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紅
(運城市婦幼保健院,山西 運城 044000)
米非司酮與利凡諾爾均為婦產科常用引產藥物,中期引產的時間為妊娠14周后[1]。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2014年妊娠14周后引產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本文主要對在中期引產中應用米非司酮聯合利凡諾爾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為保證本次臨床觀察的順利進行,我院特抽取2016年9月~2017年5月在我院婦產科行中期引產的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分別應用兩種藥物進行干預,并對比兩種藥物對患者引產成功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2016年9月~2017年5月在我院婦產科行中期引產的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抽簽的分組形式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共有患者30例,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為(26.0±1.5)歲,有人工流產史9例,無人工流產史21例;對照組共有患者30例,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為(25.5±2.1)歲,有人工流產史10例,無人工流產史20例,兩組患者孕周均(14~23)周,平均孕周(19.5±2.7)周,均自愿終止妊娠并排除對引產藥物過敏的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根據抽簽結果對照組應用單一引產藥物注射用利凡諾爾而進行引產,應用(北京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2105注射用利凡諾爾規(guī)格:50 mg/支,給藥方式為注射至患者羊膜腔內,用藥劑量為100 mg,注射完畢后,加壓固定患者腹部。觀察組30例患者應用米非司酮+利凡諾爾聯合引產,詳細用藥方法如下:在患者引產前24小時內給予患者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633,規(guī)格:25 mg/片,給予患者50 mg(2片)/次,2次/日,用藥后2小時內禁止患者進食,注射利凡諾爾前共服用3次,總共服用米非司酮150 mg,服下第3次藥物后,同對照組患者應用注射用利凡諾爾常規(guī)引產,給藥方式及劑量均同對照組患者。
觀察兩組患者引產成功率、相關指標、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患者疼痛評分。(1)引產成功率:引產成功例數/組內總例數*100%[2]。引產成功:患者有規(guī)律宮縮,胎兒、胎盤順利娩出。(2)相關指標:宮縮出現時間:從注射完利凡諾爾至宮縮出現所需的時間,以h為單位。引產時間:自開始規(guī)律宮縮至胎兒、胎盤排出時間,以h為計量單位。產后出血量:患者引產后2 h為觀察時間,出血量以容積法獲得,單位為ml。(3)并發(fā)癥: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發(fā)癥例數/組內總例數*100%,并發(fā)癥(胎膜殘留、宮頸裂傷)等。(4)患者疼痛評分:根據VAS疼痛評分獲得,由護理人員觀察獲得,共10分,分數與疼痛指數成正比。
觀察組患者經聯合治療后引產成功率為100%,對照組患者經利凡諾爾干預后引產成功率為83.33%,在引產成功率上觀察組具有顯著優(yōu)勢P<0.05,觀察組患者的宮縮出現時間、引產時間及產后出血量指標比較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引產成功率、宮縮出現時間、引產時間及產后出血量比較表(±s)
表1 兩組患者引產成功率、宮縮出現時間、引產時間及產后出血量比較表(±s)
組別n引產成功率[n(%)]宮縮出現時間(h)產后出血量(ml)引產時間(h)觀察組3030(100.00)29.01±1.21139.2±20.57.05±0.57對照組3025(83.33)59.5±2.52175.2±35.011.0±1.21 x2/t/5.4545.2124.86116.175 P/<0.05<0.05<0.05<0.05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V A S疼痛評分為(4.6±1.0)分,觀察組30例患者中僅有1例出現胎膜殘留,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對照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為(4.9±1.5)分,對照組3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現并發(fā)癥,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6.66%,5例患者中輕度宮頸裂傷2例、中度宮頸裂傷1例、2例患者胎膜殘留,兩組的VAS疼痛評分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t=0.911,觀察組患者的的并發(fā)癥幾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x2=3.963。
兩組患者應用的注射用利凡諾爾是臨床中引產的常用藥物,利凡諾爾為強力消毒殺菌劑,將其注入患者羊膜腔后會產生內源性前列腺素,提升羊水內的前列腺素含量,促使胎盤變性壞死,引產時應用利凡諾爾會使胎兒中毒,促進患者子宮平滑肌收縮,但因本組患者孕周均在(14~23)周,屬妊娠中期,患者的子宮狀態(tài)基本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但宮頸成熟度不佳,靠誘發(fā)宮縮使宮頸管被動擴張,使得在引產過程中胎兒通過宮頸管不順利,使引產總時間增加,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增加引產失敗率,據本次臨床觀察結果顯示:本組對照組患者僅應用利凡諾爾進行引產,有5例產婦引產失敗,引產成功率僅為83.33%,明顯低于應用米非司酮聯合利凡諾爾引產的觀察組患者(100%),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引產的成功率與患者的宮頸成熟度有直接的關系,通常妊娠中期的患者宮頸成熟度不佳且宮頸管狹窄,極易在引產中出現宮頸裂傷、產后出血等并發(fā)癥。文中觀察組患者應用米非司酮聯合利凡諾爾進行引產,在對照組的常規(guī)引產基礎上聯合米非司酮,米非司酮為新型抗孕激素,在患者用藥后米非司酮會與患者體內孕酮競爭受體,干擾孕酮對妊娠的支持,同時具有擴張宮頸、軟化宮頸的作用[3]。米非司酮在抗孕激素中屬于強力型,據相關數據顯示:米非司酮與孕酮受體親和力強顯著高于普通孕酮,同時非司酮具有降低前列腺素分解代謝的作用,使患者宮頸軟化,在進行引產時可讓胎兒順利通過宮頸管,減輕產婦痛苦,縮短引產時間[4]。據本次臨床觀察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宮縮出現時間、引產時間及產后出血量等指標比較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患者的平均VAS疼痛評分為(4.6±1.0)分,對照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為(4.9±1.5)分,兩組的VAS疼痛評分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本次臨床研究例數偏少有關。
綜上所述,在中期引產中應用米非司酮聯合利凡諾爾可有效提升患者引產成功率的同時,改善患者各項術中指標,可在臨床中推廣。
[1] 邱 蘭,陳玉環(huán),張慧莉.子宮動脈栓塞術聯合利凡諾及米非司酮用于妊娠中晚期前置胎盤狀態(tài)引產[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6,S(1):00266-00266.
[2] 蔡 昱,何 川,戰(zhàn) 媛,等.利凡諾、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中期引產的臨床效果[J].廣西醫(yī)學,2015,7(9):1328-1330.
[3] 陸少麗,楊 臻.頓服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在引產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6,38(11):1505-1506.
[4] 梁麗霞,王 艷,鄭 瑄,等.43例中期引產產后出血臨床分析[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5,15(7):936-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