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維依
(100031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北京)
重復保險又稱復保險,是相對于單保險而言的。重復保險制度源自于《保險法》上的損害補償原則。損害補償原則,顧名思義,是指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保險人在其責任范圍內(nèi)以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實際損失為限進行賠付。損害補償原則一方面“確保投保人、被保險人獲得充分有效的保險保障”,另一方面,“防止投保人、被保險人取得不當利益,保護保險人的合法權益”??梢?,損害補償與保險合同當事人如何公平合理地約定權利義務事項有密切的關系。源于該原則的重復保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從法律上對重復保險進行規(guī)制是很有必要的,這也可以說是各國保險法律普遍包含的內(nèi)容。
我國現(xiàn)行《保險法》第56條第4款規(guī)定:“重復保險是指投保人對同一保險標的、同一保險利益、同一保險事故分別與兩個以上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且保險金額總和超過保險價值的保險?!睆倪@一條款可看出重復保險有以下4個構成要件:
保險標的是保險合同最基本的要素,是保險利益的載體,更是不同保險合同的區(qū)分點,通常不同的標的顯然不能構成重復保險。即使是同一標的,實務中也會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兩個以上保險人分別承保同一保險標的整體,二是兩個以上保險人中,一個保險人承保了整個保險標的,另一個保險人僅承保一部分的保險標的。這兩種情況都會構成重復保險。
對于這一構成要件,有學者持不同意見。學者桂裕認為“同一投保人對同一保險標的具有不同的保險利益,應當按照權利混同或者吸收的原則,以其享有的較大的利益投保,否則,即使投保人以不同的保險利益投保,也能構成重復保險?!睂Υ?,筆者不大贊同,通常來說不同的保險利益對應不同的損害,對每個不同的損害進行補償并不違反損害補償原則,換言之,不當?shù)美麘轻槍ν粨p害得到超過損害的補償。
以同一標的利益,訂立數(shù)個保險合同,但如果約定不同的保險事故,便不算重復保險。例如,貨主為貨物與甲保險人訂立火災保險合同,又與乙保險人訂立盜竊保險合同,再與丙保險人訂立水災保險合同。雖然就同一保險標的存在多份保險合同,但是每個保險人的保險險種不同,保險責任不同,不能認為是重復保險。同一保險事故,并不要求幾份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完全同一,只要幾份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部分重合,加之符合其他構成要件,即可構成。以綜合險種為發(fā)展方向的保險業(yè),使重復保險在未來出現(xiàn)更加頻繁,涉及類型更多、更廣。
界定重復保險,不僅要求保險人需為多數(shù),保險合同也須為多數(shù)。這是為與共同保險進行區(qū)分。投保人與數(shù)個保險人共同訂立一個保險臺同,則是共同保險。我國現(xiàn)行的《保險法》中沒有明確數(shù)個保險合同的要求,有學者認為這一規(guī)定不利于重復保險和共同保險的區(qū)分,應該在以后的立法中進行修正。也有學者認為“分別”二字,就含有這一層意義,無需再作修改。我認為寫明要求保險合同為復數(shù)更適宜,雖然學界普遍認可重復保險要求為復數(shù)的保險人和保險合同,但為了使廣大民眾能更加清晰地界定重復保險,應增加這一細節(jié)。
除以上4點外,重復保險的構成要件,還應包括同一保險期間?!爸貜捅kU的成立,以數(shù)個保險契約的保險期間在時間上有‘全部重疊’或‘部分重疊’為必要?!比毡颈kU法律又對保險期間做了進一步區(qū)分,有同時重復保險和異時重復保險的劃分,在此不做過多地論述。需注意的是,這里要求的同一保險期間指的是保險責任期間的重合,而非保險合同效期的重合?!氨kU期間的開始通常就是保險人承擔保險責任的開始?!薄氨kU期間的終止通常就是保險人承保責任的結束。不過有兩種例外的情況。第一,長尾期保險。……第二,當保險期間的承保風險造成的承包損失之保險期間終止時并未結束,保險人的承保責任包括保險期間終止后的損失部分?!蓖瑫r,在一些責任保險中投保人可以約定保險人所承擔的責任提前到保險合同生效前的某一時間點。主張重復保險成立的判斷點是保險事故發(fā)生時,是較為普遍的觀點,關于這一點本文后面會有更詳細地論述。保險事故發(fā)生時,如果各份保險合同均在有效期內(nèi),數(shù)個保險人均要承擔責任,當然產(chǎn)生重復保險。如果某一份保險合同雖不在有效期內(nèi),但保險合同中約定的保險責任期間與另一份具有4個同一要件的保險合同也對此承擔責任的話,也應構成重復保險。
同時,在這里需要區(qū)分真、假重復保險。假的重復保險指的是雖然存在兩份以上符合重復保險構成要件的保險合同,但總的保險金額低于保險標的的價值,由于被保險人沒有因損害獲益的可能性,沒有引發(fā)道德風險的可能性,因此即使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沒有履行通知義務也不用承擔法律后果。此種情形,僅有復保險之形式,而無復保險之實質(zhì),因此,在法律上不影響其效力。”
[1]賈林青.《保險法》(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72頁.
[2]賈林青.《保險法》(第三版)[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72頁.
[3]桂裕.《保險法》[M].臺灣:三民書局,1994年9月增訂出版.轉引自梁研:《重復保險法律規(guī)則研究》,吉林大學,2006年.
[4]李玉泉.保險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62頁.
[5]劉宗榮.新保險法:保險契約法的理論與實務[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201頁.
[6]陳欣.《保險法》(第三版)[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第 118頁 .
[7]陳欣.《保險法》(第三版)[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第 12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