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化教學的大背景下,教學模式及評價模式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得益于信息化的便利性,實時評價成為一種可能。本文通過借鑒目前已有的教學模式,基于數(shù)字化學習資源設計了一種評價模式,以激勵代替考核,并使學習過程具體化、可操作化,能夠極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關(guān)鍵詞:學習資源 細粒度 教學評價模式 關(guān)鍵成功因素法
教學評價作為一個完整教學過程的收尾環(huán)節(jié),其設置的合理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教學過程的成功與否。目前流行的評價模式多種多樣,一般均與教學模式有著較大的關(guān)聯(lián),合理的教學評價模式既能夠服務于教師的教學,又能夠充分激勵學生的學習。我們在越來越豐富的學習資源基礎上,建立了一種基于學習資源的細粒度教學評價模式。
一、目前流行教學評價模式的缺點。
1.絕大多數(shù)教學評價模式將完成教學目標或?qū)W習目標作為教學的唯一目的
目前絕大多數(shù)教學評價模式對每一個項目或者案例均先設定一個或多個目標,后通過一定的評分標準,完成了該項的教學目標即可評價為滿分,沒有完成則需要扣除一定的分數(shù)。這其中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目標的制定一成不變,且描述籠統(tǒng),沒有明確的完成步驟;教學目標在教師眼里,可用度較高,有經(jīng)驗的教師能夠較好的把握,但是在學生眼里卻是:“不明白啥意思”,“如何去做?”二是教師以為目標已完成,則教學終止、學習終止。而實際上教學目標就像檢查身體時的各項指標,僅僅是教學與學習健康的象征與結(jié)果,達到目標是教學過程健康、學習狀態(tài)正常的標志,不應該是我們讓學生追求的目標,其絕對不等于教或?qū)W的終點。[1]
2.目前流行的評價模式普遍出現(xiàn)重考核、輕激勵的現(xiàn)象
首先,考核標準“一刀切”,所有的學生都需要接受同一個標準的考核。學生的思維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問題需要用不同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善于解決此類問題的學生或許并不擅長解決彼類問題。其次,學生始終作為被考核的對象,失去了主動權(quán)。沒有學生喜歡被老師或小組長考核,但是每個學生都喜歡被激勵??己送耆梢杂眉顏泶?。[2]
3.團隊合作固然重要,個人創(chuàng)造尤需認可
現(xiàn)行的教學模式,尤其是基于合作學習類的教學模式,在教學評價時,以小組成績作為組員成績,或是向表現(xiàn)好的組員略微傾斜,這種評價模式非常大程度造成了對個人創(chuàng)造的忽視。絕大多數(shù)的“團隊成果”往往都是起因于“個人成果”,久而久之對個人創(chuàng)造的輕視、對個人激勵的缺乏會給整個小組帶來消極的影響,讓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對團隊成果的創(chuàng)新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
4.評價主體多元化實現(xiàn)了“雙向”考核,但是仍舊沒有擺脫單向考核的弊端
較為現(xiàn)代的評價模式均建立了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教師、學生、家長、企業(yè)都成為了評價主體,相互評價,“雙向”評價。但是這種“雙向”仍然是一種偽“雙向”。試問一下:被考核的主體——學生有沒有選擇考核項目的自由性,有沒有制定考核標準的權(quán)利呢?“教師評學”、“學生評教”進行的是同一個項目嗎?使用的是同一個考核標準嗎?對同一個項目,向來是由教師制定考核標準,考核方向自上而下,被考核學生完全沒有任何自由,達不到標準只有被扣分的命運。
二、基于學習資源的細粒度教學評價模式特點:
1.教學評價不再以項目或者知識點為基礎,而圍繞學習資源進行展開
借鑒微課的“碎片化”理念,將課程細分為數(shù)量眾多、類型多樣的學習資源,賦予學習資源以不同的層次及研究方向,同時對每個學習資源又細分完成度,每個完成度對應不同的得分點,逐漸積累分值。
2.學習目標不再是考核的唯一標準,而是正常學習活動的一個指標
對每個學習資源給出學習目標作為參考,但不再做為考核依據(jù),僅作為學生自我判斷學習過程健康與否的依據(jù)。完成教學目標不再是學習的終點,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以資源的完成度判斷所處階段,不再評判學習目標是否完成,而以所處階段判斷學生學習過程是否順利,是否在某一階段停留時間過長,方便教師積極正向干預。學生可以根據(jù)得分點對每一個學習資源進行反復的不同深度的學習及思考,并將學習和思考的結(jié)果即時反饋,多次獲取相應的分值,不斷提升學習階段。[3]
3.以激勵代替考核,提升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
發(fā)揮激勵的作用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努力能夠?qū)φn程的學習發(fā)揮促進作用。教師積極主動關(guān)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任何一個努力,借助信息化手段,給予及時、正面、量化、直觀的反饋。KSF關(guān)鍵成功因素法在企業(yè)的薪酬體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就在于其將指標與薪酬進行了深度融合,充分激勵了員工的主動性。而我們的評價模式與企業(yè)的薪酬體系是異曲同工的,通過對每個學習資源的細粒度劃分,設置相應的學習階段、完成度、得分點及量化的操作要求,學生可以通過量化的操作要求拿到對應分值,達到不同的完成度,隨著學習的深入晉升相匹配的學習階段。以直觀可見的分數(shù)來激勵學生。以激勵的方式來替代考核,用得分代替扣分能夠更加適應現(xiàn)階段學生的個性。
4.自上而下分解課程,自下而上自選評價路徑
基于學習資源的評價模式是雙向的。教師自上而下充分分解課程,在充分考慮學生專業(yè)方向及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不斷開發(fā)學習資源,適時增補,并設置足夠細粒度的評價標準。學生根據(jù)專業(yè)及自我興趣選擇不同的學習資源開始學習,就像自助餐性質(zhì)一樣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資源進行學習,并獲取相應分值,充分掌握自己的評價路徑。
本教學評價模式是基于布魯諾螺旋課程的教育的理念,其認為學習是沒有終點的,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借鑒此理念,并將其拆解到所有的碎片化學習資源的學習過程中,同時借鑒管理學中的KSF關(guān)鍵成功因素法在企業(yè)薪酬體系中的應用,將其轉(zhuǎn)移到教學評價中,使學習的目標具體化、可操作化,以此充分激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教學評價模式的具體實施時,第一要注意積累一定的數(shù)量、不同類型、不同探討方向的學習資源,供學生自由選擇;第二要借鑒一定的信息化手段,有學習平臺的支持,給予學生實時的正向的反饋。
參考文獻
[1]劉成竹.關(guān)于教學評價模式的分析探討.教育教學論壇,2014,(6)
[2]袁武.略談職業(yè)院校教學評價模式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以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為例.成才,2016,0(9)
作者簡介
周磊(1982—),男,山東輕工職業(yè)學院,基礎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