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美
摘 要: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核心,閱讀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當前教師對語文教材課堂講解過多過細,閱讀教學質量差、效率低,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和個人素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高效閱讀能力,非常有必要。
關鍵詞:課內外;閱讀方法;閱讀習慣
一、問題提出的現(xiàn)實背景及意義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核心,《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zhèn)€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過度發(fā)揮。
當前閱讀教學中,教師對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過分倚重,課堂講解過多過細,這種認識和操作上的錯誤導致當前小學語文課內閱讀教學質量差、效率低。
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和個人素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高效閱讀能力非常有必要。
二、問題的研究內容
1.課內:語文教材
(1)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課前,利用大多數(shù)學生家里都有電腦、學生也非常喜歡上網(wǎng)的優(yōu)勢,讓學生根據(jù)老師的布置,有目的地上網(wǎng)搜集課文的作者資料、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包括文字的、圖片的、音像資料等,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存在U盤上。上課時利用班班通進行展示,別人展示過的就不再重復,對于展示好的及時進行激勵、表揚,鼓勵學生養(yǎng)成搜集處理信息的良好習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時,老師要做好相應準備,要預料到學生準備不夠周全的情況,對于學生沒有展示到的,教師要補充演示。
(2)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讀課文時不夠積極,有的同學讀得不認真,應付了事,有的同學干脆不讀,原因是部分同學覺得讀課文太簡單,沒有意思,有的同學總覺得自己已經(jīng)讀好了。為此,在學生一進入高年級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在學習課文前,我讓學生在課堂上首先練習把課文讀正確,做到不錯字、不添字、不落字,曾經(jīng)我做過幾次實驗,先讓學生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將一篇課文自讀10遍,然后讓每個同學起來接讀課文,結果發(fā)現(xiàn),讀課文一點兒不出錯的同學幾乎沒有。通過多次實驗,讓學生從內心真正懂得,要把一篇課文讀正確、流利,真的不容易,就更別提有感情了。在學習新課文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視頻朗讀、老師的示范,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充分利用晨讀的時間,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對讀得好的學生及時進行鼓勵,讓學生在讀與聽讀的過程當中,也學會了怎樣去評價一個學生讀得怎么樣,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等。
(3)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
在預習環(huán)節(jié),布置學生自讀課文,清楚自己哪些內容已經(jīng)讀懂了,怎樣讀懂的,哪些問題沒有讀懂,對不懂的地方有什么疑問,從中找出個性和共性的問題。
(4)篩選、梳理,討論、解決問題
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會提出很多問題,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問題都要交給學生自己去解決。經(jīng)過教師引導和點撥后能解決的問題,也盡量交給他們去解決。
學生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交給學生進行討論答疑。把在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讓同學交流一下,解決哪些問題最有價值,以解決學生提問題過散、過偏、過難、過易的問題,時間久了,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圍繞教學目標、重難點來提問題,提問題的水平越來越高,慢慢杜絕無效問題的提出,進行有效提問,通過長期的訓練,老師不用再提問題,僅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就能夠完成教學目標,以便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問題是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的,自己提出的,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更高,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正體現(xiàn)了葉老先生的“教是為了達到不教”。
學生在自學中,不但有了潛心思考,而且借助參考書和工具書,不少問題已解疑。余下的問題再經(jīng)過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取長補短,糾錯立正,既增加了學習興趣,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5)培養(yǎng)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學習的能力
組內討論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過程,必須給予充足的時間。當然,除了時間充足之外,還要注意要讓組內的每一個成員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并提出問題,共同討論解決。討論完之后,也要讓每個學生都知道組內在討論什么,達成了怎樣的共識,如何代表小組去發(fā)表意見,做小組代表的機會也應盡量公平些,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
(6)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并嘗試運用
在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后,或者是在理解課文的同時,指導學生通過自讀、合作交流,感悟文章最基本的表達方法,能說出運用這種表達方法好在哪里,運用自己喜歡的寫作方法進行寫作小練筆,嘗試運用。
2.課外:課外讀物
(1)利用好《主題叢書》
指導學生運用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閱讀與課文相關的《主題叢書》上的文章,談自己的收獲,包括內容方面的、表達方面的。每天布置一道閱讀作業(yè),檢查學生對《主題叢書》的閱讀質量。
(2)讀報紙,瀏覽時事新聞,關注國內外大事
這也是新課程標準里提到的,每天早上利用早讀時間在班內介紹,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會傾聽的能力。
(3)學校圖書室里的書,家委會辦公室里的書、班級圖書角的書,自己家里的書,買的、借來的書,只要自己喜歡,只要思想健康,課堂上完成任務后,隨時可以讀,也可以課外自己利用業(yè)余時間閱讀。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