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金首文
(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生物環(huán)境學院,浙江 諸暨 311800)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的內容較多,具有綜合性的學科課程特點,其中包括隊理論性知識的講解,又包含工業(yè)性的凈化裝置實際操作教學。理論知識上對流體力學、化工原理等基礎性知識都有涉及,實踐性的工程實踐對工程預算和法律法規(guī)也有設置。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將《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的知識教給學生,讓學生深層次的掌握更多知識是當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的待解決問題,文章從課程教學的多個方面分析,對其教學的改革提出相應的建議。
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屬于綜合性學科,其對其他學科的理論概念有些許涉及。在《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分析課程結構是否完整,避免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重復浪費大量時間??蓪φn程的內容進行適當刪減,對課程內容的重要性分析后,精簡教學內容,多加入一些創(chuàng)新性、現(xiàn)代化技術,在教學知識體系上設計教學內容,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教學。
由教學提綱可知,《大氣污染控制工程》主要涉及對大氣污染氣象、大氣污染擴散、顆粒物、氣態(tài)污染物等基礎性理論以及氣象學實際操作技能知識進行學習,對污染控制和污染計算方式有討論性教學設置。實際的教學中,受課時的約束,要盡可能減少對不必要知識的講解,例如,對污染物的轉化、輸移等進行簡化。對不必要的知識讓學生以課下自學的方式進行學習,或者將這些內容劃分到其他教學工作當中[1]。對大氣污染和全球氣候的講解在《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概論》中進行教學講解,一些凈化系統(tǒng)、管道設計等的具有實際操作意義,且對學生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的知識內容納入課程的設計工作匯總,在《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堂教學中,對燃燒和大氣污染關系、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控制等進行講解,集中針對具有實踐意義的知識點找展開精細化的講解,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內容。
對《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學要注重其實用性,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實驗教學,滿足實驗教學的基礎性需求??梢栽趯W習理論知識之后規(guī)定某一節(jié)課開展實驗教學,選擇合適的實驗項目,通過完善實驗設施增強實驗教學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例如,可以開展粉塵粒徑分布、堿法煙氣脫硫和催化法去除氮氧化物的實用性實驗。為確保實驗的高效性,避免實驗設備的缺失給學生的理解能力造成阻礙,要積極的走出去,在具有可靠的實驗設備的科研機構進行學習,請專業(yè)的工程師指導和監(jiān)督實踐工作[2]。
在實驗方法上,通過對傳統(tǒng)的實驗方法進行改善,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洞髿馕廴究刂乒こ獭废嚓P實驗具有特殊性,因此在試驗教學中要提高試驗設備的利用率,讓學生都能夠動手操作,增強自身動手能力。例如,可以將實驗室開放設置或者以學生預約實驗的方式給予學生更多動手操作的能力。
對《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堂教學手段的改革主要是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死板的教學手段的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的,主要通過一味的講解對學生灌輸《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硬性知識。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實際教學中,可以采用互動式的教學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學習當中,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教學中將系統(tǒng)的講授和專題互動溝通教學結合起來,以課堂提問、課堂活動、小組討論、課堂練習以及專題報告等方式組成課堂,給予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充分的互動空間,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充分的參與到課堂當中。針對課堂教學中現(xiàn)代化的先進技術性問題,教師向讓學生進行思考,發(fā)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行解決問題。課堂上分組教學的手段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輕松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能夠在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有針對性的對自身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在專題報告上,學生對《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當中的關鍵知識點,采用查閱文獻的方式創(chuàng)作專題報告,可以以Word、PPT等形式展現(xiàn)出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倡導互動式分享學習。
綜上所述,對《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教學改革研究要在認識《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的基礎上分析其特點,對其內容繁瑣、涉及方面廣的問題以精簡內容的方式給予解決,將課堂教學和實驗實踐教學,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給學生提供實踐教學的機會,讓其能夠將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以多種教學手段對《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增加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