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州
摘要 從大田農作物、蔬果種植2個方面分析了調虧灌溉在農業(yè)中的應用,以期為調虧灌溉的科學應用提供參考,進而推動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 調虧灌溉;農業(yè);應用方式
中圖分類號 S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2-0170-01
調虧灌溉是指提供特種程度的水分脅迫條件,令不同類型作物的生理和生化過程產生變動,進一步強化其日后的抗旱潛力,即憑借作物本身的機理變化實現(xiàn)高水分利用的目標[1]。實際調查發(fā)現(xiàn),沿用這類方式不僅可以促進作物營養(yǎng)器官的生長、提升根冠比,同時更能夠透過營養(yǎng)、生殖器官內部光合產物的協(xié)調性分配,來改善作物品質,獲得更高的作物產量。由此看來,為了促進作物產量、水分利用、品質等同步大幅提升,選擇及時理清調虧灌溉在農業(yè)中的妥善性應用方法,顯得十分關鍵。
1 調虧灌溉在大田農作物中的應用
1.1 大豆
在苗期與開花期對大豆進行合理程度的調虧灌溉,有助于暫時降低大豆實際株高,確保在日后供水恢復之后更加快速地帶動株高增加。主要原因是大豆葉面積增加速率會因為水分脅迫作用而出現(xiàn)變慢的跡象,而持續(xù)到正常灌溉階段時,大豆根部等會隨著控水強度增加而同步充滿活力,最終配合較長時間和一定強度的水分脅迫處理,使大豆葉綠素含量全面擴充。
結合以往試驗結果分析發(fā)現(xiàn),經過中度、重度水分脅迫處理并恢復供水過后,大豆株高每天的增長量會高于輕度處理結果。與此同時,有關水分脅迫控制的大豆葉面積增速亦會隨著控水時間增加而不斷降低,但當控水完畢之后,一些經過輕度水分脅迫控制的大豆在恢復正常供水的情況下就會出現(xiàn)大于對照的葉面積。水分脅迫對鼓粒期的大豆根冠比則會產生先增大后變小的影響作用,而苗期、開花期的大豆根冠比便會產生不斷增大的誘發(fā)效果,雖說經過較短時間的水分脅迫控制過后,大豆本身的根活力明顯得到強化,不過經過時間的不斷推移,水分脅迫控制的根活力增速也會慢慢降低。歸納來講,經過水分脅迫處理過后,大豆的干物質質量會明顯降低,而鼓粒期的水分脅迫控制則會延遲大豆干物質質量增加的時間。
1.2 小麥
在干旱的環(huán)境條件下,沿用調虧灌溉方法,能對小麥籽粒實際產量、收獲指數(shù)等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主要原因就是在干旱少雨的階段進行調虧灌溉,小麥籽粒產量會隨著地上部生物量增加而維持線性增長趨勢,在此期間,若想全面促進小麥高產,第一要務便是使小麥在營養(yǎng)生長階段累積較多數(shù)量的干物質,為生育后期即收獲階段的生物學產量增加奠定基礎,具體就是利用適度水分調虧來改善小麥株高、穗粒質量以及上部生物質量。需強調的是,在干旱條件下進行調虧灌溉活動,亦能大幅提升春小麥的供水效率,主要原因就是春小麥在經過不同類型的水分調虧控制之后,耗水模型系數(shù)變化趨勢不會有太大變化,即經過調虧處理的結果和對照間沒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在春小麥孕穗、抽穗階段仍可進行相對嚴格且適時適度的土壤水分調虧,以期在小麥成熟期適度減少土壤含水量的同時能夠提升小麥水分利用和供水的效率。
對土壤養(yǎng)分變化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在對春小麥調虧灌溉過后,全氮、全磷、全鉀、pH值等都發(fā)生了明顯變化。相比傳統(tǒng)灌溉方式,調虧灌溉可以憑借相對較高的作物生產力、水分利用效率、供水效率、土壤養(yǎng)分等優(yōu)勢來積極貫徹水資源和土壤養(yǎng)分的可持續(xù)利用目標,因而調虧灌溉可作為春小麥全生育期最優(yōu)的灌溉模式。
1.3 玉米
在玉米苗期開展調虧灌溉,能發(fā)揮出時間的后效性,即可以確保在生長后期維持相對高的葉片光合、蒸騰效率以及根系活力。此外,在進行調虧灌溉過程中,玉米本身的需水規(guī)律會產生明顯的變動,選擇苗期進行調虧灌溉能夠適當縮減玉米在苗期、拔節(jié)期、抽雄期的需水量。若可以確保后期階段供水充足,則會使生育階段延長,減少提前成熟現(xiàn)象的發(fā)生。盡管這類現(xiàn)象表面上看會和水分脅迫可以促進作物早熟的結論相互沖突,不過卻深刻驗證了水分脅迫對作物發(fā)育的影響會因為實施階段不同而呈現(xiàn)出較強的差異性。
依照有關試驗結果分析發(fā)現(xiàn),玉米苗期耐旱性相對較強,主要原因就是維持合理的干旱性,在促進玉米根系的生長基礎上促進了根冠比的增加。在進行調虧灌溉期間,苗期玉米株高降低幅度會明顯低于葉面積降低幅度,同步狀況下則會使根冠比、根長、株高等呈現(xiàn)規(guī)律性地增加現(xiàn)象[2]。這深刻驗證了,在玉米苗期予以合理程度的調虧灌溉,可以在減少葉面積的同時避免過多的植株蒸騰效應,并且輔助玉米根系掙脫更多的抑制。苗期經過調虧灌溉的玉米,其水分、營養(yǎng)上的供給會集中輸入到根系位置,這對于玉米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長速率的增加、根系活力與光合速率的提升等都會產生直接作用。
2 調虧灌溉在蔬果種植中的應用
對蔬果進行調虧灌溉控制,能增加果實中的糖、有機酸、維生素等可溶物含量以及干物質含量,能豐富果實風味[3-4]。盡管果實產量會在調虧灌溉影響下出現(xiàn)某種程度的縮減現(xiàn)象,不過研究發(fā)現(xiàn),合理篩選調虧灌溉開始時間之后,則有利于抑制此類灌溉方式對果蔬產量的消極影響?,F(xiàn)階段我國蔬菜生產期間十分注重數(shù)量和產量,其中大部分生產主體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會長期沿襲糞大水勤的灌溉理念?;诖?,相關工作人員須快速著手組織大規(guī)模和深入性的調虧灌溉工藝推廣活動,確保更多人了解這種有助于改善果蔬風味和品質以及符合我國農業(yè)生產現(xiàn)狀的調虧灌溉技術控制體系,使我國蔬果生產由產量型向品質效益型等更好的方向持續(xù)過渡轉變。
試驗發(fā)現(xiàn),使用調虧灌溉方式后,葡萄后期冗枝和冗葉的生長會明顯減少,特別是抽穗期的葡萄經過調虧灌溉后,其枝條長度會減少將近18%,可見調虧灌溉對遏制枝條快速增長有較好效果。除此之外,調虧灌溉會對葡萄前期葉面積指數(shù)產生更大的影響,不過恢復供水之后這部分差距就會逐步縮減。在葡萄的萌芽和抽穗階段,使用調虧灌溉亦能夠提供一定的補償生長效果,對于砂壤土來講,若調虧的下限達到土壤本身含水率的40%,那么葡萄實際產量也會同步增加4.6%以上;在葡萄花期實施調虧灌溉能發(fā)揮疏花的作用,在使葡萄粒重全面增加、果穗空間分布有效優(yōu)化之外,仍舊會使后期產量下降約12%;在葡萄生育后期予以合理程度的調虧灌溉,其補償生長效應在當年度無法順利發(fā)揮,實際產量會有一定的下降趨勢,不過整體影響不大。因此,從水資源的綜合效益角度出發(fā),在針對葡萄花期和抽穗期加大調虧灌溉力度的基礎上,將水資源適當?shù)胤峙浣o其余作物,是一種科學選擇。
3 參考文獻
[1] 于程.調虧灌溉在農業(yè)中的應用[J].農業(yè)工程,2012,12(4):74-79.
[2] 馮惠玲.調虧灌溉對玉米生長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14,18(9):152-163.
[3] 房玉林,孫偉,萬力,等.調虧灌溉對釀酒葡萄生長及果實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3,46(13):2730-2738.
[4] 呂名禮,孟祥偵,李鳴,等.調虧灌溉技術在葡萄種植中的應用[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17(4):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