉石”在文廟內供后人觀瞻,陸績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但在權力的考驗面前,也有很多官員打了敗仗,狼狽落馬,受到人民的嚴正審判,成為階下囚。如劇中人物趙立春、高育良。因此,共產(chǎn)黨人如何運用好人民賦予的權力,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政治主題。該劇有這樣一段經(jīng)典臺詞:“官員階層應該是社會的精英階層,應該用道德的最高標準來要求他們?!笔堑?,為官者必須有強大的自律意識,拒腐防變,做到德位相配。我們?yōu)槭裁聪矚g李達康?因為社會太需要這樣高尚品德的人掌握權力,這樣老百姓才能真正享受到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該劇之所以受到觀眾的追捧,是因為它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成竹在胸、運籌帷幄的沙瑞金,深藏不露、表里不一的高育良,一身正氣、大義凜然的侯亮平,追逐名利、不擇手段的祁同偉,瘋狂斂財、心狠手辣的趙瑞龍……
電視連續(xù)劇《人民的名義》確實是一部成功的反腐力作。從觀眾對它的熱捧來看,說明人民對腐敗的深惡痛絕,侯亮平們的反腐行動,符合人民的愿望、國家的利益。
“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我們的黨,始終將人民銘刻于心,因此,反腐敗永遠沒有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