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杰
中圖分類號:D2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0-0-02
領導干部的政治素養(yǎng)關乎黨的事業(yè)的興衰。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對領導干部政治素養(yǎng)進行了多次論述。比如,2012年11月16日,習近平在《認真學習黨章 嚴格遵守黨章》中指出:領導干部“要在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實事求是、推動科學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群眾、加強道德修養(yǎng)、嚴守黨的紀律等方面為廣大黨員作出表率”。96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人民之所以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靠的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態(tài)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正確的權力觀。這是我們黨的好作風、好傳統(tǒng),也是當代領導干部提升政治素養(yǎng)的基本遵循。
當前黨的政治生活中還存在著問題,突出的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遇到問題,不考慮實際情況,不做調查研究,直接用行政命令手段解決問題;二是人民觀和群眾觀不牢固,一方面脫離群眾,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仍然在一些方面存在。另一方面,為官不為、對群眾冷漠的問題還時常發(fā)生;三是深陷權力的陷阱里,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這些問題對黨的先進性和政府的公信力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必須嚴肅認真的改正。對此,領導干部提升政治素養(yǎng)需要遵循求實思維、價值思維、底線思維。這對,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保障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堅持實事求是,樹立求實思維
2013年3月1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強調:“領導干部加強學習,根本目的是增強工作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并且是更重要的學習。領導干部要發(fā)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帶著問題學,拜人民為師,做到干中學、學中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千萬不能夸夸其談”。這就要求領導干部,第一,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尤其要深入學習和掌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論,以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第二,要樹立求實思維,學以致用,善于從具體實際出發(fā),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一些領導干部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急于解決群眾所急所想的問題,但有些主觀愿景和計劃不尊重規(guī)律,不唯實、只唯書,這樣會帶來事與愿違的后果。突出表現(xiàn)為,“拍腦袋”做決策、“感情用事”。這樣的例子并不鮮見。其實古人就已經(jīng)意識到,做事要從實際出發(fā),如果逆規(guī)律而行,就會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肚f子·至樂》中講述了一個關于海鳥的故事。“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鼻f子查找原因發(fā)現(xiàn)是:“此以己養(yǎng)養(yǎng)鳥也,非以鳥養(yǎng)鳥也。”這就是說,國王不是按照鳥的生活習性養(yǎng)鳥,而是以養(yǎng)人的方式養(yǎng)鳥,是沒有按求實思維從鳥的實際出發(fā)。我們還要注意一點,從實際出發(fā),就必須把握時間、空間、條件的轉移。同樣不唯實的情況,在趙括的身上表現(xiàn)的淋淋盡致?!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記載:“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zhàn),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趙括空談理論,不以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最終失敗。此外,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王明以唯書的思維看待中國革命問題。王明對書本理論,對于經(jīng)典,信手拈來,倒背如流。但王明只注重經(jīng)典書本理論,不考慮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所以他提出“城市武裝暴動”的道路。毛澤東也非??粗伛R克思主義理論,但他更強調理論與當時的客觀實際相結合。從中國革命實際出發(fā),毛澤東提出了中國革命要以農(nóng)村為中心,走“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城市武裝暴動”使革命屢次受挫,“農(nóng)村包圍城市”改變了中國革命歷史,拯救了中華民族。
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是我們工作和行動的指南,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實效,不從實際出發(fā),僅僅唯書、從經(jīng)驗主義看問題、想方法,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實事求是,是我們黨和國家制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依據(jù),回顧黨的歷史,凡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都是我們黨堅持實事求是,以求實思維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反之我們黨遇到曲折,大都是沒有從實際出發(fā)。鄧小平同志曾經(jīng)說過,“實事求是,是無產(chǎn)階級世界觀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過去我們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勝利,是靠實事求是;現(xiàn)在我們要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同樣靠實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我們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就是從實際出發(fā),運用求實思維的結果。
由上可見,求實思維是領導干部開展工作前提和基礎。習近平同志指出,“做到深化細化具體化”、“要注重在吃透上清、熟悉下情、了解外情基礎上,堅持上下結合、融會貫通、開拓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以求實的作風,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領導干部進行決策,開展工作需要樹立求實思維。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做到心中有數(shù),只有這樣,才能科學決策。
二、踐行群眾路線,涵養(yǎng)價值思維
人民利益是我們從事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又是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領導干部都應該認識到,在工作中,“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全黨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使我們黨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領導干部只有心里裝著人民群眾,順民意、解民憂,人民群眾才能得到的實惠。但是,仍有個別領導干部脫離群眾,在群眾面前盛氣凌人,甚至做出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突出表現(xiàn)在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第二,政績觀錯位,表現(xiàn)在領導干部沒有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搞面子和形象工程;第三,群眾立場不堅定,表現(xiàn)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淡化,把“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政治情懷拋在了腦后。endprint
因此,2013年7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同志《在調研指導河北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的講話》中指出,“領導干部要讓群眾看到自己敢于正視并解決問題的決心,看到自己拜群眾為師、向群眾求教的襟懷,看到自己以身作則、發(fā)揮示范帶頭作用的行動。對查擺出來的問題,要深刻分析原因,明確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措施,規(guī)定整改時限,一個一個加以解決。黨員、干部改什么、怎么改、改得怎么樣,要讓群眾看清楚,接受群眾監(jiān)督?!睆膬r值思維的角度來講,領導干部在工作中自覺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活動都要尊重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和為了人民群眾。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我們黨來自人民,失去人民的擁護和支持,黨就會失去根基”。這就決定了,領導干部要在經(jīng)濟工作、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等各項工作中,踐行群眾路線,涵養(yǎng)價值思維,始終把人民群眾視為工作的重心。具體的講,黨所確定的工作目標、工作舉措貼近人民群眾的需要。在經(jīng)濟建設方面,想方設法保證就業(yè),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在政治建設方面,保障人民群眾享有廣泛的權利;在文化建設方面,不斷推進文化創(chuàng)新,以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習近平同志談到:“中國共產(chǎn)黨堅持執(zhí)政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為民服務,黨的干部必須做人民公仆,忠誠于人民,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眻猿秩罕娪^點,踐行群眾路線。第一,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意識。走進人民群眾,造福人民群眾。第二,涵養(yǎng)價值思維,改進工作方式。積極構建領導干部與群眾之間的和諧溝通平臺,主動征求群眾意見,撲下身子,結好對子,實現(xiàn)良性互動。由此可見,領導干部堅持踐行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價值思維,這樣所從事的工作才有意義。
三、抵御權力誘惑,堅守底線思維
習近平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權力觀,保持高尚精神追求,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永葆共產(chǎn)黨人拒腐蝕的政治本色?!边@啟示了領導干部抵御權力誘惑,一方面要以高尚精神追求、堅定的理想信念,守住道德底線;另一方面,法律至上、心存敬畏,守住黨紀底線。
改革開放,不僅解放了思想,同時,也使價值取向多元化了,這是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體現(xiàn)。但思想解放不是思想墮落,價值多元不是價值扭曲。如果沒有言行底線,任憑道德和價值泛濫,就會使人放蕩形骸、忘乎所以,釀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最終受到道德上譴責和法律上懲罰。正如,習近平同志《在河南省蘭考縣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中指出:“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商品交換原則必然會滲透到黨內(nèi)生活中來,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堅決抵制住形形色色的誘惑,特別要注重防范被利益集團“圍獵”。部分領導干部在工作中,沒有經(jīng)受住利益誘惑,被權力牽著鼻子走,拿公共權力換取一己私利,最終走上了歧途。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從領導干部自身方面來看,由于理想信念不穩(wěn)固、缺乏政治歷練,致使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打開了,政治立場隨之動搖;二是客觀上講,有些不法分子或利益集團不惜重金去“圍獵”領導干部,通過腐蝕領導干部的方法,搞權力尋租;三是遵守黨的紀律方面存在的問題。黨內(nèi)生活上,缺少民主,不遵守黨章,紀律;黨的作風上,存在著服務意識不夠強,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中比較少。所以,領導干部要時刻保持清晰的頭腦,堅定理想信念,遵紀守法,堅守底線思維,不被腐朽思想觀念和沒落的生活方式所影響,才能抵御權力的誘惑。
反思權利觀上存在的問題,剖析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需要堅定理想信念和嚴格遵守紀律兩個方面努力,抵御權力誘惑,堅守道德和黨紀底線思維,把問題化整為零。十八大以來,黨在規(guī)范和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方面進行了很多有意義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新形勢下,切實提升領導干部政治素養(yǎng),抵御權力誘惑。
第一,要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錘煉,守住道德底線。理想信念就像黑夜里一座巍然矗立的燈塔,發(fā)出萬丈光芒,指明了奮斗的方向。習近平同志多次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chǎn)黨人精神追求,是共產(chǎn)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之‘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jīng)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守住道德底線,做一個有信仰的人,才能抵御權力誘惑。一是要把共產(chǎn)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仰作為畢生的追求。正如,2013年6月28日至29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黨的干部必須堅定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真誠信仰馬克思主義,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jīng)驗、基本要求不動搖?!倍且`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做國家精神文化的引領者、社會風尚風貌的示范者、人民道德信仰的維護者,保持領導干部的先進性。2015年6月30日,習近平同志《在會見全國優(yōu)秀縣委書記時的講話》中指出:領導干部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做班子的帶頭人,帶頭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真正做到率先垂范、以上率下”。
第二,堅守紀律底線,絕不觸及黨紀國法的紅線,是我們黨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制勝法寶,是領導干部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領導干部要“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法紀,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線”。一是嚴守黨的紀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決維護中央權威,自覺做政治的“明白人”。2015年1月13日,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嚴守黨的紀律“是對黨員、干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守住黨紀底線,不僅從平常點滴嚴于律己,抗得住誘惑,而且在大事面前不糊涂。在任何時候、任何復雜情況下都不可逾越的底線、不可踐踏的紅線、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人的高尚政治素養(yǎng)。2015年2月2日,習近平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指出:“領導干部要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帶頭遵守法律、執(zhí)行法律,帶頭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huán)境。黨紀國法不能成為‘橡皮泥、‘ 稻草人,違紀違法都要受到追究”。endprint