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彬彬+尹昌善+于新月+艾美玲+李響+薛書江+許應天
摘要:為了解延邊地區(qū)的牛弓形蟲感染情況,試驗采用間接ELISA方法對采自不同地方的318份血清樣本進行了血清弓形蟲IgG抗體檢測。結果顯示:在318份血清樣本中,檢出34份陽性血清,血清弓形蟲抗體總陽性率為10.69%,不同地方陽性率之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本次調查首次證實了延邊地區(qū)牛存在弓形蟲感染,這對人畜已造成潛在的危害,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延邊地區(qū);牛;弓形蟲;感染;間接ELISA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科學技術研究項目(吉教科合字[2015]第16號);延邊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ydbksky2017436)
中圖分類號: S858.2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1.033
弓形蟲病的病原體是孢子蟲綱、弓形蟲屬的龔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其寄生于動物或人的有核細胞內,以淋巴結腫大、高熱稽留、呼吸困難,多導致孕畜的流產、死胎或畸形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種世界性分布的人獸共患原蟲病[1]。弓形蟲病在人群中流行范圍廣,全世界約1/4人口受到感染,平均血清抗體陽性率為25%~50%,甚至可高達85%以上[2]。
養(yǎng)牛業(yè)是吉林省以及延邊地區(qū)畜牧業(yè)中的重點產業(yè)之一,延邊黃牛又是中國五大優(yōu)良品種之一,牛肉與人類生活有著密切關系,因此牛肉的安全生產對人類健康有著重要意義。目前,在國內很多地區(qū)已有關于牛弓形蟲病血清流行病學的調查報告[3-7],但尚未見延邊地區(qū)牛的相關報道。本研究旨在彌補該空白,為今后制定延邊地區(qū)弓形蟲病的綜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據(jù)。
1材料
1.1 被檢血清
血液采自延邊地區(qū)八個縣、市(延吉、敦化、琿春、圖們、和龍、龍井、安圖、汪清)的養(yǎng)殖戶,共計318份,按照常規(guī)操作分離血清后于-20℃保存待檢。
1.2 試劑
由軍事醫(y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yī)研究所提供弓形蟲血清IgG抗體間接ELISA檢測試劑盒,內含GRA7抗體原、參考陽性血清、緩沖液等。
1.3 儀器及器材
酶標板購自Biolab公司;酶標儀購自BioTek公司。
2 方法
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應用SPSS11.5統(tǒng)計分析軟件分析檢測結果。
3 結果
3.1 318血清樣本的檢測結果
用間接ELISA法對318份血清樣本進行了弓形蟲IgG抗體檢測,結果共檢出34份陽性血清,總抗體陽性率為10.69%。
3.2 不同地區(qū)牛弓形蟲感染情況
不同地區(qū)牛弓形蟲陽性率范圍為0.00%~35.00%,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表明,不同地區(qū)抗體陽性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1。
3.3 陽性血清OD值分布情況
陽性血清的OD值范圍為0.423~1.781(臨界OD值為0.42),平均OD值為0.661。
4 討論
弓形蟲病是一種重要的人獸共患原蟲病。由于該寄生蟲對宿主、宿主組織無嚴格選擇性,可在終末宿主之間、中間宿主之間和終末宿主與中間宿主之間相互傳播。主要是由于誤食了被孢子化卵囊污染的食物或者飲水和含弓形蟲包囊的生肉或者未煮熟的肉類而感染[8]。動物性食品中含有的弓形蟲包囊被人誤食是人感染弓形蟲的一種重要途徑。牛是人類主要的肉類及奶制品來源,所以其食品安全對人類健康和畜牧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有著密切關系。因此,用間接ELISA法對延邊地區(qū)8各縣市開展了本調查,結果血清弓形蟲抗體總陽性率為10.69%(34/318),首次證實了延邊地區(qū)牛存在弓形蟲感染,這對人畜具有潛在的危害,相關部門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在這次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同地方牛弓形蟲的陽性率之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延吉、和龍和安圖最低(0.00%),而龍井最高,為35.00%。據(jù)蔣業(yè)慧等[5],北疆部分地區(qū)11個奶牛場的奶牛血清弓形蟲抗體總陽性率為15.30%(101/660),不同地區(qū)陽性率之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1.67%~26.79%),該結果與本次調查結果基本一致,而據(jù)趙鵬等[3],長春地區(qū)牛血清弓形蟲抗體總陽性率為5.97% (12/201),不同地區(qū)陽性率之間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這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區(qū)的終末宿主貓的活動情況、氣候條件、飼養(yǎng)管理和檢測方法等不同所致。因此,在今后預防牛感染弓形蟲應該做好以下工作:禁止飼養(yǎng)場養(yǎng)貓,嚴禁無關的人畜進入飼養(yǎng)場,消滅飼料廠周圍的鼠類等;在預防人類感染弓形蟲應該做好以下工作:加強科普知識的宣傳,改善人們的不良飲食習慣,加強飲食行業(yè)的衛(wèi)生監(jiān)督(切生熟的菜墩要分開),科學養(yǎng)貓(不要喂各種生肉),最好不與貓接觸,尤其是孕婦、獸醫(yī)工作者和屠宰場的人員,在工作時應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
參考文獻
[1]MARTIN K,CAROLIN S,KARSTEN F,et al. Survival of Toxoplasma gondii tachyzoites in simulated gastric fluid and cow's milk[J]. Veterinary Parasitology,2017,233(01):111-114.
[2]高歌.弓形蟲病臨床特征及診治研究新進展[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4(09):848-851.
[3]趙鵬,張守發(fā),賈立軍,等.吉林省長春地區(qū)牛弓形蟲病血清學調查[J].畜牧與獸醫(yī),2016(05):146-147.
[4]劉文韜,路義鑫,鹿凌巖,等.黑龍江省部分地區(qū)牛弓形蟲病血清學調查[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0,(10下):80-81.
[5]蔣業(yè)慧,王正榮,張艷艷,等.北疆部分地區(qū)奶牛弓形蟲血清學調查[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5,51(09):56-57.
[6]殷銘陽,王金磊,譚啟東,等.甘肅省瑪曲牦牛弓形蟲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及風險因素分析[J].畜牧與獸醫(yī),2015,47(10):105-108.
[7]趙全邦, 胡廣衛(wèi), 李靜,等.青海省德令哈地區(qū)牛弓形蟲病血清學調查[J].畜牧與獸醫(yī),2011,43(04):103-104.
[8]王艷華,張德林,李學瑞,等.弓形蟲病免疫學診斷方法研究進展[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7(06):53-57.
作者簡介:禹彬彬, 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動物醫(yī)學。
通訊作者:許應天,博士,朝鮮族,教授,研究方向:獸醫(yī)寄生蟲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