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革文
摘要:自從新課程改革后,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實施,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新課程觀念是面向學生的,提倡采用探究式教學與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調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有效結合。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教師應當有效重視教學觀念的改變,緊密結合新課程的發(fā)展方向予以有效創(chuàng)新,才能夠促進生物教學有效進行,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簡要分析如何重視生物高效教學,并提出具體的生物教學新模式,希冀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興趣,構建高效生物課堂。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生物;高效教學;生物教學模式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近階段的發(fā)展情況,有針對性的選用多元化教學方式,重視構建高效課堂,探索多元化教學新模式,才能夠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初中生物課堂高效教學的重要特征
構建高效生物課堂,主要是對當前我國生物教學低效提出的新型教學方法,高效課堂的衡量標準主要體現(xiàn)在生物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上。效率指的是生物教學應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有效挖掘各類資源,教師應當將生物教學與實際生活有效聯(lián)系,采用靈活多元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取多元化生物知識與技能。教學效果是衡量課堂教學是否高效的重要標準,相比較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模式而言,高效教學課堂更加重視教學氛圍營造以及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參與,才能夠提高高效課堂的教學效益,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多元化生物知識,并且收獲自信與樂觀的學習態(tài)度,能夠將知識舉一反三的應用于其他領域中,切實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二、影響初中生物高效教學的因素
(一)師生關系
由于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講授式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具有一定的權威性,高高在上的發(fā)號施令,要求學生被動式的學習,此種教學關系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之間也并未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在尷尬的師生關系中,教師難以掌握學生近階段的學習情況,學生也無法反饋自己學習中的疑惑與不足之處,導致課堂教學效果越來越差。
(二)教學方法
由于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束縛,并未有效結合信息技術以及新課程標準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容,仍然采用填鴨教學方法。教師通常是要求學生進行知識背記,學生處于低效學習狀態(tài),教學管理也呈現(xiàn)無規(guī)則狀態(tài),缺乏必要的管理規(guī)則以及組織形式,教學課堂散亂無序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學習氛圍較差。由于各類因素的束縛,導致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缺乏全面且正確的認知,所以學習興趣較低,也無法構建高效課堂。
三、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重視高效生物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豐富課堂教學方法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為了有效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與生動性,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與綜合素養(yǎng),緊密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創(chuàng)新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觀念。根據(jù)學生近階段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調整課堂教學方法,能夠著重突出信息化教學以及合作探究式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擺脫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重視引導與啟發(fā),能夠鼓勵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展開自主探究,加強與其它學科間的有效融合,切實提高學生的生物活動參與積極性。由于初中生物教材中大部分內容主要以科普知識為主,所以教師可以采用詼諧幽默的教學方法,有效切入,主題是學生對于生命科學有全面的了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生物學習熱情。
(二)精心設置課堂提問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學習《合理膳食平衡營養(yǎng)》這節(jié)知識點學完新課程后,教師可以舉例說明“小明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不喜歡喝牛奶,吃雞蛋,早晨也并不按時起床,通常是快遲到了,然后吃幾口漢堡便去上學,課間餓了喜歡吃塊巧克力和糖塊。但是最近小明身體感覺有所虛弱且經常感冒,皮膚相比較同齡人而言較為粗糙,夜晚如果沒有路燈的情況下看不清東西,如果你是醫(yī)生,你會怎樣診斷小明的病癥呢?你有什么樣合理的建議呢?”由于剛學習《合理膳食平衡營養(yǎng)》這節(jié)知識點,學生頭腦中會有此類知識,便會根據(jù)教師的提問積極踴躍的發(fā)言,通過熱烈探討后,既能夠鞏固新知識,也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生物學與我們的知識體系相聯(lián),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三)加強課堂師生互動交流,開展小組合作
科學實驗是生物教學中的重點部分,通過實驗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微觀世界以及生物宏觀世界。所以教師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踐探討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個人能力,科學合理的分配相關任務,有助于學生各盡其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與本領,確保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進行,并且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相互探討和交流。例如:學習《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知識點,教師將全班學生簡單分組,然后引導學生以生物的資源現(xiàn)狀為例,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索,課后搜集相關資料,引導學生將資料整理可操作的具體步驟,然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講解分享,有助于增強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提高合作精神。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初中生物教學,教師應當有效加強各知識點的有效整合,切實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與綜合素養(yǎng),教師應當精心合理的設置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有助于進行因材施教,才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不斷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團隊協(xié)作精神,有助于學生未來更好的學習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繆柳華.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5(03):146-147
[2]趙寅.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高考(綜合版),2015(11):112
[3] 李靜. 新課標下創(chuàng)新教育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探索[J]. 讀寫算:教育導刊, 2017(19):26.
[4] 胡支海. 淺談新課標下的初中生物創(chuàng)新教學[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