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積東 林中梅 朱海燕
(1 大連市皮膚病醫(yī)院 整形外科,遼寧 大連 116021;2 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yī)院整形外科,遼寧 大連 116021;3 大連市皮膚病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21)
臨床在對患者實施游離皮瓣移植的過程中,主要為了對患者的皮膚軟組織實施覆蓋,小部分患者為了對表現(xiàn)出的死腔以及表現(xiàn)出的深部缺損進行有效填塞[1]。為了確保組織器官缺損患者于臨床可以獲得顯著的修復再造效果,此次研究主要將我院收治的組織器官缺損患者62例作為主要對象,臨床對所有組織器官患者選擇穿支皮瓣的方法完成修復再造治療,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組織器官缺損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男18例,女44例;年齡分布范圍為23~82歲,平均年齡為(45.69±5.92)歲;其中表現(xiàn)出頭頸部惡性腫瘤的患者32例(患有惡性黑色素瘤的患者5例,患有鱗癌的患者15例,患有基底細胞癌的患者10例,患有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的患者2例),臨床選擇實施股前外側穿支皮瓣治療的患者38例;臨床選擇實施腹壁下動脈系統(tǒng)穿支皮瓣的患者20例;臨床實施橫行腹直肌肌皮瓣游離的患者4例。
1.2 方法:在準備實施手術前,臨床選擇超聲多普勒對患者的穿支血管位置以及穿支管徑大小實施測量。針對PTA皮瓣在實施標記的過程中,主要將患者內踝中點與患者膝關節(jié)中點二者連線作為此次研究的軸線,主要將此軸線分成四部分[2]。諸多穿支主要于中間兩部分進行分布,并且在軸線中點表現(xiàn)出穿刺的概率達到了54%左右[3]。將患者髂前上棘以及患者髕骨外側二者之間的連線作為ALT皮瓣軸線,并且諸多穿支于此線中點3厘米直徑圓中間的位置進行分布;在患者臍旁正中線位置作為DIEP穿支血管,在臍旁矩形范圍內(6 cm×2 cm),每一側均具有穿支血管(直徑在0.5 cm以上)分布,數(shù)量在2~8支。主要將患者髂后上棘同患者股骨大轉子之間的連線作為SGAP軸線。在患者連線中上三分之一的交界的位置作為穿支的位置。在患者臀下溝上方設計平行位置同患者臀下溝梭形皮瓣位置實施IGAP[4]??梢杂行綔y到患者的穿支血管。根據(jù)設計對患者的皮膚實施切開操作,對于患者的四肢主要從患者皮瓣后外側開始進行,對于患者軀干以及臀部位置,從患者皮瓣兩側開始進行。直至患者肌膜下方或者患者深筋膜下方,利用可吸收線對患者的筋膜以及真皮進行有效固定,順著此層對患者認真實施剝離,禁止對患者的穿支造成損傷,于對照穿支血管發(fā)現(xiàn)標記的數(shù)量為1支或者2支,針對患者的血管穿出肌肉可以有效發(fā)現(xiàn),針對患者的筋膜透明膜組織可以有效明確,在此過程中,將患者皮瓣另一側有效切開[5]。針對患者的皮瓣實施游離,確保僅存穿支血管同患者的肌體二者有效相連。之后于2.5~3.5倍放大鏡引導下,順著患者穿支血管向著患者的源血管實施剝離,保證血管蒂處于加長狀態(tài),確?;颊叩难芄軓捷^粗,確??梢杂行呛蟍6]。
在所有患者中,表現(xiàn)出皮瓣完全壞死的患者2例。完成手術后的6 d,對患者實施皮瓣清除術治療,利用右側胸大肌肌瓣+游離植皮術對患者的創(chuàng)面實施修復治療。對患者完成游離皮瓣手術之后,選擇多普勒針對患者血流是否保持通暢實施探測,最終發(fā)現(xiàn)患者的皮溫表現(xiàn)正常,或則稍微低,完成手術后患者的皮瓣色澤表現(xiàn)較為接近,表現(xiàn)出質地柔軟的特點,患者的腹部以及臀部均可以較好的活動,外形效果較為滿意。臨床完成DIEP皮瓣手術后,表現(xiàn)出部分脂肪液化的患者2例,臨床完成FTRAM皮瓣乳房再造手術后的14 d,腹部仍然表現(xiàn)出疼痛癥狀的患者4例。所有患者均獲得為期4~7個月的隨訪,所有患者的皮瓣成活情況表現(xiàn)良好,表現(xiàn)出質地柔軟的特點,于供區(qū)未表現(xiàn)為并發(fā)癥的情況,于供區(qū)對患者實施植皮治療,最終全部成活。
臨床主要將穿支皮瓣類型分為兩種,分別為隔穿支皮瓣以及肌皮穿支皮瓣。臨床在對患者進行穿支皮瓣選擇的過程中,需要滿足以下幾方面:①要求患者的血供需要滿足持續(xù)性以及穩(wěn)定性的特點;②要求患者的血管蒂長度需要足夠;③要求患者需要至少保證存在1支穿支血管的口徑不小于0.5 mm。④患者的供瓣區(qū)可以完成直接縫合[7]。
對患者在選擇穿支皮瓣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在對解剖血管實施追蹤的過程中,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以及精力,此外針對手術人員在顯微外科相關操作技術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并且對患者實施穿支血管的位置以及穿支血管口徑較易表現(xiàn)出變異的情況,此外對于細小血管較易表現(xiàn)出牽拉的情況以及扭曲的情況,往往會表現(xiàn)出血管痙攣等系列的缺點。但是臨床在實施修復重建外科過程中,仍然屬于較為重大的一項突破,針對臨床表現(xiàn)出較為嚴重的軟組織缺損癥狀,臨床通過對其實施創(chuàng)面修復治療后,可以獲得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尤其穿支皮瓣的有效應用,可為患者修復再造效果的提高做出重要的保證。綜上所述,臨床對組織器官缺損患者在實施治療的過程中,合理選擇穿支皮瓣的方法進行治療,最終可以獲得較為顯著的修復再造效果,獲得顯著的治療滿意度,凸顯選擇穿支皮瓣方法對組織器官缺損患者實施修復再造治療的臨床價值。
[1] 曾昂.旋髂淺動脈穿支皮瓣的數(shù)字化解剖研究及其修復面部缺損的臨床研究[D].北京: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
[2] 崔懷瑞.腹前外側壁跨區(qū)穿支皮瓣的應用解剖及3D可視化研究[D].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
[3] 程代薇,彭德飛,李自力,等.額部皮瓣在面部組織器官缺損修復與再造中的應用[A].貴州省醫(yī)學會.2010年貴州省顯微外科年會暨貴陽顯微外科中心揭牌儀式論文匯編[C].貴州省醫(yī)學會,2010.
[4] 黃耀鵬,方炫量,胡瑞斌,等.游離穿支皮瓣在拇指全形再造足部供區(qū)修復中的應用[A].浙江省醫(yī)學會顯微外科分會、浙江省醫(yī)學會手外科分會.2015年浙江省顯微外科學會年會暨浙江省手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浙江省醫(yī)學會顯微外科分會、浙江省醫(yī)學會手外科分會,2015.
[5] 董佳生,王濤,馮瑞錚,等.腹壁下動脈穿支(DIEP)皮瓣自體組織移植乳房再造[J].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15,11(3):154-156.
[6] 陳明智,王志強,倪鑫,等.甲狀腺上動脈穿支皮瓣在面部缺損修復再造的臨床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0):87.
[7] 杜麗平,游曉波,傅榮.應用脛后動脈皮穿支皮瓣修復小腿及足軟組織缺損84例臨床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