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清寅
【摘 要】隨著網絡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網絡劇以迅猛的態(tài)勢急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愿意通過網絡平臺觀看電視劇。所以網絡劇在其盈利方面,有著與傳統(tǒng)電視劇不同的模式。本文將在這樣的背景下,分析網絡劇的特點、制作方式、盈利模式等,從而找出當下網絡劇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最終使網絡劇更好地發(fā)展下去。
【關鍵詞】網絡電視劇? ?新媒體傳播? ?網劇盈利模式
一、網絡劇的定義
網絡劇是通過互聯網為載體,通過網絡的形式播放的一類連續(xù)劇。與傳統(tǒng)電視劇相同,網絡劇一般分單元劇和連續(xù)劇。網絡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網絡劇是指所有可以在網絡平臺中播放的專業(yè)劇作,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狹義的網絡劇即純網劇,是指僅在網絡平臺播放,以互聯網作為唯一播放媒介的連續(xù)劇,例如《余罪》《太子妃升職記》等。
二、網絡劇的產生與發(fā)展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在已經進入到一個全面的新媒體時代,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電腦、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雖然電視作為第一媒體的地位無法撼動,但是受眾的觀看習慣卻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如新媒體還未興起之前,人們習慣通過傳統(tǒng)電視觀看連續(xù)劇等節(jié)目,但新媒體興起之后,越來越多的受眾習慣通過移動終端(手機、平板電腦等)觀看連續(xù)劇等節(jié)目。移動終端的便捷性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看網絡劇的隊伍當中。
互聯網的飛速發(fā)展也使得網絡衍生品更加豐富,市場不斷擴大,催生出多種新興產業(yè),賺錢的方式也更加多樣,越來越多的視頻網站開始涉足網絡劇。2010年被業(yè)界人稱為網絡劇元年,在這一年多家視頻網站開始涉足網絡自制劇。土豆網作為最早涉入網絡自制劇領域的視頻網站,目前已經成功推出了《烏托邦辦公室》等多部受人們歡迎、點擊量超過千萬的網絡自制劇。與此同時,其他視頻網站也紛紛加入到制作網絡劇的隊伍當中進行網絡劇的投拍。
三、網絡劇的盈利模式及數據分析
獨具特色的廣告植入模式成為網絡劇的另一盈利模式。網絡劇本身就是詼諧幽默的風格,故事情節(jié)已經雷點層出,完全不避諱自身的漏洞,甚至是刻意扭曲事實來營造幽默的氛圍。如《報告老板》,每一集專門為一則廣告定制,成為同一背景下一個個獨立又有趣的小故事。這一方式也成功吸引了大批廣告客戶的目光,最終成為網絡劇獨具特色的盈利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付費點播,直接盈利。在歐美等國家,點播和付費的模式已經發(fā)展成熟,但中國沒有很好地發(fā)展起來,第一個是中國觀眾習慣了免費電視,另一方面付費點播的前提是視頻質量一定要好。如2015年的網絡劇《盜墓筆記》開啟了全新的網絡劇盈利模式——付費觀看。此舉一出,愛奇藝VIP會員數周環(huán)比增幅超100%,超過250萬的會員請求通過付費的方式立刻觀看全劇,按每人15元的月會費計算,光這部劇的會費就為網站帶來3750萬元的收入。
四、網絡劇存在的問題
有些網絡劇制作方為了獲得高點擊率、高收益,經常選擇拍攝爭議性題材,打擦邊球,甚至不惜踩踏底線,使得網絡劇出現制作粗糙、藝術性不高的問題。然而,在原創(chuàng)性方面,網絡劇普遍缺乏。不論是電視劇的題材方面,還是創(chuàng)作風格方面,多數網絡劇的差別都不大。甚至一些網絡劇都是抄襲一些國外較為成功的作品,稍加改編來吸引觀眾。沒有底線的抄襲,使得在網絡市場,出現了許多雷同的網絡電視劇,而被催生出的這些網絡自制劇,就像粗制濫造的快餐產品,毫無價值可言。
在現如今的影視劇市場中,為了使得經濟收益最大化,在電視劇中廣告植入的現象日趨嚴重。而這種現象,在網絡自制劇中更為嚴重,并且又因網絡自制劇監(jiān)管不完善,從而使得網絡劇中出現廣告強行植入,影響受眾觀看問題。
五、網絡劇今后的改進策略
1.提高網絡劇的內容與質量。首先要注重影片質量,先從內容質量上下手,把握好題材的度,避免網絡劇的同質化和低俗化現象蔓延,盡快發(fā)展出穩(wěn)定、精良、健康的藝術品質。要加強對大型網絡劇的提前了解,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整改。播出內容標準統(tǒng)一,電視劇不能播的,網絡劇也不能播。要更多更積極地展示以真實生活為基礎的網絡劇,調動網民熱情,提高網站人氣。網絡劇監(jiān)管從嚴,審查模式逐漸向傳統(tǒng)電視靠攏。盡力完善網絡劇的制作水準,從法律層面約束和完善網絡劇的傳播準則,大力推進網絡劇的精品化、優(yōu)質化發(fā)展趨勢。
2.網絡劇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我國現今網絡劇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于商家的廣告投放和劇目內的廣告植入,而歐美網絡劇的盈利模式比較多元化,不僅有贊助和廣告植入,還有付費點播模式,廣告植入也相對弱化得多,并且出現的頻率也不會太高,播出內容也輕松活潑,符合年輕人的生活節(jié)奏,實現了盈利方式的多元化。因此,我們也可以借鑒這一有效模式,比如:通過付費播出的形式獲取盈利或者依據拍攝的劇情,合理嵌入廣告,并且保證廣告的質量和水準。這樣既把握住了觀眾的喜好,還增加了收視率和廣告方面的收益。
3.完善對自制劇的監(jiān)管政策。網絡劇在監(jiān)管方面,新聞廣電出版總局的審查模式應逐步向傳統(tǒng)視頻節(jié)目審核靠攏。如今,網絡劇雖然依托互聯網,得到了大力的發(fā)展,不論是在題材方面還是制作手段方面,都新穎于傳統(tǒng)電視劇,但仍然存在制作方面粗制濫造,部分網絡劇的題材把關不足,呈現出三俗化問題。審查手段方面來看,傳統(tǒng)電視劇實行的是專片專審制度,而網絡劇則是使用的自審和播出網站抽審制度,從而導致網絡劇的審查過于寬松。針對此問題,應提出線上線下統(tǒng)一標準等一系列規(guī)定,從而對網絡劇制作方進行大力管控,提升我國網絡文化水準,完善網絡劇制作標準,促進我國網絡劇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以期未來,可以產出更多精品化網絡劇。
【參考文獻】
[1]馮春曉.獨具特色的網絡劇盈利模式[J].視聽,2016(06):10-11;[2]高紅波.中國電視融媒體產業(yè)的場域空間[J].現代傳播,2018,40(09);[3]周志平.網絡劇的發(fā)展現狀及盈利模式[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6(02);[4]趙月陽.從小鮮肉透視網絡流行語的影響.青年文學家,2018;[5]徐燕. 我國網絡自制劇營銷傳播的多維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6]張春蕾.網絡劇植入廣告優(yōu)勢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8(06):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