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躍清
保護野生動物、維護地球生態(tài)平衡是一個大課題,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每個人就有責任和義務自覺參與。為此,已有一部分時代先鋒把責任扛在肩上,自覺踏上了這條保護野生動物之路。新疆克拉瑪依市一位網(wǎng)名叫“戈壁拾荒者”的攝影師,便是堅定勇敢地走在這條路上。對野生動物,他從最初的獵手到攝影大師,完成了從屠夫到保護者的完美蛻變。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會員、新疆自治區(qū)自然生態(tài)協(xié)會保護基金會理事、新疆自治區(qū)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等諸多光環(huán)下,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但他樂此不疲,無怨無悔,并從中得到救贖,找到了自己的靈魂皈依。
(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是工作能手,也是打獵能手
戈壁拾荒者真名趙蘭生,蘭花一樣芳香的名字,卻是新疆戈壁荒灘上的一條硬漢。最初,他是一位獵手,剛學會打獵時只有十五歲。那是一九六六年冬天,趙大哥剛招工進農(nóng)場。一天,他和幾個小知青去荒郊野外弄柴火,發(fā)現(xiàn)厚厚的積雪上有一串串動物的小腳印,霎時引起了少年趙大哥的好奇。循著動物的足跡,在一顆胡楊樹旁,他找到一只被有鋒利鋸齒的夾子夾斷了后腿的野兔。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遇到一只野兔就意味著遇到了一頓美食,趙大哥高興地撿起了野兔,并對那個鋒利的夾子愛不釋手。那是他捕獵生涯中的第一件武器。
有了武器,趙大哥開始學著別人獵捕的方法,將夾子放在一個積雪較深而又估計有野獸出沒的坡地上,在夾子上放了一只死老鼠,專等哪個倒霉野獸來自投羅網(wǎng)?!澳莻€夾子是鋼制的,有兩片彈簧,力量大的足以夾斷兔子的腰”。盡管過去幾十年,趙大哥記憶猶新。放了夾子后,他心魂不定,每天必去放夾子的地方瞧瞧。三天后,夾子上夾到一只毛色灰黃的瘦長狐貍,那是他捕獲的第一只獵物,他欣喜無比。
進入瘋狂打獵階段,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那時,人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淡漠,加之食物匱乏,而遼闊的新疆又生長著成群的野兔、獾子、呱啦雞、黃羊、鵝喉羚等,其中黃羊最多。這些蹦跳在戈壁荒灘、草原沙漠中的精靈便成了人們用以果腹的盤中餐。趙大哥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特長為單位打獵,用捕獲到的獵物改善職工生活。卡車、槍支、探照燈……所有捕獵工具都是單位配備的。有一次,趙大哥與幾位同事外出狩獵,一行三輛卡車在茫茫戈壁的夜色中前進。他站在顛簸起伏的卡車上,不停轉(zhuǎn)動懷中的探照燈。與他并行的兩輛卡車上坐著端著荷槍實彈的同事。在探照燈強烈的光柱照射和“哐哐”的卡車轟鳴聲下,幾百只奔逃的黃羊像開閘的洪流潰不成軍。光柱所到之處,幾支沖鋒槍“噠噠噠”不停地吐著火舌,中彈的黃羊紛紛倒地,凄慘的哀叫聲此起彼伏,飄蕩在蒼茫四野……
“那是臨近年關的一個漫天飛雪的晚上,我在車頂上都快凍僵了,可我還得不停地轉(zhuǎn)動探照燈,如果這一天我能堅持下來,就意味著我可以分到兩只黃羊,也就意味著我的家人能過一個溫暖殷實的年。那天晚上我們打了整整兩卡車黃羊?!边@樣的經(jīng)歷于當年的趙大哥和他的同事們來說,太多。往事不堪回首,趙大哥說起這些時,聲音低沉。
(二)狩獵中,被野生動物感動和遭遇襲擊令他幡然悔悟
佛與魔,往往在一念之間。常年穿梭于戈壁荒灘上打獵的趙大哥,在一次次獵殺中體會到作為一個男人的勇猛、強悍和征服大自然的快感,同時也遭遇了幾件令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事,讓他感受到同樣作為生命個體的野生動物對生命的無盡渴望和對殺戮者無懼的反抗。是這些事件讓他幡然悔悟,徹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遭到復仇的野鴨窮追不舍,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一個春天,趙大哥去伊犁出差,路過三臺海子時,看見碧波蕩漾的湖面上,成群的野鴨在自由地游弋。趙大哥狩獵的癮又犯了。他轉(zhuǎn)身從車里拿出獵槍,當他舉槍瞄準鴨群時,幾百只野鴨受到驚嚇飛起。“怦”!他手起槍響,一只野鴨應聲栽落。
趙大哥快步跑向落地的野鴨,就在他彎腰撿鴨的那一霎間,忽然感到一陣冷風朝自己襲來,他本能地用手護住頭部,但見一只個頭偏大的野鴨從他頭頂打一個旋后呼嘯而過,鴨翅帶動的呼呼風聲像耳刮子一樣刮過他的臉。很顯然,野鴨是來襲擊他的。他再次舉槍瞄準了襲擊他的那只鴨,但那只野鴨很機警,槍聲響過后,只是被打掉了幾片羽毛。
當一直在頭頂盤旋的那只野鴨再次向他俯沖而來,趙大哥只好將手中的死野鴨放在地上。終于,那只襲擊他的野鴨不再對他“攻擊”,而是落在了死野鴨的身邊不住地哀鳴。突然,那只野鴨飛起又徑直向趙大哥沖來,趙大哥跳到車上發(fā)動車子就跑,那只野鴨便“嘎嘎”叫著跟著他的車飛了好遠。
遇上義薄云天的呱啦雞(即紅嘴石雞)則是在一個悶熱的午后。那天,在山上狩獵了大半天的趙大哥和他的幾個同行已經(jīng)疲憊不堪了,準備找個背陰處點火做飯。他們剛坐下,敏銳的趙大哥便發(fā)現(xiàn)前方不遠處有一只呱啦雞。他站起身正欲舉槍射擊,幾乎在同時,呱啦雞也發(fā)現(xiàn)了他。奇怪的是本可以鉆進草叢中逃命的呱啦雞,不僅不躲不藏,反而撲閃著翅膀跑進空曠的礫石地。呱啦雞的這一反常舉動讓正在瞄準它的趙大哥驚詫,他不由得往四下里張望,而手,不自覺地還是扣動了扳機,正在煽動著翅膀翩翩起舞的呱啦雞應聲倒地。在它不遠處的草叢中,有一群剛出殼的顏色幾乎與枯草相似的小呱啦雞在另一只大呱啦雞的保護下,正有秩序地進行躲藏。
看到這一幕,趙大哥的心驀地一緊,像被戈壁上的荊棘掛了般刺痛。他知道,那只吸引他注意的呱啦雞或許和那群逃走的小呱啦雞沒有任何關系,但在危險來臨時,卻奮不顧身,用自己的生命換取那群小呱啦雞的安全。動物尚且有如此道義,讓失手打死那只呱啦雞的趙大哥慚愧不已。
讓趙大哥徹底放下獵槍,從此洗心革面的是一只盤羊舍身救子的故事。三十多年前的某一天中午,陽光火辣辣地照著。正在荒灘上搜索野生動物身影的趙大哥發(fā)現(xiàn)不遠處的山頭,有只盤羊的腦袋在晃動。頓時,趙大哥眼睛一亮。他忙端起槍,還沒等他瞄準,那頭盤羊突然從山頂上向他俯沖下來。趙大哥一時之間懵了,本能地一側(cè)身,子彈打偏了,沒有擊中俯沖而來的盤羊。接著,趙大哥又補上一槍,隨著子彈飛嘯而出后的一聲脆響,飛奔中的盤羊轟然倒地,四蹄激起的灰塵彌漫在周圍。endprint
這是一只母盤羊。趙大哥不慌不忙走上前,抽出雪亮的腰刀準備剝羊皮時,山坳里傳出了小盤羊清脆的“咩咩”聲,趙大哥霎時明白了剛才母盤羊朝他俯沖下來的反常舉動,原來是要保護剛出生不久的小盤羊。護犢之情,動物一點也不比人少。通過這件事,趙大哥的思想起了急劇變化,發(fā)誓從此不再打獵,也不吃野生動物。
(三)學做野生動物標本,以期喚醒人們對野生動物的關愛
放棄打獵后,趙大哥開始用他的巧手,嘗試著制作野生動物標本。第一件作品是北山羊頭。那是一九八二年春,在一個深山溝里,趙大哥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被狼吃剩下的北山羊頭,長長的羊角左右對稱,如兩柄利劍插入頭部,甚是威風。趙大哥當即把羊頭拿回家,準備加工一下當成工藝品。他把羊頭上的皮完整地剝下來,再把羊頭煮熟,剔掉肉,用膩子補好,然后把鞣制好的羊皮按原樣貼上去。
當時,他覺得羊角的顏色有些暗淡,還用清漆刷了一下。那個時候的趙大哥,并不知道自己在制作標本,只是憑感覺摸索著進行?!捌鋵嵏静辉撍⑵幔菢与m然看起來顏色亮一些,但是破壞了羊角的本來顏色,不是原生態(tài)的美?!碧崞鹱约旱牡谝粋€動物標本,趙大哥不無遺憾地說。
在動物標本北山羊頭出世后的第二年冬天,趙大哥去溫泉縣出差,一位牧民送給他一只死去的兀鷲,希望趙大哥能將其制成標本。那只兀鷲是牧民飼養(yǎng)了很多年的,遞給趙大哥時,牧民眼里噙滿悲傷。
把兀鷲帶回家后,趙大哥開始到處打聽制作兀鷲的方法。通過多方請教,他開始正式制作,先把兀鷲的尸體放在藥水里泡,然后用電吹風把毛吹干,再想辦法將羽毛一片片撫平。為了讓兀鷲重振雄風,他小心翼翼地在兀鷲爪上穿上鐵絲,有好幾次,尖利的兀鷲爪把他的手“抓”得鮮血直流。他來不及醫(yī)治,趕著時間制作。兩個月后,那只兀鷲“復活”了,翅膀展開的長度達到近三米,放在展臺中心一站,雄赳赳的氣勢令眾人傾倒。
從此,他在制作野生動物標本之路上一路狂奔。為了買到珍稀動物的皮張,他不惜傾盡家產(chǎn);為了趕時間制作,他在制作過程中受傷的手指一直得不到很好的醫(yī)治,因傷勢嚴重而差點鋸掉。后來,為了鼓勵趙大哥制作野生動物標本,新疆自治區(qū)林業(yè)局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為他頒發(fā)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制作野生動物標本資格證和一張國家重點野生動物特許捕獵證。
那些年,趙大哥靠自學精心制作出了一百五十多件野生動物標本。這些靠自己摸索制作的標本,有許多作品在當時被業(yè)界認為已達到國際大師的制作水準。2003年,取得了自治區(qū)首屆野生動物標本展全新疆獸類第一、禽類第二的好成績。標本中除了有雪豹,狼,高山兀鷲,野豬,熊等大型野生動物外,還有很多頻臨滅絕的珍稀動物如中華秋沙鴨,只有新疆烏侖古河才有的罕見河貍等。這些花費趙大哥大量心血和財力的野生動物標本,曾被上海、北京等私人老板出高價購買,被他斷然拒絕。他拒絕這種以私利為目的的商業(yè)炒作。后來,趙大哥與政府合作建了新疆克拉瑪依魔鬼城野生動物標本博物館,才讓這些寶貝們正式安家落戶。這座全部采用原生態(tài)表現(xiàn)形式襯托動物標本的展館,不僅為當?shù)鼐皡^(qū)增添了一個新的旅游亮點,同時也讓更多人了解新疆的野生動物,喚醒人們關注和保護它們。更重要的是,為廣大青少年了解野生動物的生長習性提供了一個精彩課堂。
(四)用相機凝固野生動物的美麗身影,在拍攝中找到心靈皈依
做了幾年野生動物標本后,趙大哥意識到皮張也不能買了,有買賣就有殺戮。于是,他放棄了標本制作,且把從未使用過的國家重點野生動物特許捕獵證還給了自治區(qū)林業(yè)廳。后來便干脆端起相機,用鏡頭攝下那些野生動物最為精彩的瞬間。他說拍攝野生動物時,按快門的感覺就像當年打獵時扣動扳機的感覺,真好。
是攝影讓趙大哥找到生命的救贖。在攝影過程中,他同樣遇到過感人的事。有一次,在克拉瑪依市郊的一片沼澤地,趙大哥拍完文吸雀準備返程時,發(fā)現(xiàn)離他大概七八米遠的泥水邊,有一只紅骨頂?shù)挠坐B坐在污泥里掙扎,顯然它是受傷或者天生是殘疾。當時太陽已經(jīng)升起來了,如果這只幼鳥不趕快離開污泥就會被曬死。趙大哥心里正琢磨著如何去搶救。一會,一只紅骨頂媽媽飛來了,盡管距離趙大哥如此之近,但紅骨頂媽媽一點都不懼怕。為了搭救它的孩子,紅骨頂媽媽想盡一切辦法,包括各種鼓勵、安慰、捉蟲子引誘、用嘴殼推拉等,直到那只小紅骨頂終于移到水邊并勇敢地下水游泳,與自己的母親兄弟姐妹在一起。趙大哥目睹了全過程,感動不已,后將此組照片取名為《母愛,永不言棄》。
在趙大哥的鏡頭下,土撥鼠憨態(tài)可掬萌萌呆呆,雪豹錦衣華服王者歸來,野馬勇敢堅強老鷹凌厲強勢,長腿鶴深情款款鵝喉羚柔情依依,天鵝的幼仔體態(tài)柔弱嬌小可人,看了便讓人忍不住喜歡。趙大哥這樣跟我說:“現(xiàn)在,野生動物攝影是我全部的生活,那些動物就好像是我的孩子,鷹啊盤羊野驢呀一天不看見心里便悶得慌,所以我天天都要進山。一年365天至少有300天是在野外?!彼€說他離不開新疆,離不開他的戈壁灘,因為在克拉瑪依市,只要一打開門就能碰到野生動物。
新疆地廣人稀,但在新疆的很多角落,無論是嚴寒酷暑,還是白天黑夜,不管是深山溝壑,還是戈壁荒灘,都留下了趙大哥堅實的腳印。零下40℃的戈壁灘,到處冰寒雪凍的,為拍嚴寒下的呱啦雞,他凍得相機都無法開啟。夏日里,為拍野鴨、天鵝等飛禽,他常常沒日沒夜蹲守在水邊,包括那些蚊蟲遍布的臭水溝、污水池。趙大哥獲新疆第十八屆攝影藝術展鳥類金獎的作品《心境》就是這樣得來的。為了這張照片,他在一個污水池邊連續(xù)守候了二十八天。當時,剛好有一卷廢棄的鋼絲在污水池中露出一段,并與池中的倒影形成一個心形圖案,旁邊一小段枯枝,使得整個畫面看上去簡潔又唯美。于是,趙大哥相中了這個背景,耐心等候一只鳥的到來。等候的過程很是煎熬,有時候鳥來了風也來了,倒影凌亂。有時候風平浪盡倒影清晰鳥沒來,即使來了也不走進趙大哥理想的構圖里。直到第二十八天,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到來,當趙大哥顫抖著雙手按下快門凝固這精彩瞬間時,密集的蚊子也在他臉上留下無數(shù)吻痕。污水池邊的蚊子比一般蚊子都要狠毒,眼皮被蚊子輕輕一盯便腫得睜不開。
有時候,為拍幾張野驢照片,他不惜驅(qū)車追蹤上千公里。有次在追拍一匹狼時,趙大哥跑爆了兩條輪胎。為等拍一只飛鳥在太陽底下掠過,他的眼睛被強光刺傷過。有一年冬天,為了拍湖邊飲水的野生動物,趙大哥連人帶車掉進了冰窟窿里,萬幸的是水淺,人爬出來了,但車子卻只能報廢。還有一次,他冒著生命危險去拍攝慘遭殺戮的野生動物,曾遭到盜獵者的圍攻,幾輛車將他的車子圍在中央,久久對峙。關于趙大哥保護野生動物的事跡已在克拉瑪依地區(qū)廣為流傳,名頭還是很響的。他不怒而威,邪惡終被正義逼退。
愛上攝影后的趙大哥把所有積蓄都用在拍攝野生動物上。他專用于攝影的越野車兩輛,各種牌子的相機十多臺,鏡頭足足一籮筐。拍攝的照片有數(shù)十萬張之多,其中有很多精彩的作品不僅能帶給人們精神上的享受,還能給你身臨其境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趙大哥的作品都是純原生態(tài)的,從來不經(jīng)過ps修飾。清水出芙蓉,讓你全方位感受一種清新、淳樸的自然之美。
近年來,趙大哥拍攝的野生動物照片不斷在國家級、省一級攝影展上獲獎,也影響了新疆一批中老年人愛好拍攝和保護野生動物。二○一三年六月,克拉瑪依區(qū)政府為他成功舉辦了以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主題的攝影個展。他的影集也即將面世,個人事跡被央視、廣東東南電視臺、烏魯木齊電視臺、克拉瑪依電視臺等拍成紀錄片播放。
——選自作者新浪博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