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恩良醫(yī)院,遼寧 鞍山 114100)
子宮肌瘤是是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tǒng)良性腫瘤,目前手術切除是治療子宮肌瘤的最有效方法。宮腔鏡下子宮黏膜下肌瘤切除術是婦科常用的微創(chuàng)手術,它不用開腹,保留子宮,利用宮腔鏡直視下手術,不僅手術時間短,也避免了開腹帶來的許多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提高了手術效果和預后[1]。我科利用宮腔鏡手術治療子宮黏膜下肌瘤62例臨床效果滿意,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間62例利用宮腔鏡手術切除子宮黏膜下肌瘤的患者為研究資料,納入標準:①有子宮異常出血或者月經量過多等癥狀并影響患者正常生活;②子宮<10周妊娠大小并且子宮長軸<12 cm;③瘤體<5 cm且深埋在肌層,瘤體距離漿膜層>5 mm;④帶蒂腫瘤的蒂長<5 cm;⑤存在多發(fā)腫瘤的要以黏膜下子宮肌瘤為主;⑥患者無手術禁忌證且排除惡性疾病?;颊吣挲g25~56歲,平均(38.7±6.1)歲;病程3~46個月,平均(16.7±10.1)個月,以子宮異常出血、月經量過多、痛經等為主要臨床表現,伴有貧血者41例。其中0型肌瘤20例,Ⅰ型肌瘤25例,Ⅱ型肌瘤17例,多發(fā)腫瘤2例;瘤體<3 cm者39例,瘤體在3~5 cm者23例。26例患者有生育要求。
1.2 方法:手術時間選擇在月經后3~7 d,術前清潔灌腸并在陰道穹隆處放置米索前列醇軟化宮頸。手術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為使B超充分顯示子宮需要向膀胱內注射充足的生理鹽水),用宮頸擴張器擴張宮口至10號后5%葡萄糖持續(xù)灌流。置入電切鏡觀察子宮的形態(tài)及腫瘤的大小、形態(tài)、位置、與漿膜層的距離等,根據肌瘤情況及有無生育要求選擇不同的手術方法。O型黏膜下肌瘤可以直接切斷瘤蒂鉗出瘤體,Ⅰ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要在腫瘤的側方左右或者上下交替切割形成“溝槽”結構后用卵圓鉗取出,最后用球面電極熨燙止血。瘤體較大無法一次全部切除者,可切除70%以上后用針形電極多次熨燙使殘留瘤體凝固壞死。術中要在B超監(jiān)控下觀察切除范圍及深度,預防漏切肌瘤或者子宮穿孔。
1.3 評價標準:記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fā)癥及出院時間。出院后多次隨訪,根據患者月經量是否減少,經期是否規(guī)律,痛經有無消失或減輕,瘤體有無復發(fā),貧血有無改善等判斷手術效果是否滿意。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總滿意度95.2%,所有患者術中無大出血,無子宮穿孔發(fā)生,術后感染1例,子宮粘連1例。手術平均時間(41.2±6.9)min,術中平均出血量(39.7±7.5)mL,平均住院時間(5.2±1.2)d。0型Ⅰ型患者45例腫瘤全部切除,Ⅱ型患者10例腫瘤全部切除,7例腫瘤大部分切除,切除范圍>70%,術后多次復查殘留腫瘤無增長。有生育要求者26例,妊娠17例,生育12例。
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肌瘤的簡稱,好發(fā)于中年女性,一般認為子宮肌瘤為激素依賴型腫瘤,其發(fā)生是由于局部雌激素濃度過高刺激子宮平滑肌纖維增生所致[2]。有研究認為[3],對于無生育要求的患者行開腹子宮切除術能達到根治子宮肌瘤的效果,但對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只能采用開腹子宮肌瘤剔除出,此術式不僅創(chuàng)傷大,術中出血多,而且術后容易出現子宮粘連、瘢痕甚至破裂,肌瘤復發(fā)的概率也較高。
宮腔鏡的出現使子宮肌瘤的治療和預后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有報道認為[4]宮腔鏡下切除子宮肌瘤是治療子宮黏膜下肌瘤的最有效方法,尤其是有生育要求,希望保留子宮的患者。宮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無需開腹,不僅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不影響美觀,而且在保留子宮的同時盡可能多的切除了肌瘤,不影響卵巢功能,同時宮腔內操作子宮無切口,不會增加剖宮產率,另外通過B超監(jiān)測電極切割的方向和深度,減少了子宮穿孔的發(fā)生。本組研究的62例患者,術后總滿意度達95.2%,所有患者術中無出血,無子宮穿孔發(fā)生,術后僅有1例患者出現感染,1例患者出現子宮粘連。術后隨訪中未見肌瘤復發(fā)病例,子宮肌瘤未全部切除的7例患者殘留腫瘤未見明顯增大。
宮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是微創(chuàng)手術,較大的Ⅱ型黏膜下肌瘤手術難度增加。Liu等認為[5]米非司酮能夠通過抑制抗孕酮的活性或者PR基因的表達,達到抑制子宮肌瘤組織上皮生長因子基因表達的作用,從而減少或者阻斷子宮的血液供應,使肌瘤萎縮或減小,術中出血少,術腔清潔,但服用米非司酮后子宮肌層的回縮能力下降,肌瘤的界限也變模糊。雖然宮腔鏡的出現大大減少了手術的損傷,提高了手術療效,但大多數子宮肌瘤在患者絕境后會出現萎縮而不需手術治療[6],因此應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
[1] 鐘苑儀.宮腔鏡手術治療黏膜下子宮肌瘤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4,41(2):106-107.
[2] Wu QY.Effect of hysteroscopy on ovarian reserve fun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ubmucosal uterine fibroids[J].Chin J Endosc,2013,19(10):1069-1071.
[3] 郭玉田.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比較[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17):119-120.
[4] 馮美英,肖慧英,李銀鳳.宮腔鏡下黏膜下子宮肌瘤切除60例臨床觀察[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6,48(1):95-96.
[5] Liu H.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submucosal uterine fibroids by hysteroscopy[J].Chin Pract Med,2013,8(29):34-36.
[6]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