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希河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山東 菏澤 274000)
慢性膽囊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病程長,易復發(fā)。西醫(yī)多采用解痙止痛、抗感染及手術等方法治療,但副作用大,療效不佳,復發(fā)率高。中醫(yī)、中藥具有減輕西藥治療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對促進患者預后有著積極意義,并有良好的臨床療效[1-2],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筆者采用自擬疏肝利膽湯治療慢性膽囊炎,收到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2-2016年菏澤市牡丹區(qū)中醫(yī)醫(yī)院門診慢性膽囊炎患者76例為觀察對象,其中男31例,女45例;發(fā)病年齡25~35歲者10例,36~50者41例,51~59歲者21例,60歲以上者4例。76例患者均表現(xiàn)為右脅下脹痛,牽及右肩背,伴惡心、噯氣、嘔吐、食欲不振,墨菲征(+),B超示膽囊壁毛糙。
76例患者均采用自擬疏肝利膽湯治療。方藥組成:柴胡12 g,白芍20 g,枳殼12 g,香附12 g,青皮10 g,延胡索12 g,生大黃6 g,丹參15 g,垂盆草15 g,茵陳30 g,金錢草30 g,炒麥芽30 g,甘草片6 g。惡心嘔吐者加半夏10 g,陳皮10 g,竹茹15 g;右脅刺痛、舌有瘀斑者加郁金12 g;急性發(fā)作,出現(xiàn)發(fā)熱者加金銀花30 g,龍膽草6 g;伴膽結石者加地龍10 g,雞內金15 g。每日1劑,水煎,分2次口服。28 d為1個療程。
3.1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制定。臨床治愈: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B超影像學檢查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B超影像學檢查明顯改善;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B超影像學檢查有改善;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及B超影像學檢查均無改善。
3.2 結果 76例患者中,臨床治愈23例,占30.3%;顯效32例,占42.1%;有效19例,占25.0%;無效2例,占2.6%??傆行蕿?7.4%。
慢性膽囊炎臨床癥狀以右脅脹痛為特點,屬中醫(yī)“脅痛”“膽脹”范疇?!鹅`樞·脹論》載:“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敝赋霰静〉呐R床特點。慢性膽囊炎的中醫(yī)證型以肝胃郁熱證和肝胃氣滯證多見[4]。本病的形成與精神刺激、飲食不節(jié)等因素有關,主要病機為肝膽氣機郁滯,疏泄調達失司,郁久化火化熱,煉液成痰。氣滯則血行不暢而生瘀,痰、瘀、熱互結,壅滯中焦,使中焦樞機失調,致使諸癥叢生?!兜は姆ā分^:“脅痛,肝火盛,木氣實,有死血,有痰流注?!惫P者據(jù)此自擬疏肝利膽湯治療本病,收到滿意的療效。
疏肝利膽湯中柴胡、枳殼、香附、青皮、延胡索疏肝理氣止痛;茵陳、大黃、金錢草清利肝膽;丹參活血祛瘀,通絡止痛;垂盆草甘淡而涼,清熱利痰,消痛涼血,且有護肝利膽作用[5];白芍養(yǎng)肝柔肝,防行氣太過傷及肝陰;甘草緩急止痛;麥芽健胃消食,疏肝化滯。諸藥配伍,共奏疏肝利膽、行氣活血、化痰清熱之效。
慢性膽囊炎一般病程較長,服藥后癥狀雖然消失或減輕,但B超檢查改善往往不明顯,并且易因情志及飲食等因素復發(fā)。因此,還應注意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心情舒暢,飲食清淡,忌辛辣、肥甘油膩厚味,戒煙酒,以利于病情的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