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玲
靈靈老師:同學們在寫讀后感時遇到的最大困惑是什么?
小小:老師說過,文章內(nèi)容要略寫,“感”是重點,要詳寫??晌艺孟喾矗榻B文章的內(nèi)容就有300多字,感想才寫了100多字就無話可寫了。
飛飛:是的,我也有同感!老師給我的讀后感評語總是“本末倒置”“詳略不當”,介紹文章的內(nèi)容字數(shù)太多,感想寫得太少了。
靈靈老師:是啊,這是同學們寫讀后感的通病,怎樣才能改掉這個毛病呢?告訴同學們一個小妙招——聯(lián)想。聯(lián)想讓你的讀后感內(nèi)容更豐富,感想更深刻。下面,我們就來評一評幾篇讀后感,你會從中得到啟發(fā)的。
我們先來讀一讀這篇課文
中彩那天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我們家六口人全靠父親一人工作維持生計,生活很拮據(jù)。母親常安慰家里人:“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p>
父親是汽車修理廠的技工,技術(shù)精湛,工作賣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夢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汽車。
一天放學回家,我看見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貨商店門前擠滿了人。原來,一輛嶄新的奔馳牌汽車將以抽獎的方式饋贈給中獎者。
當商店的擴音器高聲叫著我父親的名字,表明這輛車已屬于我家時,我簡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一會兒,我看見父親開著車從擁擠的人群中緩緩駛過。只是,他神情嚴肅,看不出中彩帶給他的喜悅。
我?guī)状闻d奮地想上車與父親共享這幸福的時刻,都被他趕了下來。
我不明白父親為什么中了彩還不高興,悶悶不樂地回到家里,向母親訴說剛才的情形。母親安慰我說:“不要煩惱,你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難道我們中彩得到汽車是不道德的嗎?”我迷惑不解地問。
“過來,孩子?!蹦赣H溫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見桌子上放著兩張彩票存根,號碼分別是05102和05103。中獎的那張?zhí)柎a是05102。
母親讓我仔細辨別兩張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終于看到中彩的那張右上角有鉛筆寫的淡淡的K字。母親告訴我:“K字代表庫伯,你父親的同事?!痹瓉恚赣H買彩票時,幫庫伯先生捎了一張,并做了記號。過后,倆人都把這件事忘了??梢钥闯?,那K字用橡皮擦過,留有淡淡的痕跡?!翱墒?,庫伯是有錢人,我們家窮?。 蔽壹拥卣f。話音剛落,我聽到父親進門的腳步聲,接著聽到他在撥電話號碼,是打給庫伯的。
第二天,庫伯先生派人把奔馳汽車開走了。那天吃晚飯時,我們?nèi)覈谝黄?,父親顯得特別高興,給我們講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成年以后,回憶往事,我對母親的教誨有了深刻的體會。是呀,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
《中彩那天》讀后感
《中彩那天》這篇文章讓我們知道——誠信是金。
文章講述了父親意外中獎,獲得一輛夢寐以求的奔馳汽車。但是,父親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最后打電話讓庫伯開走了車。原來,父親在買彩票的時候,也給庫伯買了一張,并用鉛筆在給庫伯買的那張彩票上做了記號,而中獎的彩票是父親幫庫伯買的那一張。
也許有人會說父親很傻,庫伯是有錢人,而且他不知道自己中了獎,為什么父親還要把汽車送給庫伯?可如果父親霸占了汽車,他的良心就會受到譴責,他一輩子也就無法安寧。
這讓我聯(lián)想到《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11歲的詹姆斯和父親去釣魚,詹姆斯釣到了一條大鱸魚,父子倆興奮極了??墒牵赣H看了看手表,便讓詹姆斯把魚放回湖里,因為此時離開放捕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雖然當時沒有人看到他們在釣魚,更沒有人知道他們是什么時候釣到魚的,但父親還是讓詹姆斯把魚放回湖里。34年過去了,詹姆斯成了一個著名的建筑設(shè)計師。正是受到了父親的影響,無論遇到怎樣的道德抉擇,詹姆斯都會想起和父親釣魚的那件事,獲得勇往直前的勇氣和力量。
我又聯(lián)想到《夫妻酒店》的故事。一對夫妻開了一家酒店,因為他們釀的酒香飄十里,所以酒店的生意非常紅火。有一天,丈夫出遠門了,酒供不應求,妻子就偷偷往酒中摻水。妻子賺了很多錢,等著向丈夫報喜。漸漸地,他們的酒店門可羅雀,妻子沒有誠信,再也沒有客人來買酒了,酒店也倒閉了。
誠信是最珍貴的東西,正如《中彩那天》中的母親說的那樣:“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p>
(蒙舒意)
小?。何恼麻_篇就點明中心——誠信是金,主題鮮明。并且前后照應,中心十分突出。
飛飛:作者聯(lián)想的故事有正面的《釣魚的啟示》,也有反面的《夫妻酒店》,鮮明的對比更加突出了“誠信是金”這一中心思想。
百善孝為先
——《三個兒子》讀后感
你讀過《三個兒子》這篇文章嗎?這篇文章很短,卻耐人尋味。
有一天,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一個老爺爺在一旁休息。第一個媽媽向大家夸耀自己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第二個媽媽夸自己的兒子唱歌好聽,第三個媽媽卻說自己的兒子沒什么特別之處。三個媽媽打好水,提著水桶往家里走,累得氣喘吁吁。三個兒子跑來了,第一個兒子翻著跟頭像車輪轉(zhuǎn);第二個兒子唱著歌,歌聲非常動聽;第三個兒子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就往家里走。一旁的老爺爺說:“我只看見一個兒子。”
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呢?其實,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百善孝為先,無論你有多大的本事,都應該先孝敬父母。
由此,我想到了前段時間讀過的《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是綠山墻農(nóng)場的馬修和瑪利亞兄妹收養(yǎng)了孤兒安妮,安妮漸漸長大,考上了名牌大學??神R修因為銀行倒閉,心臟病發(fā)作去世了;瑪利亞瞞著安妮要賣掉農(nóng)場還債,供安妮上學。安妮得知這一切后便退學回家,幫助瑪利亞經(jīng)營農(nóng)場,并把瑪利亞當作親生母親贍養(yǎng)。安妮是多么孝敬她的養(yǎng)母啊,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人卻與安妮相反,對自己的親生父母不聞不問,甚至虐待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