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
經(jīng)常在媽媽群為大家推薦繪本,雖然看上去不過是一本書,但對于我來說,卻深感責(zé)任重大,因為每一本繪本都可能對一個孩子,或者很多孩子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影響,我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都充滿正能量,直到有一件事情的發(fā)生,讓我意識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起跑線”這三個字,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似乎是伴隨我們80后成長起來的關(guān)鍵詞。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優(yōu)化,如今這三個字反而成了一個禁忌詞,眾多學(xué)者專家都在反對提及。凡事都有平衡點,而非極端,一個詞也是一樣的,在人生中,也許起跑線并不重要,但有一件事上,起跑線則是越早越好,那就是——閱讀。
有一個數(shù)據(jù)證明了這一點,全世界成年人每年平均閱讀數(shù)量最多的猶太人,一年平均閱讀64本書,而我們中國成年人,每年平均閱讀數(shù)卻不到1本,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個故事,猶太人會在書上涂蜂蜜,讓小寶寶去舔,讓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書是“好吃的”,這就是起跑線,閱讀從娃娃抓起,才會讓閱讀的生命和益處無限延長。
悅讀,不要只在“門”里讀
漢字很有趣,也很有意境,我們看“閱讀”——在門里閱讀,很安靜的感覺,加上“親子”兩個字,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在房間里安靜地閱讀,很溫馨。但事實上,有很多媽媽和我抱怨:“為什么我的孩子總是坐不住,聽著聽著就跑了?是我講得不好,還是孩子沒定性?”都沒錯!在親子閱讀中,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聲音。其實,學(xué)齡前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的知識都是在動、在游戲中獲取的,所以親子閱讀也不一定要全程安靜,打開“門”,讓心情愉悅,變成“悅讀”,也許會有更大的驚喜等著你!
從心開始,沒有功利的悅讀
曾經(jīng)一個朋友問我:“為什么我一說講故事了,孩子就一臉勉強?”我問她是怎么讀的。她說:“就是一邊講,一邊問她問題,結(jié)束之后再讓她復(fù)述一遍故事,看她記沒記住?!蔽荫R上讓她暫停這樣的功利閱讀,再這樣下去,本來很好的事情就會被搞砸了。推己及人,想想我們小時候上課的畫面,被老師強迫拉起來回答問題的感覺好不好?
親子閱讀不僅僅為了讀書學(xué)知識,更多的是親子情感的提升、孩子良好習(xí)慣的養(yǎng)成。帶著喜悅的心情去做事情,壓力總是最小的。坦白講,閱讀沒有短期“效益”,如同吃飯一般,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吃一頓飯就會長5斤肉,只有每天都吃,而且快樂地吃,營養(yǎng)才能慢慢被吸收,融入骨與肉中,早晚有一天會看到孩子長大成人,閱讀亦然。
親子閱讀第一大要點就是,深呼吸,把心靜下來,拋開所有的工作生活壓力,將接下來的15~30分鐘的時間當(dāng)成是靜化自己、親近孩子的時光,一起享受故事的快樂,可以討論,但不要居高臨下地詢問,放松再放松,會讓孩子消化得更好。
感官喜悅,健康閱讀的基礎(chǔ)
人是視覺動物,特別是孩子,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眼睛特別亮,對美好的事物接收得特別爽氣,他會喜歡漂亮的衣服、漂亮的景色、漂亮的人,當(dāng)然包括漂亮的書。如果把外界接觸的美好稱為硬件的話,閱讀則是受益終生的軟件。如何讓孩子接觸到漂亮的書呢?要讓他用眼睛多看圖象信號,多聽美好的語言,正如臺灣著名作家郝廣才在《好繪本,如何好》里所說的,我們現(xiàn)在沒有文盲,卻多了很多圖盲,如果我們父母沒有好的觀念,讓孩子錯過圖象閱讀階段的話,對于孩子的想象力、審美能力都是一種損失。
如何才能讓孩子在閱讀審美上更勝一籌,贏在起跑線上呢?
1. 環(huán)境要漂亮
很多人會提倡給孩子做一個漂亮的書架,甚至?xí)?,裝滿漂亮的書,這當(dāng)然是沒有錯的,但仍然停留在淺表上的“漂亮”上。真正的閱讀環(huán)境中有兩大要素——人和書。為什么把人放在第一位?在親子閱讀的氛圍中,父母才是第一主角,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境裝飾,充滿愛心、熱愛閱讀的父母即使在四面白墻的房間里,抱著孩子讀書,都是最美的豪華裝飾。
我們所說的環(huán)境漂亮,就是到處都有書香氣息,讓孩子隨處都可以看到書,看到讀書的父母,這才是最漂亮、最有益的環(huán)境。
2. 書籍要漂亮
以前我們也介紹了很多選書的方法和技巧,其實讀書也是因孩而異,不同的生理心理發(fā)展階段、不同的愛好興趣,在海量的書籍中都會有所著眼,本篇文章中,我倒是要提一下兩種不推薦的選書方式,請家長們引以為戒。
一種是自作主張的選擇,然后抱怨孩子不喜歡看書。其實孩子可能只是不喜歡你給他選的書。我曾經(jīng)犯過類似的錯誤,在女兒小班的時候,我心一黑,給她選了好多獲得國際大獎的、很有歷史感,連畫風(fēng)都很深沉的繪本,結(jié)果她看得呵欠連天。這種繪本不好嗎?相反,這種繪本價值很高,但對于閱讀基礎(chǔ)還比較弱的孩子來說,并不適合,他們需要有一定的知識沉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第二種不推薦的就是任由孩子選擇。如今的兒童圖書市場良莠不齊,當(dāng)書都成斤賣的時候,就是我們更加要警惕的時候,包括很多作家也會因為利益驅(qū)使,進行快餐式的批量寫作,這樣的內(nèi)容基本沒什么營養(yǎng)。好書千千萬,你最了解孩子的年齡和閱讀基礎(chǔ),設(shè)定一個范圍,讓孩子在安全范圍中選書,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帶孩子去書店的繪本區(qū),或者去專門為孩子開放的兒童繪本館,屏蔽掉一些不利因素,讓親子閱讀更加純粹、簡單。
互動喜悅,要給孩子閱讀儀式感
不論是親子共讀,還是自主閱讀,父母都是主角,都要在現(xiàn)場。這樣做的好處是,對于孩子來說,他覺得爸爸媽媽和他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讀書不是任務(wù),不是只有他在完成,而你在看肥皂劇、看八卦。而對于你來說,你很有幸地有了一個重新捧起書的機會,時間久了,心態(tài)都會變得積極起來,親身感受那種“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成就感。
拋磚引玉,我們家的閱讀氛圍是這樣的:小中班的時候,以親子共讀為主,不論是抱坐腿上,還是肩并肩一起,只要舒服,只要在一起就是對的;從大班開始到現(xiàn)在,共讀與自主閱讀同時進行,首先,我們會確定這段時間我們各自要讀的書,然后我們各讀各的,她看她的繪本、游戲冊、橋梁書、少年小說,我看我的大書,各自學(xué)習(xí)。遇到有趣的情節(jié),可以隨時分享給對方,討論一會兒后,繼續(xù)回到自己的書上。同時,我們會制定自己的讀書量,比如每天半小時,或者每天30頁,一定要達到,如果特別喜歡,就繼續(xù)讀下去。目標(biāo)達到后,就是我們的親子共讀時間,其實就是我們一起看同一本書,我給她講,她可以隨時發(fā)問,同樣有讀書量的要求,完成后,和書再見,進入甜蜜的夢鄉(xiāng)。
每天都讓孩子在閱讀的陪伴下,給一天的學(xué)習(xí)生活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同時,閱讀會讓親子氛圍慢下來,暖下來,特別是對于小學(xué)生的家長們,我們的親子關(guān)系不再像幼兒園時那樣你儂我儂,在學(xué)業(yè)的壓力下總會有很多的焦躁情緒表露出來,而親子閱讀的時間成為了焦躁間隙非常寶貴的純粹時間,所以一定要珍惜,不但是習(xí)慣的養(yǎng)成,也是修復(fù)親子關(guān)系的好機會。
此外,為了讓孩子和書成為永久的朋友,父母們要集思廣益,不妨試試“發(fā)明”一些和書相關(guān)的互動活動。
制作閱讀掛歷——DIY一本閱讀掛歷,每個月都有閱讀書單的羅列,比如一個月讀3本書,每天閱讀結(jié)束都在當(dāng)天日期上記錄下讀書的頁數(shù),達標(biāo)的還要填上小星星。一個月結(jié)束后,做一次閱讀總結(jié),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在內(nèi)化孩子的閱讀,同時讓孩子有了閱讀的儀式感。
圖書漂流活動——可以和班級里的小朋友或者鄰居小朋友組建一個圖書漂流組,每隔一段時間就互換自己喜愛的書籍,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往往會學(xué)會珍惜,所謂書非借不能讀也,也是這個道理。
圖書公益活動——帶著孩子們一起關(guān)心貧困地區(qū)小伙伴,開展捐書公益活動,比如“捐一本書換一棵植物”,讓孩子們獻愛心的同時,又有新的所得,有趣有意義。
我們要為閱讀賦予更新的理念與實操,當(dāng)閱讀變?yōu)閻傋x,孩子從心到身都在接受著快樂的洗禮,讀書不再是個枯燥的事情,而是讓人充滿期待,充滿驚喜的過程,關(guān)鍵在于,父母先用心,這也是一項終生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