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東
(黑河學院,黑龍江 黑河 164300)
通過十九大報告我們可以看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之一。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新時代思想包含了我國法治建設的豐富內涵,是指引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行動指南。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彼J為,“在走什么樣的法治道路問題上,必須向全社會釋放正確而明確的信號,指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正確方向,統(tǒng)一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認識和行動?!绷暯酵靖叨戎匾暽鐣髁x法治建設的道路問題。他認為道路問題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是一個根本性的大問題。我國法治建設之所以取得舉世矚目成就,就是因為我們選擇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這條道路是我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選擇,是一條被實踐證明了的正確道路。
具體而言,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作為一個整體,正確認識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其中,黨的領導是核心、是根本保證,而人民當家作主是本質要求、是最終目標、是根本出發(fā)點和歸宿,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方式方法。習近平同志強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的根本制度安排。”如何更加充分地發(fā)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yōu)越性,增強基層公民參與國家事務的途徑是當前和一定時期我們國家民主政治發(fā)展完善的重要問題。
我們從十九大報告中可以看出,全面依法治國就是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習近平同志曾著重論述過憲法的權威,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第一次以黨的文件的形式就依法治國問題作出的全面規(guī)劃。他指出:“法治權威能不能樹立起來,首先要看憲法有沒有權威。必須把宣傳和樹立憲法權威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事項抓緊抓好,切實在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上下功夫?!?/p>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進一步強調,“加強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這是在新時代對依憲治國的進一步重申。完善憲法監(jiān)督制度,確保各級國家機關的文件和職務行為符合憲法精神,使憲法確立和保障的國家制度和公民基本權利得到有效落實,充分發(fā)揮憲法力量,實現良法善治,及時糾正違憲行為,保障憲法的權威和切實實施。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北砻鼽h的領導與依法治國之間的關系不是割裂、對立的,而是辯證統(tǒng)一的,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關系。黨的領導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起著核心作用。另外必須認識到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辯證統(tǒng)一的基石與連接點是人民利益、人民意志。
2013年,習近平同志首次提出建設“法治中國”目標。同年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將“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確立為我國法治建設的新目標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內容。按照十九大報告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建立完善以法律控制權力、以權力和權利制約權力的制度機制,不斷開創(chuàng)依法治國新局面。
“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習近平同志對改革與法治的關系作出了深刻的論斷,為推進我國新時代改革與法治發(fā)展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新時期的法治應當是以改革為動力快速推進、日漸完善的法治,是建立在體系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有效的制度框架之下的系統(tǒng)。正確把握好改革與法治的辯證關系,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實現依法治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積極作用,使兩者深度融合。
習近平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思想,重點是完善我國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我國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明確了任務、提供了遵循。
[1]張文顯.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上)——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鮮明特征.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6(02).
[2]何振東.蘇俄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特點及啟示.黑河學院學報,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