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丹
(淮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害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復雜的心理反應。Henderson認為,害羞是指在社交情境中的不舒服,是一種對別人負面評估自己的恐懼,伴隨情緒上的沮喪和行為抑制或者退縮,會顯著影響對期望活動的參與行為或者對個體和職業(yè)目標的追求行為。津巴多等人指出,害羞可以界定為一種人際環(huán)境使人感到不舒服和壓抑的狀態(tài),它影響著一個人人際交往和人生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1]??偠灾π呤且环N對人際關系交往的逃避心理,其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一)生物學基礎
在生物學基礎上對害羞生理成因的假設中有兩種假設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一種假設認為害羞是人體機能自帶的大腦皮層功能,是由大腦的邊緣系統(tǒng)通過與下丘腦的聯(lián)系和對情境的評定對大腦的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影響,進而引發(fā)害羞的生理狀況,如心悸、脈搏加快等;另一種假設認為大腦皮層和基因遺傳都會引發(fā)害羞心理。如,拜特格里研究發(fā)現(xiàn),害羞兒童與普通兒童相比有兩個不同,一是處理人際交往的大腦皮層活動能力較弱,而控制焦慮和警惕情緒的扁桃體部分比較活躍;二是害羞兒童的遺傳因子中有一兩個異常短的基因復制體,基因復制體控制著大腦中血清素的運動,而血清素主要影響情緒的變化,一般而言,攜帶異常短基因的人易于害羞。
(二)行為主義觀點
行為主義學派認為,害羞受遺產(chǎn)因素的影響但基因不起決定性作用,最主要是后天環(huán)境因素對害羞的影響。津巴多在其研究樣本中顯示,有40%的個體表示他們以前經(jīng)常害羞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害羞,同時有另外20%的個體表示,他們以前從來沒有感覺到害羞但現(xiàn)在卻感覺到害羞。由此可知,害羞可以經(jīng)由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而出現(xiàn)或得到改善,它并不是一種長期不變的特質,因此,它能夠根據(jù)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并結合個體的差異,采取合適的行為矯正方法去改變。
(一)從生理層面上看,害羞者在害羞時會伴隨臉紅、心悸、顫抖等生理反應。當害羞者注意到自己害羞心理外顯時就更難集中注意力在要解決的問題上,從而影響自己的正常發(fā)揮,沒有將自己真正的實力發(fā)揮出來,然后,得到不滿意的評價,不佳的評價又加重了害羞者的害羞,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二)從行為層面上看,害羞者將自己的私人空間更加擴大化。在面對問題時害羞者總是逃避,如在課堂上,老師提問問題,害羞者總以沉默來逃避;在活動中,有節(jié)目需要上臺展示自我時,害羞者不僅沉默甚至可能想辦法逃避這一環(huán)節(jié);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不敢向他人求助,害羞者從潛意識里面害怕自己被拒絕。
(三)從認知層面看,害羞者在面對問題時,第一反應是否定自己,“我不行,別人做的肯定比我好”,害怕他人的負面評價。害羞者也不適應被稱贊,被別人夸獎時,會顯得手足無措,甚至嚴重的,寧愿自己不成功也要逃避他人的稱贊。生理、行為、認知三個方面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而是害羞者的害羞情緒從心理到外化的心理路程。
(一)個體本身
害羞作為一種性格特征,它的形成主要是由個體本身所造成的,因此要想改變先從害羞者本身著手。
首先,害羞者要正視自己,進而接受自己。根據(jù)艾利斯提出的情緒ABC理論,害羞者要認識到自己的不合理認識是導致害羞的原因所在,只有將認知重構,改變不合理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客觀的評價自己,才能改變現(xiàn)狀,真正做到認同自己,用平常的心態(tài)接納自己和他人。
其次,害羞者要改變消極的歸因風格。害羞者可通過歸因訓練,合理的分析自己成功、失敗的原因,學會將成功歸因于內在、穩(wěn)定的因素,將失敗歸因于外在、不穩(wěn)定因素,進行合理的積極歸因。讓害羞者成功時肯定自己,失敗時能維護自尊。
再次,害羞者要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害羞者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社會效能感低。害羞者可通過可操作性的行為訓練快速提高社交技能。如有意識地訓練自己與不同的人交流的能力;認識新的朋友,擴大朋友圈;充實自己知識儲備量,做到面對任何人都有話可說。此外,害羞者也應該學會贊美別人同時坦然接受他人的贊賞。害羞者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肯定自己、增強自信。
(二)家庭、社會的支持
行為主義認為,害羞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漸形成的結果。家庭、社會是影響害羞形成的后天因素。
家庭是子女成長的搖籃,對子女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因此害羞型父母因先從改變自身做起,呈現(xiàn)在子女面前的永遠是積極開朗的形象,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孩子。在家庭教養(yǎng)方面,父母需減少對子女的高控制策略,增加情感鼓勵策略,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對孩子實行積極正確的引導,讓子女能在正確的家庭教育中,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
當今社會科技高速發(fā)展,我們要抓住科技發(fā)展的優(yōu)勢來幫助害羞者克服害羞心理。如建立虛擬網(wǎng)絡的心理支持平臺,讓害羞者可以通過網(wǎng)絡傳遞自己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家庭、學校、社會,多方面的為害羞者創(chuàng)造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使其克服害羞,自信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