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對林分生長的影響

    2018-01-15 11:44:10閉洪峰韋瑩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8年22期
    關(guān)鍵詞:混交林馬尾松桉樹

    閉洪峰 韋瑩

    摘要 本研究在國有派陽山林場試驗性種植的基礎上,選取具有代表性的3種馬尾松+桉樹混交模式,并與同時營造的純林進行比較。結(jié)果表明,合理混交可以改善林地土壤的物理性狀,進而有效提高林分的生長量。

    關(guān)鍵詞 馬尾松;桉樹;混交林;生長效應

    中圖分類號 S72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2-0128-02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planting in Paiyangshan State-owned Forest Farm,this study selected three typical mixed patterns of masson pine+eucalyptus,and compared them with the pure forest planted at the same tim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xed forest with reasonable structure could improve the physical characters of forest soil and increase the growth of forest effectively.

    Key words masson pine;eucalyptus;mixed forest;growth effect

    在我國南方,營造了大面積的桉樹人工林純林和馬尾松人工林純林?,F(xiàn)有研究結(jié)果表明,桉樹人工純林容易出現(xiàn)生物多樣性低、林分穩(wěn)定性差、易受病蟲危害、林分生產(chǎn)力下降等問題。因此,林學研究人員普遍提倡營造混交林,以改善純林帶來的一系列問題[1-4]。眾多研究表明,馬尾松對土壤理化性質(zhì)具有改良作用,理論上是桉樹混交林搭配的良好樹種。

    縱觀混交林的研究現(xiàn)狀,桉樹混交林搭配樹種主要集中于相思、杉木、格木、紅錐以及降香黃檀等樹種,對馬尾松與桉樹混交的研究較少,尤其是松、桉混交比例的報道極為鮮見。本文在廣西國有派陽山林場試驗性種植的基礎上,選取具有代表性的3種馬尾松+桉樹混交模式,并與同時營造的純林進行比較,旨在闡明馬尾松+桉樹混交對林分生長和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從而為我國人工林可持續(xù)經(jīng)營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廣西西南部寧明縣境內(nèi)國有派陽山林場公武分場,在試驗點內(nèi)選取相鄰的2林班、12林班、13林班、17林班和19林班布設試驗地,總面積137.3 hm2,立地條件基本一致,坡度約為18°,海拔為350~400 m,土壤類型為赤紅壤,腐殖質(zhì)厚度為2~5 cm,以厚層土(≥80 cm)為主,石礫含量<20%,土質(zhì)呈微酸性,立地指數(shù)18以上。

    1.2 試驗設計

    造林模式見表1、圖1,所有樣地均采用相同的撫育方法,種植當年開始撫育,以人工撫育為主,共撫育3年(每年2次)。

    1.3 調(diào)查統(tǒng)計

    試驗分別測定3個混交模式松桉混交林、桉樹純林和馬尾松純林的樹高和胸徑,分析不同混交模式對松桉混交林林木生長的影響。數(shù)據(jù)均為3次重復的平均值,通過Excel 2010和SPSS 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對馬尾松林木生長的影響

    由表2可知,2種林齡的林分中,馬尾松純林的胸徑、樹高和單株蓄積量均最小,3種混交模式的平均樹高由大到小排序為模式A>模式B>模式C>SC,胸徑由大到小依次為模式A>模式C>模式B>SC,其中模式A最優(yōu),胸徑、樹高較純林增加量均最高。經(jīng)多重比較,3.5年的林分中,馬尾松胸徑各模式差異顯著(P<0.05);4.5年的林分中,除模式B與SC間差異不顯著外,其余模式間差異顯著。馬尾松樹高在4.5年的林分中,各模式差異顯著(P<0.05);3.5年的林分中,模式A與其他3種模式差異顯著,模式B與SC差異顯著,模式B與模式C、模式C與SC差異不顯著。模式A在4.5年時單株蓄積達到最大,是純林的5.3倍,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2.2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對桉樹林木生長的影響

    由表3可知,2種林齡的林分中桉樹純林的胸徑、樹高和單株蓄積量均最小。4.5年的林分中,3種混交模式的胸徑和樹高由大到小排序為模式B>模式A>模式C>AC,其中模式B最優(yōu),胸徑、樹高單株蓄積量均最高。經(jīng)多重比較,3.5年的林分中,桉樹胸徑和樹高各模式差異不顯著(P>0.05);4.5年時,逐漸顯示出差異。模式B在4.5年的林分中,單株蓄積量達到最大(112.7 dm3),較AC(80.2 dm3)高40.5%,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3 結(jié)論與討論

    有研究認為,合理的混交可以有效提高林分的生長量[5-7]。本研究得出類似的結(jié)果,其原因是混交林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持水量、孔隙度,改善土壤物理性質(zhì)[8-10]。馬尾松對土壤具有較好的疏松能力,土壤通氣度良好、水分充足,可有效改善桉樹純林土壤疏松度不高和含水量低的弊端;且林下凋落物增多,微生物活躍,養(yǎng)分回收速度加快,有機質(zhì)含量提高,有利于林木根系生長。相對于桉樹純林,不同混交模式降低了土壤容重,顯著提高了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總孔隙度、土壤田間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林地土層疏松,增加了土壤通氣度,有利于林木根系生長。

    本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混交后桉樹生長速度較馬尾松快,其樹高和冠幅顯著高于馬尾松,對馬尾松的生長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混交雖然有效促進了桉樹樹高的生長,但對胸徑影響不大。

    由于本研究僅開展1年多的時間,缺乏長期的跟蹤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試驗的最終結(jié)果仍有待觀察,林分最終的經(jīng)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無法進行全面評估;對于混交林的間伐、桉樹采伐后的萌芽管理、混交林對土壤肥力的影響、混交林對林下植被及水土的影響等尚未研究分析;松桉混交模式的造林密度、混交方式、混交林與環(huán)境互作方面的內(nèi)容,有待更多研究探索,以切實指導營林生產(chǎn)。

    4 參考文獻

    [1] 俞新妥.混交林營造原理及技術(shù)[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9:1-18.

    [2] 盛煒彤.人工林立地衰退研究[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2:3-46.

    [3] 許紹遠.我國南方主混交林類型[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0,14(5):3-6.

    [4] 李鐵牛,于東亞.混交造林在充分發(fā)揮森林生態(tài)效益上的重要意義[J].內(nèi)蒙古林業(yè)調(diào)查設計,2001,24(3):8-10.

    [5] 楊曾獎,徐大平,陳文平,等.華南地區(qū)桉樹/相思混交種植的林木生長效應[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9,20(10):2339-2344.

    [6] 楊瑞德.桉樹人工混交復層林生長及生態(tài)效應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7(3):36-39.

    [7] 郭祥泉.尾巨桉與馬尾松不同混交處理3年生造林研究[J].福建林學院學報,2003(4):338-342.

    [8] 趙燕波,紀托未,張丹桔,等.3個樹種與巨桉混交土壤理化性質(zhì)、凋落物量和養(yǎng)分含量特征[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15,21(5):948-953.

    [9] 劉廣路,范少輝,蔡春菊,等.不同混交模式毛竹林下土壤抗侵蝕性研究[J].水土保持通報,2015,35(4):12-17.

    [10] 黃馨,劉君昂,周國英,等.降香黃檀不同混交模式土壤肥力的比較研究[J].土壤通報,2014,45(5):1130-1136.

    猜你喜歡
    混交林馬尾松桉樹
    為什么考拉只愛吃桉樹葉?
    “China tendrá nuestro apoyo para ingresar al CPTPP”
    馬尾松栽培技術(shù)及撫育管理
    綠色科技(2019年5期)2019-11-29 13:17:37
    桉樹茶飲
    營造混交林的必要性和技術(shù)分析
    鋁脅迫下不同桉樹無性系葉差異蛋白表達分析
    馬尾松、巨尾桉及其混交林土壤微量元素調(diào)查
    馬尾松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克隆及表達模式分析
    馬尾松初級種子園復壯技術(shù)
    24年生馬尾松種子園自由授粉子代測定及家系選擇
    宣威市| 永寿县| 长丰县| 榆林市| 内黄县| 永丰县| 蒲城县| 乐清市| 云浮市| 南陵县| 新津县| 镇坪县| 赤水市| 肃南| 沧源| 陇西县| 英山县| 宜兰市| 镇雄县| 瑞金市| 游戏| 昌乐县| 伊宁市| 即墨市| 固阳县| 望谟县| 高雄市| 宜城市| 石城县| 柳州市| 上林县| 高台县| 雷州市| 南漳县| 虎林市| 敖汉旗| 彰化县| 航空| 庄河市| 宜宾县|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