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才錄
在美國留學期間,我曾親歷了美國學校對中學生別樣的感恩教育。
我的美國房東是個臺灣人,他有一個14歲的女兒,叫薇薇安,上中學八年級。一個周末,薇薇安從學校里帶回一個玩具嬰兒,并說這是學校留給她的家庭作業(yè),要她當一天嬰兒的“媽媽”。這時,我和薇薇安的媽媽才注意到那個玩具嬰兒,原來它不是一個普通的玩具娃娃,而是一款高科技模擬嬰兒,嬰兒的身體里裝有一個電腦芯片,使它完全具備與真嬰兒一樣的各種基本功能,諸如:吃奶、睡覺、尿床,會哭、會鬧、會喊抱抱,等等。看到我和她媽媽滿臉不解的表情,薇薇安進一步解釋說,這是他們學校新開的一堂感恩教育課,通過讓學生當一天嬰兒“媽媽”,來親身體會一下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讓學生學會對父母感恩。
模擬嬰兒剛抱回來時,還處于“休眠”狀態(tài),薇薇安小心翼翼地把它抱回到她的臥室,放在特地為它準備的嬰兒搖籃里。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模擬嬰兒就自動“蘇醒”了,它哇哇地大哭起來,把睡得正香的薇薇安吵醒了。薇薇安揉著惺忪的睡眼,一邊打著哈欠,一邊翻看老師給她預備的育兒知識手冊,意識到嬰兒可能是餓了。于是,薇薇安按照育兒知識手冊里提到的方法,去給模擬嬰兒沖奶粉,然后喂奶。“嬰兒”吮吸著奶水,馬上停止了啼哭?!皨雰骸背赃^奶后,可能是吃得有點急,不時地打著嗝兒,于是,薇薇安又把“嬰兒”身子豎立起來抱著,在“嬰兒”的背上輕輕地拍著———她在給“嬰兒”拍嗝兒呢。吃飽奶的“嬰兒”便沖著薇薇安裂開小嘴笑了。
薇薇安想把它重新放在搖籃里躺著,自己好再去睡會兒,要知道以前的每個周末,她可是要睡到中午才會起床的。可是,薇薇安把模擬嬰兒放到搖籃里,“嬰兒”就哇哇哭個不停。薇薇安只好又抱起“嬰兒”,一邊輕拍著,一邊在地上來回走動。薇薇安抱得小心翼翼,因為模擬嬰兒的頭能360°轉動,一旦“嬰兒”的頭轉了360°,便意味著“嬰兒”夭折,也意味著她的功課失敗。薇薇安整整搖了一個多小時,嬰兒才閉上眼睛呼呼睡著了。薇薇安小心翼翼地把“嬰兒”放進搖籃,然后使勁甩著胳膊,她的胳膊累得又酸又疼。薇薇安爬到到床上想再睡個“回籠覺”,還沒等她入夢,“嘎兒、嘎兒、嘎兒”,“嬰兒”又哭開了,薇薇安抱起“嬰兒”一看,原來它尿了……
薇薇安被“嬰兒”整整折騰了一天,累得腰酸背痛胳膊抽筋,好在功課總算圓滿完成了。晚上,薇薇安對她媽媽說:“媽媽,現在我才體會到養(yǎng)育一個嬰兒有多難。媽媽,謝謝您!”薇薇安一下撲到媽媽懷里,眼睛里閃爍著感恩的淚花。
看著她們母女,我不禁想起了中國那句古話: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然而,在這種教育模式下,中學生不養(yǎng)兒也能知父母恩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