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包裝全英文、銷往各地的假藥假保健品可能就出自一處民宅黑窩點;假減肥藥專騙微信“朋友圈”,微信單線聯(lián)系送貨收貨。借助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絡,當前食品藥品違法新型犯罪有所增加,行騙手段更加多樣化。監(jiān)管部門對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做到持續(xù)“嚴查、嚴打、嚴辦”的同時,廣大消費者更應加強防范意識。
2016年10月,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止馬營派出所接到轄區(qū)群眾報警,稱自己在微信朋友圈里買的減肥藥,吃了半年后不僅沒有變瘦反倒胖了10斤,找商家討要說法,結(jié)果直接被對方拉黑。
原來,報警人張小姐偶然的機會發(fā)現(xiàn)身邊不少“胖友”在吃一種外國牌子的減肥藥。在朋友推薦下,張小姐很快就加了一個代購的微信。對方告訴張小姐,他們代理美國一款知名減肥藥,不同于一般的代購,他們自己在國外有實體店,所以價格比一般的代購都便宜。對方告訴張小姐,這款減肥藥三個月一個療程,一般吃兩個療程就有不錯的減肥效果,還能起到美容養(yǎng)顏作用。張小姐一次買了兩個療程減肥藥,一共32盒6000余元。
張小姐收到貨拆開包裹一看果然與對方所說一致,全英文包裝的盒子,看起來十分“高大上”。張小姐以為自己很快就會瘦下去,但沒想到吃了半年卻不見絲毫效果。
與張小姐情況相似的不在少數(shù),民警立即著手對這個推銷減肥藥的微信進行調(diào)查。經(jīng)過長達半年的經(jīng)營,警方發(fā)現(xiàn)一個制售假減肥藥的不法團伙,該團伙成員通過微信銷售假減肥藥,在朋友圈大肆行騙。2017年3月,辦案民警在河南洛陽和鄭州成功抓獲該團伙成員11人,在洛陽搜到超過100箱的假減肥藥。在鄭州的偵查員找到他們的生產(chǎn)基地是在一個普通的民宅里,有幾臺攪拌機和25公斤的生產(chǎn)原料,這些原料能生產(chǎn)出成千上萬粒假藥,一顆藥的成本才幾角錢,而假藥到了市民手中卻要20元一粒。目前,這11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本案中受騙的群眾全國各地都有,犯罪團伙打著進口減肥藥的旗號吸引了大批用戶,將減肥藥巧妙包裝,利用海外代購的形式,向受害者灌輸產(chǎn)品的“權(quán)威性”和“先進性”,有了這些光鮮亮麗的包裝,自然有人上當。
同時,微信朋友圈銷售模式是一種熟人消費,相較于其他網(wǎng)絡電商來說,給人的信任感更強。通過定期發(fā)布一些通過PS制作的減肥成功圖,犯罪團伙吸引了不少用戶群。再加上朋友圈的銷售模式缺少監(jiān)管,也沒有相對應的售后保障,所以出了事后消費者無處維權(quán),不法分子更容易規(guī)避法律制裁,自然成了售賣假減肥藥犯罪團伙的首選。犯罪團伙除了夸大自己藥品的功效外,還給藥品打上了使用周期,對于“療程”這樣可長可短的字眼,不少人為了獲得更好的減肥效果,一次就購買了好幾個療程的減肥藥。(原載人民公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